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题每日一练
1.下列各项表述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法国作家,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法国姑娘艾丝美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以周萍和四凤的畸形乱伦爱情为核心,表现爱的不合常理。
C.庄子,战国时宋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内、外、杂三部分,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D.墨子,先秦墨家创始人。提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清静无为”、“天人合一”、“非乐”、“非命”十大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C
【解析】
A应为“吉卜赛姑娘”,B“表现爱的不合常理”说法不对,D“清静无为”、“天人合一”是“老庄”的主张,不是墨子的。
2.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雅”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B.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后人称他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他还写过以《饮酒》《杂诗》《读山海经》为代表的咏怀诗,抒发出仕与归隐的矛盾、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C.“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一句是后人对一代枭雄吕布之死的感叹。在陷入曹军的围困后,他听从妻子严氏和貂蝉的话,未采纳陈宫主动出击、截断曹军粮道的建议,最后被曹军破城生擒。白门楼上,曹操拒绝了刘备免吕布一死的请求,下令处死吕布。吕布临死都未领会刘备一片好意,大骂刘备“大耳儿”忘恩负义。
D.《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凄美的爱情小说。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天保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
参考答案:B.
【解析】A.“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C.“曹操拒绝了刘备免吕布一死的请求,下令处死吕布。吕布临死都未领会刘备一片好意”与原著不符。
D.①“爱情小说”应为“乡土小说”;②“天保”改为“傩送”。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老头患病期间,二女儿纽沁根太太关心的是参加鲍赛昂夫人的舞会;大女儿雷斯多夫人去过一次,不是看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支付她欠裁缝的定钱。(巴尔扎克《高老头》)
B.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起,宝玉自比柳梦梅,将黛玉比为杜丽娘。(曹雪芹《红楼梦》)
C.只有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由一个大学生向医院廉价买的,送葬费由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的。拉斯蒂涅目睹这一幕幕悲剧,随着高老头的埋葬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巴尔扎克《高老头》)
D.宝玉挨打后,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黛玉,又心疼她暑天跑看他。而黛玉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曹雪芹《红楼梦》)
参考答案B
【解析】宝玉看的是《西厢记》宝玉自比张生,把黛玉比作崔莺莺。
4.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斯梅拉达拿水给加西莫多喝,这一情节感人至深。一个是美丽绝伦的少女,一个是丑陋至极的怪物,地点则是惩处犯人的刑台。这样的组合,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
B.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追。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不肯回去。袁术兵败身死,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
C.鸣凤的悲剧使觉慧深深自责,同时也加深了他对以祖父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无比仇恨。这次事件让他更清楚地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的本面目。
D.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被邻居救回家后,一直不愿在家休养。有一天,他想去看他的书,可是他找不到原放书的房间。女管家骗他说被魔鬼带走了,外甥女则说是被魔法师带走的,堂吉诃德都不太相信了。
参考答案D。
【解析】有两处问题:①开始愿意在家休养,并安静地休养了十五天;②堂吉诃德都相信了。
5.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觉慧为了试探鸣凤,并报复她的冷淡,便说要告诉太太,早点把她嫁出去。鸣凤听后很伤心。觉慧见状,既得意又有点后悔。(巴金《家》)
B.吴老太爷死后,《太上感应篇》成了他儿媳妇林佩瑶的精神慰藉。后来,林佩瑶与人外出游玩时,不小心把这本书弄丢了。(茅盾《子夜》)
C.在伽西莫多惨遭鞭刑和曝晒时,克洛德靠近刑台,示意伽西莫多要忍受苦痛,不能把他出卖。伽西莫多低头表示顺从。(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D.赤壁之战前,黄盖和周瑜巧设苦肉计。黄盖倚老卖老,假装不愿投降而顶撞周瑜,周瑜大怒是,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就此骗过曹操。(罗贯中《三国演义》)
E.北静王生日,贾赦贾政带着宝玉和贾琏去拜寿。宝玉得到王爷的格外垂青,单独赐饭,还送他一块一模一样的“宝玉”。回家与贾母闲话,说他的玉夜里发了红光,凤姐便说这是喜信。宝玉不明白这话从何说起,因为他不知道今天家长们已经议定了他与宝钗的婚事。(曹雪芹《红楼梦》)
参考答案B、 C
【解析】B项:①“儿媳妇林佩瑶”应改为“女儿吴蕙芳”;②“林佩瑶与人外出游玩时,不小心把这本书弄丢了”,应改为“吴蕙芳与人外出游玩,把这本书放在窗前桌子上,结果这本书被雨水浸坏了”。
C项:①“示意伽西莫多要忍受苦痛,不能把他出卖”属无中生有,应改为“怕被伽西莫多认出,马上低头转身走开”;②“低头表示顺从”,应改为“脸色又黯淡起来了”。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A.《三国演义》中,程昱献调虎离山计,使关羽失守下邳,被围土山;张辽充当说客游说关羽,关羽在曹操答应了他所提出的三个条件后归降。
B.《红楼梦》中,宝钗“藏拙守愚,安分随时”,不喜争风出头、涉及是非,贾母说她“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C.《边城》中,翠翠在端午节的龙舟赛会上与爷爷走散,巧遇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傩送派人送翠翠回家,彼此在交往中产生了朦胧的好感。
D.《茶馆》中,王利发为了维持茶馆的生存变尽法子进行“改良”,开公寓,添评书,想添女招待,但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挽救裕泰覆亡的命运。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看到梳妆盒,便忘记了自己与女儿修好的打算,不顾一切地想占有这只梳妆盒,直到女儿膝行求告才罢手。
参考答案B、E
【解析】B.错在“贾母说她……”。说宝钗“……”的是王熙凤。
E.错在“直到女儿膝行求告才罢手”。葛朗台放弃占有梳妆盒的念头,是在看到太太昏死而势必因此蒙受更大“损失”之后。)
7.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巴金《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曹雪芹《红楼梦》)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罗贯中《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中“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错。《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并不热衷于走经济仕途。
8.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宝玉还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话恰巧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红楼梦》)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甄士隐抄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提及的四大家族分别指的是贾政贾宝玉所在的贾家、史湘云所在的史家、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王家、贾母和薛宝钗的娘家薛家。(《红楼梦》)
C.贾探春系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红楼梦》)
D.贾惜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参考答案B
【解析】不是甄士隐而是小沙弥,贾母的娘家是史家。
9.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参考答案B
【解析】“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是歌颂韩愈。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这是表扬韩愈文章做的好,掷地有声。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写了司马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勾画了司马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天”,上联“三户”指楚,《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是综合了用典、借代、双关、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上联“招魂”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问》之名。“大河百代众浪齐奔陶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红”,说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10.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3分)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玄德闻言大惊失色,是因为担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觉察?
参考答案
衣带诏上签名(参与密谋伐曹)或:担心自己学圃,实是韬光养晦的用心被曹操识破。
【解析】
有关情节为:之前董承受衣带诏欲除去曹操,觉得势力孤单,就联络了刘备等人,刘备答应参与,同时也防着曹操谋害,所以此时担心此事被曹操觉察,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