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黄牛 皖南牛

皖南黄牛 皖南牛

区划品种名称皖南牛类别牛典型图片产地及环境皖南牛主要产于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的黟县、歙县、绩溪、旌德及祁门各县。皖南牛产地属黄山山区,该地区地势较高,山岭延绵,地形错综,山河交错,地形异常复杂,大致可分为高山、中山区(海拔500米以上)、低山丘陵区(海拔250米左右)和盆谷漫滩区,其中以低山丘陵区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产区地处中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5.4~16.3℃,无霜期230天,草食动物基本可终年放牧。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好,气候温暖,草场广,牧地多,群众自古即有养牛习惯。地理分布皖南牛分布于长江以北的皖浙、皖赣交界山区。品种特征皖南牛体型不太一致,从总体来说,体型偏小,但结构较好,四肢较细。外貌分类可分为粗糙和细致两种类型,另外尚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粗糙型:外貌粗糙,头较粗重,额宽平(也有微凹),颈稍短。垂皮发达,公牛肩峰较高,母牛稍具肩峰或有小突起。胸部较深,背腰平直,双脊背较多,后臀肌肉较丰满。尾细而长。四肢较短,即肢势类似水牛。被毛较粗糙。蹄多黑色,质甚坚实,能经水泡。毛色以褐色、灰褐、黄褐、深褐、黑色等较多,且具背线。细致型:外形较细致清秀,头较狭长而轻,颈较细长而平,垂皮发达。公牛稍有肩峰,但较低,母牛肩峰不明显。毛色以橘黄色、黄红色为多。体型稍大者较多。品种性能皖南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19.4±5.4厘米,131.9±7.2厘米,166.2±9.2厘米,17.0±1.6厘米,331.8±42.1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10.0±4.4厘米,120.8±5.2厘米,148.6±7.6厘米,15.4±0.8厘米,248.4±32.8公斤。皖南牛不仅能负担旱田耕作,并能耕作水田,行动敏捷,性情温驯,善于爬山觅食,能吃青草抓膘,耐粗,早熟。但大多数牛体型矮小,体重较轻,大型牛为数不多。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皖南牛"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451/208134072090.html

更多阅读

安徽皖南古村落旅游 安徽皖南古村落呈坎

近些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古村落旅游蓬勃发展,以江苏周庄、同里,安徽宏村、西递,浙江乌镇、西镇,上海朱家角,江西流坑,湖南张谷英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已经成为江南最重要的古村落旅游目的地。皖南旅游区是安徽七大旅游区中

“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邀请函 皖南八校联考

“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邀请函中学:根据“皖南八校”联谊会理事会工作安排,2015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考后质量分析会暨2015安徽高考信息交流会由安徽省示范高中---定远三中主办。本次联考,定远三中将携手“皖南

各具特色的民居---皖南民居( 资料补充) 各具特色的民居说课稿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皖南行之四:桃花潭的传说

太平湖风光皖南行之四:桃花潭的传说 唐朝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的一首千古绝唱,让桃花潭名扬天下。桃花潭在什么地方?在朋友的引领下,不失此行遗憾,去一趟传奇故事的地方。从江南泾县县城出发,驱车沿青弋江

声明:《皖南黄牛 皖南牛》为网友万魂之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