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1906年,王国维发表了著名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提出教育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完 全之人物”,将教育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三部。他也因此成为我国教育历史上明确提出培养人物的德、智、体、美四育 主张第一人,将育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野史墨迹复燃:【谁是战神 ?】今天没几个人知道谁杀日本军人最多,他叫薛岳,蒋介石亲信,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亲自指挥万家岭大战几乎 歼灭了日军106整整一个师团,组织三次长沙会战歼敌十万,没有伪军,纯日本人,换句话说,抗战十四年共歼日军50万 ,五个人里有一个是他杀的。他的功绩至今无人超越!
@野史传奇:【完美的男人, 王维】大唐诗人王维堪称完美男人,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这样一个好男人,在31岁妻子去 世后,上门说亲人踏破门槛,而他终身未续娶。相反他好友大诗人崔颢,却不断地换老婆。

@这不是历史:龙槐生,湖南 衡山人,家境贫寒。16岁时母亲要她挑了一担菜去卖,赶上国民党招兵,他便报名参军,驻守广州天河机场。后娶妻浙江 淳安的应美君,1948年生下一个儿子。1949年,龙槐生夫妇把儿子交给衡山的母亲,母亲塞给他一双白色布鞋底,便成了 最后离别。龙槐生应美君去了台湾,生下女儿取名“龙应台”。
@新浪历史:【“陈不离粟、 粟不离陈”的由来】解放战争中,陈毅和粟裕分别担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与副司令。二人合作下华东野战军战绩卓越,当 时就有说法叫“陈不离粟、粟不离陈”。陈毅的优势是资格老,威望高,有权威,说话有人听。粟裕在军事上是强项,指 挥艺术高明。二人搭档正是取长补短
@新浪历史:【1601年1月24日 ,利玛窦来到北京】利玛窦抵达北京,进呈西洋方物,得明神宗信任。同年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长居北京。利玛窦在北 京传播天主教,并广交中国士大夫,被称“泰西儒士”。至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包括徐光启等数名公卿 。1610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二里沟。
@战争史研究WHS:纳粹德国游 船“威廉·古斯特洛夫”号。1945年1月30日被苏联海军S-13号潜艇击沉。当时船上有173名船员、918名潜艇训练部队的 士官及士兵、373名海军女护士、162名伤兵,及数量不详的平民难民(有姓名记录的4000多人,最多可能达8956人)。死 亡人数在5500人至9930人不等,被视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