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改进措施,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措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持续推进,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的教学质量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等语言能力,更要作为一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工具。这就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水平,也即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在此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些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通病:他们往往把各个年级的学生同等对待,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与认知能力比较有限,所以需要以灌输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除了课本以外,教师还把教辅书上的大量参考资料进行讲解,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部分教师提问也过于频繁,以问代讲。教师提的问题数量多,但是往往对问题的优化工作不够到位,问题重复、覆盖面不够广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教师过多占据了课堂时间,完全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得不到锻炼,因而教学质量不太好、有效性不高。
2.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足。我国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言文字涉及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只是单纯讲解语文知识,而忽略了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能借课文中一些优美的片段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此外,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感情,对于某些极易引起情感共鸣的课文,自己都没有产生共鸣,学生对此缺乏理解,更不容易有共鸣。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师要深入课本,用心钻研。课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投入于课本之中,用心钻研、体会,通过反复研读课文,才能够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进而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总结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要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都体现在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文字,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精神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如果教师自身对课本的研究不够,不能了解编者的意图,教学目标不具体,重点难点不明确,就很难通过课文的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自己都没有通读课文,课堂上也不进行朗读,甚至对教材内容完全不熟悉,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拿着教辅书照本宣科,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有效。
2.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好策略,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以此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探究与接收新的知识。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高年级的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这一点尤为明显。
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课堂上,也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因为他们这个年龄段对于一些活泼、新颖的东西非常容易产生兴趣,并主动多思多想,全面发展,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笔者也加入画画、模仿表演等教学形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在教授《咏柳》这首古诗时,笔者先配乐范诗,然后用幻灯片放映柳树的图片,在对古诗进行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幻灯片展开想象,从而体会到诗句的内涵之美,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学生为这首诗作画,并上台进行展示、介绍。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这首诗的美,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领会其内在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其有效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石月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123-125.
[2]黄勇萍.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J].教育学术月刊,2008(5):85-86.
[3]王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3):158.
[4]陈仁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细节教学的智慧[J].读写算(教研版),2013(23):97.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851/235430666764.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张彦彬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提出问题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

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四

五、课题实验成果1、构建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五种基本课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尝试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反馈矫正课、整理复习课、试题讲评课五种课型的建立,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打造生本高效的课堂,规范了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一、导入的技能(一)什么是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她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家或歌唱

声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研究》为网友匹马又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