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一些公司单位的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有相关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25%的人因为年会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年会恐惧症”折射出什么样的职场心态?“年会焦虑”又透露出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
六成职场白领患上年会恐惧症
年会本是企业的组织行为,早些年就是“吃饭、抽奖、发奖金”。现如今,年会也“与时俱进”,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除了款待员工之外,年会更多的是一场推介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凝聚力的聚会。在那杯光酒影与烟雾缭绕之中,同时隐伏着激烈的利益搏杀。年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实力的大舞台,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其中18.1%的人有“非常严重”的“年会恐惧症”,48.3%的人“比较轻微”。有25.0%的人会因为要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
这样的年会恐惧症,实际上与更大程度上的社会焦虑相通。中年职工奔波在单位和家庭之间,为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发愁,青年白领汲汲于首付、月供,大学生找工作“压力山大”,甚至孩子们也要拖着行李箱般的书包开始“起跑线的竞争”……转型期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让许多人感觉“危机四伏”,竞争成为“生活状态”,焦虑成为“心理隐疾”。这样的背景下,职场的年会,岂能不变了味?
年终岁末,一些公司单位的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有相关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25%的人因为年会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年会恐惧症”折射出什么样的职场心态?“年会焦虑”又透露出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
职场老将:年会比上班还累
工作已经够忙碌了,却还要为了年会彩排至深夜;物价已经够贵了,彩排时间不属于加班还得自己掏钱打车;年末已经够折腾了,却还要为了穿漂亮礼服而减肥……每年年末,年会节目培训开始进入旺季,很多表演培训机构的舞蹈老师、导演、钢琴伴奏师等也会在岁末年初格外忙碌,赶场似的辗转于各家公司提供表演培训。一些白领为了准备年会的歌舞节目,特地报名参加舞蹈培训班,以求能“惊艳四座”。许多女白领也不惜重金置办礼服,找专业化妆师、发型师做造型,为的就是能在同事们面前惊艳亮相。
身处这个创意为王的年代,唱歌、跳舞早已成了年会节目的“大路货”。在很多人看来,借助年会这个舞台,用求新求变、与众不同的节目,可以给自己的职场表现加分不少,年会成为职场表现的一部分,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一个集体过年的节目,也是一个名利的舞台。今年公司年会上,有“麦霸”之称的邓涛有独唱节目,关键是同事周斌也紧随其后。每年,歌王之争在他两之间无疑是一场“暗战”,私下里,两人也有各自的同事“粉丝”。虽说年会节目是个余兴,可同事的掌声和认可,获奖后可观的奖金,虚荣心的小满足,都成了极大的刺激。邓涛和周斌年年为此私下做足功夫,于是,最近一段时间两人经常相遇在KTV,开起了“演唱会”,众位同事成了评委。
年终岁末,一些公司单位的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有相关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25%的人因为年会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年会恐惧症”折射出什么样的职场心态?“年会焦虑”又透露出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
职场新人:年会是职场的一道考题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但很多人仍不想放弃年会这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尤其对职场新人来说,这是让领导和同事们认识自己的大好机会。
“要在年会上表现自己。”几乎所有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也使年会成为一种负担,变成了他们“不能承受之重”。从事公关工作的张小姐认为,用年会打造自己在公司的知名度是非常需要的,“这其实和打造品牌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消费者换成了同事、高管和老板。”但表现的方式应该掌握分寸,“行为符合自己平时的个性,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不要给人留下夸张卖弄的印象。”
年终岁末,一些公司单位的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有相关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25%的人因为年会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年会恐惧症”折射出什么样的职场心态?“年会焦虑”又透露出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
年会:压力还是机会
年会本是公司的组织行为,早些年就是“吃饭、抽奖、发奖金”的代名词。随着这个时髦概念的深入,除了款待员工外,年会也是一场旨在推介企业文化,提升凝聚力的聚会。说白了,年会是场双赢战,公司和员工“各怀鬼胎”却各得其所。公司一方会借机做个回顾,来个展望,以求能“寓教于乐”,聚集士气并增强团队力量;而普通员工,亦可以一年一度地借机展示自我、整蛊上司并收获各种“意外”奖品,最不济也是“阳光普照奖”。
年会不仅是一个展现企业文化的最佳机会,还能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年终岁末,各个单位在人事方面都会有相应变动,有期望加薪的未给加薪,有期望升迁的未获升迁,也有关系好的同事被裁员,心里感到难过的,劳资关系相对紧张,人心也容易动摇。举办一场盛大难忘的年会,不仅可以让员工看到单位的实力,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和口碑相传,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此外,很多大型企业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员工彼此间也不太熟悉,通过年会节目彩排,可以增强员工间,乃至部门间的沟通,更有利于团队建设。
年终岁末,一些公司单位的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有相关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25%的人因为年会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年会恐惧症”折射出什么样的职场心态?“年会焦虑”又透露出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

调整心态 克服“年会焦虑”
所谓年会,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企业和组织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家庭盛会”。为什么这样一个本该充满温馨团圆气氛的“节日”,却渐渐成了很多白领的“鸡肋”甚至负担呢?
在一些人看来,年会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聚会,它是员工表演给老板看的,直接关乎领导对自己的印象,这就给策划与表演带来压力。可在另一些员工看来,年会只是单位每年的“家庭聚会”,大家吃喝笑闹、联络感情、放松身心。事实上,后者的看法才是明智的。几乎不会有领导因为员工在年会上的表现而对他们产生偏见,更不会据此评价一个员工的好坏。大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必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徒增困扰。
从单位领导角度看,员工的“年会焦虑”也体现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员工重视年会,这样的集体认同感、个人荣誉感值得赞赏。但如果年会变成了“负担”,是不是也意味着这样的问题:上升通道是不是不够、激励机制是不是不足,所以才让年会成为比拼的战场?是不是应该在工作中给员工更多的机会与更大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认识到这些问题,也才能让“年会焦虑”转化成一个单位发展的正面能量。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浮躁还是焦虑,心态问题,都是现实问题。只有抓住了现实的症结,才能真正理顺社会心态。(图片来源:Pconline摄影部落、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