恭王府三绝一宝 秋游恭王府,说三绝传奇

#thread_14117407_div {border:1px solid #369;width:300px;height:150px;background:#e2ecf5;z-index:1000;position:absolute;display:none;} #thread_14117407_div h4 {height:20px;background:#369;color:#fff;padding:5px 0 0 5px;} #thread_14117407_div p {padding:12px 0 0 30px;} #thread_14117407_close{float: right;margin-right: 10px;} 秋游恭王府,说三绝传奇 作者:王松兴


恭王府始建于明朝,是明朝保安寺旧址,已有230余年的历史。全园占地28000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建筑布局分为三路。 恭王府及其花园早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坤宅第,嘉庆四年和坤获罪,宅第没收赐与庆郡王永磷,咸丰元年改赐给恭亲王奕忻,从此称为恭亲王府及恭王府花园。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历史上曾显赫一时,历经了大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凡七代皇帝的统治,如一面镜子,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成为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2008年8月20日开始,有230多年历史的恭王府府邸将首次对公众开放。此园曾为京师一百多座王府之冠,可以称之“人间神仙府,什刹海的明珠”。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花园的正门是汉白玉石的拱门,座落在中轴线上,西洋拱式风格,形制仿圆明园中**海园门所建,具有西洋建筑风格,所以也称“西洋门”。它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是国内最大的汉白玉整雕门。然而这门倒不是和珅建园子时的原作,它是恭亲王奕后来所建,据说他造这门的意图是希望通过引入西方文化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统治。清朝的灭亡不可避免,西洋门作为目睹旧日皇族终结的“见证门”留了下来,这门造得典雅精巧,酷似圆明园里的**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被恭亲王仿制的圆明园一处建筑精华。一绝也。
[color=rgb(44, 98, 158)]



从一条没有阶梯的斜坡朝上漫步,就到了邀月楼,意即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color=rgb(44, 98, 158)]



临近建筑有“倚松屏”和“蝠厅”。因其形状像展翅飞翔的蝙蝠,故名“蝠厅”,也是出于祈福的用意。这里是消夏纳凉的好地方。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三绝一宝 秋游恭王府,说三绝传奇


恭王府的第二绝——福字碑就在邀月楼底下的假山洞里。曰“秘云洞”,著名的康熙“福字碑”即在洞中。每天都有有人排着长队进洞摸一下“福” 字碑,沾沾福气。据说这福字碑本是紫禁城的镇宫之宝,字为康熙帝御笔,上面印有玉玺,不知怎么的居然被和珅偷了回来。他想要用此“福”镇宅却又不敢摆在明处,于是在邀月台之下的滴翠岩里妥为藏置,而放置福字碑之处,恰恰就是园子的中心点。



洞的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写的“福”字碑,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印。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
[color=rgb(44, 98, 158)]



可惜的是,悬挂于福字楼有一副原作仿制的作品,不让游人拍照,兴许是与社会上流传的“福”字,有所区别吧。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最后一绝是大戏房,同治年奕昕所建,为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建筑,不用一颗铆钉,金砖墁地,听戏时曲调清亮飞扬,愈是靠后,听得愈清楚。大戏楼,建筑典雅,古色古香。置身其中品茗听戏,令人顿生怀古之幽情。戏台高近l米、10余米宽,置一张案桌和两把太师椅,彩绣红布做幔帐。戏台上方,一块金字黑匾高悬,上书“赏心乐事”四个篆体字。戏楼着实可容纳200多人,虽没有任何音响设备却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晰听到台上的声音——究其秘密,原来就在边上放置的9口大缸里。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花园的主要景观是“湖心亭”。这里以水面为主,中间有敞轩三间,是观赏、垂钓的好去处。
[color=rgb(44, 98, 158)]



5米高的太湖石,称作独乐峰。从背影看去,好象一位母亲怀抱着幼儿,又称母子石,当年和绅希望自己子孙满堂,娶了26房妻妾,却只得了一子。据说这块送子观音石是和珅命人从千百块太湖石中选出的,未经任何人工雕凿。一说是慈禧太后让人从香山搬过来的,以“母子”为喻告诫光绪所立。
[color=rgb(44, 98, 158)]



府在前,园在后。最值得去的药说银安殿,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color=rgb(44, 98, 158)]



银銮殿自2008年8月至今,开放举行“清代王府文化展”——“清代王府文化基本陈列”, 通过“清代的封爵制度”、“王府的建筑和规制”、“身系国家的大清王公”和“王府的生活”等几个专题,将王府文化的核心内涵分条析理地剖示在观众面前,方便观众直观形象而又条理清楚地了解清代繁富深奥、诡谲神秘的王府文化。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的锡晋斋高大气派、富丽堂皇,当属精品之作。锡晋斋位于恭王府西所后院,原名“庆宜堂”,俗称楠木房。“庆宜堂”据说缘起于乾隆所赐“庆颐良辅”匾额。从院落正门进入,会看到影壁上红底金字的“中正仁和”四个大字。



绕过影壁来到天香庭院中,满是楠木沉郁的香气,西晋斋就豁然展现在眼前了。其东西配殿分别叫作乐古斋和尔尔斋。院中央的一座石盆景叫“云停”。其实,恭王府最有历史价值的当属锡晋斋。据史料记载,和珅二十大罪第十三款中的“僭侈逾制”罪状就是用楠木盖了这个锡晋斋。
[color=rgb(44, 98, 158)]



穿过楠木房的长廊,来到了府邸最深处,这里横有一座两层的建筑,即为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
[color=rgb(44, 98, 158)]



恭王府一步一景。繁花盛开,竹林纰立,湖水轻漾。

[color=rgb(44, 98, 158)]



曲径通幽自有柳暗花明。
[color=rgb(44, 98, 158)]



在恭王府花园的西南角(府邸的西北角)有个龙王庙,这个位置在道教八卦中位于“坎”位。据道教解释,即“水”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这里设置龙王庙,为的是确保恭王府免遭火灾。而恭王府花园扩建130余年以来,却从没有被火灾困扰过。(来源:人物博报——松兴网  文图/王松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751/613052872573.html

更多阅读

秋游日记一 二年级秋游日记

写在前面:这次的秋游日记只作为周末的“选做作业”,和前面的手抄报一样,做的表扬,没完成也不批评。最先收到泽锟小朋友的日记,趁着周末有时间,整理发上来。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篇日记是先由泽锟小朋友动手写完,再由锟妈整理发到博客上的。如

填量词 一什么秋游填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一个人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画家一个司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 一个朋友一位同学一位老师一位客人一位长官一位代表 一条好汉2表示动物的量

宝宝秋冬连体衣 秋后吃一宝百病都能好

老人们常说“秋后吃一宝,百病自然好”,那这一宝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神奇?答案就是——栗子!据介绍,台湾人最喜欢吃栗子,所以台湾长寿的老人也特别多,这和爱吃栗子的养生保健功效密不可分!医生介绍,栗子的养生防病保健功效多达10

秋游日记 三年级秋游日记

秋游今天,天阴沉沉的,我的心却很兴奋,因为小饭桌的老师要带我们去秋游。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我和小朋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车,出发了,我们一路上又是唱歌,又是讲笑话,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我就看见一条宽宽的小河,

秋游作文二年级 秋游作文

秋游作文篇一:期盼已久的秋游星期二,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秋游,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良渚博物院和美丽周花园。而我很荣幸被选上了组长,我和曹

声明:《恭王府三绝一宝 秋游恭王府,说三绝传奇》为网友紫翼魔王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