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明朝的都城北京的时候,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觉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于是在煤山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可以说崇祯皇帝是殉国而死的。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
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1627年登上皇位,当时的崇祯皇帝只有17岁,一个17岁的孩子,面对着一个积弊沉重的国家,身上的重担之重可想而知。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崇祯皇帝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在生活上崇祯皇帝非常的节俭,对于女色也不怎么爱好。崇祯皇帝是一位积极上进,非常想有所作为的皇帝。用现代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崇祯皇帝颇为贴切:“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在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繁忙的政务中,据说二十多岁的崇祯皇帝就长了皱纹,并且生出了很多的白发。
虽然崇祯皇帝非常想要有所作为,但是明朝的积弊太深了,崇祯皇帝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整个的朝局,最终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攻击之下,北京城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在能够出逃的时候没有出逃,后来再想要出逃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崇祯皇帝在处理好一切善后事宜的情况下,与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了北京的煤山上,看着大顺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哀叹一声,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是殉国而亡,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是国破家亡之时的无奈选择,也是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死法。
崇祯皇帝上吊的树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他在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得已在一颗古槐树下上吊而亡。崇祯皇帝上吊而死的那棵树,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物件,可以说其历史意义不同寻常。说起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树,就不得不说一说古人对于树的定义了,很多古人都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显然崇祯帝选择在树上上吊身亡,也希望在百年之后不再继续今生的遗憾。

崇祯帝上吊的树图片
崇祯帝上吊的树可以说饱经了岁月的雕琢,早在清朝年间,那棵树就被顺治皇帝成为“罪槐”。在顺治皇帝眼中,崇祯帝的死自然是因为那棵树,因而将其赐名为“罪槐”。既是因为这棵槐树害死了崇祯帝,同时也希望这棵树能够成为大清朝的警示语,时时刻刻警醒着大清王朝。相传,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树曾经还遭到封锁,清朝之初其被沉重的铁链牢牢锁住,后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铁链被偷走而成为文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文革的爆发,很多激进的思想开始流行,很多人民开始对这棵槐树进行扒皮,最终也导致了这棵树枯死。文革之后,历史学家意识到了这棵槐树的重大意义,于是开始在崇祯帝自缢之处移植了一棵古槐树。
崇祯帝上吊的树,其实也就是十分普通的槐树,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封建思想的迷信,曾经闹出了很多的笑话。如今看来,那棵树已经不仅仅是一棵寻常的树,而是一个划分两个时代的标志。
崇祯皇帝的遗书
崇祯皇帝是一位生不逢时的皇帝,虽然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做出昏庸之事,实实在在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明朝的气数已尽,崇祯皇帝无力回天,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最终在北京城破的时候选择了自缢身亡,死之前用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表明了自己的不甘。
朱由检剧照
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一个已经腐烂到了根部的明政府,这样的一个明政府不仅面临着关外强大起来的清军的威胁,同时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崇祯皇帝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是也没有能够挽救明朝走向灭亡的命运。
1644年三月十七,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开始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与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望着北京城外的连天烽火,长长的叹息着,这位刚刚三十四岁的皇帝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回到宫内安排好了善后适宜之后,崇祯皇帝想要逃出北京城,但是却没有成功,十九日的拂晓,崇祯皇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崇祯皇帝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之后崇祯皇帝将遗书放在自己身上自缢而亡了。
两天后,大顺的军兵才发现这个僵死的国君,四月初,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派人将崇祯帝与周皇后草草安葬在了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