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因次分析 因次分析


yinci fenxi
因次分析
dimensional analysis

   又称量纲分析,是对过程有关物理量的因次(即量纲)进行分析,得到为数较少的无因次数(即无量纲参数)群间关系的方法,和相似论方法同为指导实验的化学工程研究方法,在工程学科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方法基础  ①很多物理量都是有因次的,如速度的因次为(长度/时间),写作LT,密度的因次为(质量/长度),写作ML等。若干物理量总能以适当的幂次组合构成无因次的数群,如在研究管内流动时,可将速度 、管径、流体密度,流体粘度 四个量组成一个无因次数群/,即雷诺数。②任何物理方程总是齐因次的,即相加或相减的各项都有相同的因次。因此原则上,经过适当的变换,物理方程总可以改写为无因次数群间关系的形式。
   定理  定理是由任何物理方程都是齐因次的这一事实推出的。此定理指出:对一特定的物理现象,由因次分析得到无因次数群的数目,必等于该现象所涉及的物理量数目与该学科领域中基本因次数之差。例如,在研究流体在光滑水平直管中作定态流动的流动阻力时,根据对这一物理现象的了解,已经知道压力损失与管径、管长、流速、流体密度、流体粘度有关,这种关系可用如下函数表示:
             =(,,,,)             (1)该物理现象共涉及六个物理量。在力学中基本因次通常为长度、时间和质量,因而根据定理可将式(1)变成三个无因次数群间的关系:
              [745-01]            (2)式中/()为欧拉数;/为简单几何数群。这样在实验研究中便不需要测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而只需测定上述无因次数群间的函数关系。
   方法特点  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①变量数减少了,实验工作量可以减少;②由于只需逐次改变无因次数群的值,而不必逐个改变各物理量的值,实验工作可以大大简化。例如,在上述关于流动阻力的研究中,为改变雷诺数(/)的值,原则上只需改变流速,既不需改变管径,也不需更换流体以改变流体性质和,所得实验结果可同样有效地用于其他管径和其他流体。
   与相似论相比,因次分析方法不需要先列出描述过程的微分方程式,只需事先确定有关物理量。因此,因次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较相似论广。但是因次分析方法并不能指出哪些物理量是有关的和必要的,若过多地引入了一些关系不大的物理量,常常会增加分析上的复杂性;若遗漏了实际上有关的物理量(特别是当过程涉及无因次的物理量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失误。
主因次分析 因次分析
                 陈敏恒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因次分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751/784100723296.html

更多阅读

火影忍者710分析:又一次的结束

  7月2号的下午我发了一条微博,“这一次火影是真的完结了”,大家是不是跟700话完结的时候一样感觉意犹未尽呢?说来岸本也算是言而有信的,说短篇就是短篇。多余的话不说了,我们开始这最后一次的分析吧。  抛开这个外传的剧情设定好

第二次海湾战争原因及影响的经济分析 第二次海湾战争过程

近日又要比较忙,好几本书都没看完,尤其是昨天新买来了〈〈THE END OF THE FREEMARKET〉〉,看得起劲,工作之余有时间也要优先看书,所以写的时间就没有了。想到以前曾发表过一些论文和报告,找了一下,自己保存的不多,保存了电子版的更少之又少

2008年次贷危机 就谢国忠提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几个问题分析一下

“货币战争”转载的《美国信贷危机或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有关谢国忠发表的看法,我就他提的几个问题分析一下:一、谢国忠说“一方面,伯南克不会像格林斯潘在上次科技泡沫破裂之后所作的一样,大力减息,另一方面,央行已经在向市场注资,投

声明:《主因次分析 因次分析》为网友青丝寸寸绕指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