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消费的分析
(一)、消费的定义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我们著名的恩格尔系数就是因消费而诞生的,是衡量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1、 消费的类型:消费的类型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贷款消费(交易过程中,使用权即刻转移,所有权逐渐转移);租赁消费(不改变该商品的所有权,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2、 按消费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消费的是有形商品)劳务消费(消费的是服务,如家政、维修等)。
3、 按消费目的分为:生产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二)、高消费的含义
高消费即突破世界中端消费能力的消费,比如这些情况在世界消费经济强国的发达城市显而易见。经济学人情报中心(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受到欧元兑换英磅升值的影响,巴黎已经取代伦敦成为欧洲联盟国家之中物价最昂贵城市;不过,日本东京的物价依旧高居全球第一,大阪排名第二,另一个亚洲城市香港名列第五。
(三)、导致高消费的原因
1、 我们说一件事或物,借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物极必反。高消费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家庭负担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呢?也就是今天的论题:高消费利弊分析。
2、 高消费这个话题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来说不是一个冷门话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面对社会上流行的时尚诱惑时往往会失去理智,“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等等。吃——讲究营养,穿——讲究式样,转—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一切都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而引发的高消费也是显而易见的。
消费是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水平迅速增长,我国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从总体上说已经跨过了温饱阶段,开始进入了向小康水平迈进的过程,消费水平正处于跃升时期。
人们竞相追逐消费热点,消费需求产生了转折型变化,由传统意义上的“保守型消费”转为现在的 “超前型消费”。据有关部门调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的高端消费已经走向理性与成熟。
这些高端人群经济富裕,除基本生活消费外,年均旅游消费额为6万元,同时72%的人群主要选择个人投资、股票、黄金和保险。报纸、杂志是这部分高端人群获得消费信息以及时尚资讯的主要信息来源。
消费分为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两种。理性消费是指根据商品的现实可用功能和自己的实际需求消费,就是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消费过程,也是了解产品与市尝运用性能价格比对比后择优选择的过程。感性消费是指以商品来实现自身的功能需求之外的心理满足感。消费者是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的统一体。比如在选择汽车过程中,有时理性有时感性,大多数人消费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视车辆性能、量入而出及关注油耗。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就是要保障农民利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对农村的增收减负政策,同时也要完善整理农村消费市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构建良好的农村消费市场等。一切都表明消费市场的急需改变。
二、对高消费分利弊两层分析
超出一定界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消费水平。过度消费的特点是超越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现实的经济能力;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破坏了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