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何歧视女性描写很单薄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水浒传》是一部男人书,它是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这样一部小说。水浒好汉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但最终还是招安,为朝廷出力,是这样一部小说。实际上描写了一个江湖世界,一个强人世界。自然在这里女性不大可能成为这部小说的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水浒传》里边女性形象是非常单薄的。但是人世间既然有男有女,那就不可能不描写到女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有以下这么几类。
第一类自然是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的三位女英雄;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是四个淫妇。二潘,一个潘金莲,还有一个潘巧云。还有一个实际上故事在前的就是宋江的阎婆惜。还有最后一个卢俊义的<?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贾氏夫人。当然在《水浒传》描写中,她们各自的分量,也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是不同的。那么第三类《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贞节的女性形象,林娘子笔墨不多,但是给大家印象却很深。
在《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歧视女性,塑造这些单薄的女性形象?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浒传》中男人世界观流传已久。从史料笔记到瓦舍说话,再到搬演杂剧,最后成书,是一个世代累积型。这个小说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书中女性形象已经提到几个问题,杀人越货,开黑店,宋江到江州一路上遇到了多少,催命判官李立、船火儿张横,船开到江心就问他,你想吃板刀面还是吃馄饨?板刀面就是一刀砍掉,馄饨就是把他捆起来朝江里一丢。要不是宋江早已经是山东及时雨大名播于江湖,有几个宋江都死去了。宋江所结交的这些人都是这样一些人物,实际上都是江湖黑道。那么为什么江湖黑道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有这么几个问题,一个他不要妻小,认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夫人的意思啊,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就是这样一个结局。
(二)《水浒传》中由来已久的“女人祸水观”。这个“女人祸水观”,不仅仅在士大夫中存在,在绿林好汉中也存在。女人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争风吃醋,这里边我们可以讲,在历史上,就是在《水浒传》之后,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呢,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所以说呢,这样一种观念,以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这些江湖好汉为什么不近女色?
(三)北宋绿林中人对练武与女性结合的轻视观念。 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东溪村保证,财主,有钱,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从书中所表现来说,大家都知道,宋江三十四五岁年纪。可是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可以说晁盖四十余岁。这样一个地方财主,小说中专门写到,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练武艺认为跟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我们现在说是个误区。古人认为要保先天元气。所以有这样一种看法,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尽管《水浒传》中有像扈三娘这样的巾帼豪杰,但根本无从改变女性人物在《水浒传》中所处的从属和附庸的地位。这当然导致了作者在女性人物塑造当中,在人物形象上,难免苍白和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