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

摘 要: 计算机教学是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网络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网络素质,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计算机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在其基础上探索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计算机技术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50-01
  在科学技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获取非常高的重视。虽然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计算机教学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水平很难提升,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1]。所以本文研究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一、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概述
  1.教学目标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目标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教授,实际应用方面很少涉及,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下降[2]。所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目标存在很大问题,学生不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使得学生学起来很迷茫,老师在讲课当中,也会觉得非常枯燥。
  2.教学内容不合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强大。想要跟得上科学发展的脚步,就必须更新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可以学习到最新的知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改变,还是将以往的教学内容作为主要教授内容,没有将新的计算机技术教学引进来,从而使得学生学到的都是落后的知识,然而这种落后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除此之外,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3]。
  3.教学方式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述课程内容,学生在座位上听讲,这种教学模式不具有针对性。计算机教学内容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想要让学生接纳并吸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要求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每一个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需要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选择恰当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
  1.制定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制定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需要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情况有所了解,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社会对该领域的发展有何需求,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作为制定培养目标的有效依据,这样制定出的方案才会具有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制定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计算机技术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需要依据专业的不同,制定出对应的培养目标,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作为生活当中的另一项技能。一个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开展集体培训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在课堂当中添加办公软件操作课程,并给予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使得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操作案例,还能够在其基础上举一反三,对办公软件有更深入的理解。(2)将学生的专业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从而制定出不同的计算机课程。例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同时还可以添加网页设计课程;针对政治专业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课程。这样制定出的培养目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型人才。其中,“专”指的是学生所学习到的专业课知识,而“多能”指的是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多能”的培训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使得学生的业余爱好得以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利用所学的计算机技能还能够解决一些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教学,加强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其主要内容有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操作技能、常用的软件操作方法以及一些较为复杂的软件操作方法等。 在目前计算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添加上述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起初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简单,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当学生掌握基本内容以后,再由浅入深,逐渐增加难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添加一些创新课程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成为一个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3.改革计算机的教学方式
  要想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全面实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革。第一,对于计算机理论教学部分来说,需要突出其行业的本色,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新的理念以及技术引入到其中,但是不管改革的方法如何都必须遵守有效原则以及实用原则。第二,将实践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高校需要多安排一些实践教学课程,也可以创办计算机科技展览以及竞赛等,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展。
  总结
计算机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
  综上所述,目前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许多问题,不仅教学目标不合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也有不合理之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τ诩扑慊�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也加大了技术方面的要求,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这种需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本文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水平,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小荟,郭恺强,周云真,罗文浪.地方院校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1):228-229.
  [2]任晓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RFID》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6,32(3):37-39.
  [3]樊景博,屈正庚.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5,31(1):36-3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951/298062450724.html

更多阅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注电只过基础有什么用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代码】580202【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基本学制】3年本方案基于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行业现状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子类产品已经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到高精尖的卫星火箭,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都离不开这个行业。由于电子产业的普及,作为该产业直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

2007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声明:《计算机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为网友逗比排排北边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