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

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

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资本抢班夺权,发动“七王之乱”,一时天下震惶。

眼看同姓兄弟靠不住,抓狂的汉景帝只好放宽一步。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以姑表兄弟窦婴督军平叛,外戚干政从此滥觞——兄弟分家的闹剧逼得刘皇帝“牵羊悔亡”。

于是与同姓共天下的国策,转变为与舅爷共天下。

到景帝之子汉武帝刘彻时,与舅爷共天下之风更烈。

他先后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裙带亲戚统大军驰骋塞外。

后又遗诏以霍去病弟霍光辅政。

从此,凭藉着“大将军”(或大司马)名号掌控军权的外戚。

逐渐压倒丞相领导的政府,成为西汉中后期的头号政治力量。

然而无论是与同姓共天下,还是与舅爷共天下。

都是不折不扣的“家天下”,利益独占的背后是风险独担。

帝国公司经营搞不好,天下怨府就要独集于统治者家族。

西汉自武帝之后,世家豪族势力渐强,阶级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日渐激烈。

无奈斯时民智未开,虽不满于帝王统治。

却仍然撇不开英雄崇拜——他们最激烈的呼声不过是请刘皇帝让贤。

另换个“有能力”的新人来干皇帝而已。绵羊们泣求豺狼退位,诚邀狐狸登台。

“篡汉”的王莽,就出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王莽之姑母王政君为汉元帝之后、汉成帝生母。

故从成帝朝起,王家先后九人封侯,五人拜大司马。

前后执掌朝政数十年之久,地方官如郡太守、国相、州刺史也多为王家关系人。

虽然裙带沾光,但成就王莽之崛起的,却不尽靠这些上层因素。

和他那帮唯知奢侈享乐的堂兄弟比起来。

王莽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他知道谁是自己的潜在支持者。

也明白如何争取他们的支持,更清楚自己想把这个帝国引上什么样的新轨道。

他争取政治同盟军的策略是:交接当时尚属边缘政治势力的儒生寒士,靠走舆论炒作路线起家。

概念股炒成龙头股捭阖手腕获全胜

即便出自敌对势力之手,《汉书》仍不无褒扬地记载:“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

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

王莽早年拜沛郡陈参为师习《礼经》,衣食住行与同学儒生一般无二,不搞特殊化。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251/682451036113.html

更多阅读

雍正皇帝与果亲王允礼的关系 果亲王允礼像

雍正皇帝与果亲王允礼的关系周传授电视剧《甄嬛传》说果亲王允礼与雍正的爱妃关系暧昧,被雍正害死。这种歪曲史实的描写,不可信。允礼与雍正皇帝的关系一直很好。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雍正册封果亲王上谕》中说:“果郡王为人直朴谨

光绪皇帝与珍妃那段难以割舍的恋情 光绪珍妃

光绪皇帝与珍妃那段难以割舍的恋情李恒昌从社会发展趋向与执政君主的关系来考量,大清帝国时代实在是一段不可思议、令人费解的历史。一方面,封建帝国日益腐朽衰败,并最终走向完结;另一方面,清代诞生了很多堪称英明、有所作为的君主,不像

明朝皇帝与“乳母”的缠绵恋情 明朝皇帝与乳母畸恋

明朝皇帝与“乳母”的缠绵恋情文/越楚常言道:有奶便是娘。这话如今多贬,喻指某某太势利眼,见到局座即忘处座。但古时候,尤其是深宫中的皇子皇孙们,便真是“有奶便是娘”。他们降生后大都由乳母哺乳,又在乳母或准乳母抚养下成人,故他们的“

封建社会称皇帝为天子是什么意思_赵鹏云 皇帝与天子

封建社会称皇帝为天子是什么意思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经历了二十个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称为【天子】。【天子】一词来源于【礼记】,书中记载“君天下曰天子”。就是说“天下的管理者”。还有一种迷信

声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为网友龙霸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