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品种名称皖南牛类别牛典型图片产地及环境皖南牛主要产于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的黟县、歙县、绩溪、旌德及祁门各县。皖南牛产地属黄山山区,该地区地势较高,山岭延绵,地形错综,山河交错,地形异常复杂,大致可分为高山、中山区(海拔500米以上)、低山丘陵区(海拔250米左右)和盆谷漫滩区,其中以低山丘陵区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产区地处中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5.4~16.3℃,无霜期230天,草食动物基本可终年放牧。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好,气候温暖,草场广,牧地多,群众自古即有养牛习惯。地理分布皖南牛分布于长江以北的皖浙、皖赣交界山区。品种特征皖南牛体型不太一致,从总体来说,体型偏小,但结构较好,四肢较细。外貌分类可分为粗糙和细致两种类型,另外尚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粗糙型:外貌粗糙,头较粗重,额宽平(也有微凹),颈稍短。垂皮发达,公牛肩峰较高,母牛稍具肩峰或有小突起。胸部较深,背腰平直,双脊背较多,后臀肌肉较丰满。尾细而长。四肢较短,即肢势类似水牛。被毛较粗糙。蹄多黑色,质甚坚实,能经水泡。毛色以褐色、灰褐、黄褐、深褐、黑色等较多,且具背线。细致型:外形较细致清秀,头较狭长而轻,颈较细长而平,垂皮发达。公牛稍有肩峰,但较低,母牛肩峰不明显。毛色以橘黄色、黄红色为多。体型稍大者较多。品种性能皖南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19.4±5.4厘米,131.9±7.2厘米,166.2±9.2厘米,17.0±1.6厘米,331.8±42.1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10.0±4.4厘米,120.8±5.2厘米,148.6±7.6厘米,15.4±0.8厘米,248.4±32.8公斤。皖南牛不仅能负担旱田耕作,并能耕作水田,行动敏捷,性情温驯,善于爬山觅食,能吃青草抓膘,耐粗,早熟。但大多数牛体型矮小,体重较轻,大型牛为数不多。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皖南牛"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