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阅读答案 语文联考试题_祭孔大典阅读答案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四校联考试卷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1、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B、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

典。

C、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

舞”。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礼”

而进行。

2、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级。

B、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D、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

孔庙逐渐演变 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

“礼”的涵义。

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

的社会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德兴,濠人。恭谨勇毅。与太祖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进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败之。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是岁,慈利土酋覃垕②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太祖命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明年伐蜀,副汤和为征西左将军,克保宁。先是,傅友德已克阶、文,而和所帅舟师未进。及保宁下,两路军始合。蜀平,论功,帝以和功由德兴,赏德兴而面责和。且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复副邓愈为征南左将军,帅赵庸、左君弼出南宁,平婪凤、安田诸州蛮,克泗城州,功复出诸将上。赏倍于大将,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兴功既盛,且恃帝故人,营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诏特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旋召还。

“赵充国图征西羌,马援请讨交趾③,朕常嘉其事,谓今人所难。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蛮悉散走。会四川水尽源、通塔平诸洞作乱,仍命德兴讨平之。十八年,楚王桢讨思州五开蛮,复以德兴为副将军。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定武昌等十五卫④,岁练军士四万四千八百人。决荆州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岳山坝以溉田,岁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还乡,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文绮百匹。

居无何,帝谓德兴:”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臵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逾三年,归第,复令节制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诸勋臣存者,德兴年最高。岁时入朝,赐予不绝。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明史·列传第二十》)

注:①平章: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臵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②慈利:县名。土酋覃垕(hòu):土家族首领覃垕。

③交趾,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④明代军队编制名。清初曾沿用。于要害地区设卫,大致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由都司率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一般驻地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威海卫、金山卫等,后相沿成为地名。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俱:全都

B 帅:率领

C 旋:回,归。

D 德:感激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能表现出周德兴“恭谨勇毅”的一组是( )

①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

②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

③傅友德已克阶、文 ④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

⑤以其子骥乱宫 ⑥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沙洞苗寨被煽动作乱,太祖任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率领部队讨伐平定。第二年征讨蜀地,协助汤和为征西左将军, 攻克保宁。

B、周德兴平定武昌等十五卫,每年练兵四万四千八百人,开决荆州岳山坝用以灌溉农田,年增官租四千三百石。

C、各位活着的有功勋的大臣,周德兴的年龄是最大的,每年入朝时,皇帝给的赏赐,周德兴都不拒绝。

D、周德兴虽然年纪很大,但皇帝考虑到福建的功业没有完成,还是希望他尽力前往。周德兴到了闽地就征兵操练,完备了海上的防御措施。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5分)

译文: 。

(2)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5分)

译文: 。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11分)

溪 桥 晚 兴

郑 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1、郑协:南宋遗民。2、芊芊:草木茂盛。

8、 这首诗写景用了哪些手法?都写出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9、古典诗词中常用杨花、杜鹃来表达感情,通常表达怎样的感情?举你学过的诗句印证你的观点 。 (5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

(2)纵一苇之所如, 。

(3)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后值倾覆, ,奉命于危难之间。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6)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城里人与乡下人 (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老农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起的半尺长的鱼,炭火上烤熟。

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黯哑的火焰上,一条幻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挂盐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老农,用了什么调料呢?

他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

盐是不消说的,看得见,而且,无所不在的咸。我说,还有呢?

没有了。老农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

叶?没有……

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阅读答案 语文联考试题_祭孔大典阅读答案

老农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老农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差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辈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

我反驳道,乾隆年间老辈子好像没有这种甜糯玉米。

老农笑笑说,你这个人还好较真。种子是没这会儿的好,我说的是种法。我们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老农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将要询问的题目是多么不同寻常。在咽下了几大口唾沫之后,他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

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

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

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农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

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农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

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老农很开心地告诉我,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目的只是为了批评老农的狭隘自私的小农意识。

B、本文以小见大,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平淡无奇的情节展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问题引人深思。

C、对于老农的询问,“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一个在旁偷听的小伙子给解了围,“我”对他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D、“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运用了拟声词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吃老农烤鱼时香美可口的感觉。

E、文末老农很开心地告诉“我”,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这个结尾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引人深思。

(2)“我”听了老农“城里人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的问题后,内心想到了什么?(6分)

(3)请简要分析 “老农”的形象?(6分)

(4)你怎样看待老农“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的做法?请陈述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吏,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臵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动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⑾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不一样又不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⑿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选自《季羡林小品》)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叙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D.文章⑧、⑨两段的回忆包含了很多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并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

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

(2)作者在文章第②段概述了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的多方面表现,但在下文并未全都谈及,请你列举作者在回忆中详细叙述的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的具体表现?(6分)

(3)在十年浩劫中,作者并未与雨僧先生见面,也“有意不去仔细打听”雨僧先生的情况,可是作者却断定“他当然不会幸免”,这是为什么?(6分)

(4)作者说雨僧先生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又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

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

B、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

D、巴勒斯坦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寥寥..

无几。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B、由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普通纺织女工在震后32年间克服

重重困难,将孩子养大成人,既是一部灾难片,又是一部描写中国人亲情和家族观念的情感史诗。

C、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它以“城市,让世界更美

好” 为主题,目前已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D、在异国的赛场上,在万众注目的时刻,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他激动的留下了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汽车驶入黄山脚下,已经凌晨。 , 。 , 。 , 。我的黄山之行开始了。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久已沉寂的心终于兴奋起来

②不时能听到鸟的啁啾声,从林子的深处清幽传来

③山中是寂静的,凉飕飕的风在窗外夹杂着草香、木香,在夜色中随着善良的灯光弥漫着

④行走在谷中,边走边用竹拐敲着石阶,嗒嗒声和着流水潺潺声

⑤不是可以看到黑色、灰色的峭壁的身影,远处的山的轮廓

⑥从北门坐车小径直下松谷景区,竹林苍翠挺拔,山路潮湿,映着青苔

A. ⑥②③④⑤① B.③⑤⑥②④①

C. ⑥②④③⑤① D.③②⑥⑤④①

16、请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出现具体数字,字数在30字以内(包括标点)。(5分)

周日落下帷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184天的参观人次达到7,308.44万,上海证券报周一引述中国旅游研究院初步统计数据称,此次世博会带来的直接旅游经济收入将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报导指出,本次上海世博会超越了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6,400万参观人次的最高纪录,其中海外游客超过35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超过103万人,平均每天有将近40万人进出世博园,高峰客流60万-80万人,极端客流超过100万人。

超大客流也给世博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表示,游客的餐饮、购物支出都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期,“实际收入应该超过一年前预测的468.64亿元。”

此外,由于世博机遇,上海市消费品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除1月份外,其余各月增速均超过15%。而在世博游客大量集中来沪的影响下,上海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也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6.8%。其中6-9月的单月增速更是超过25%。

17、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句子,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

母亲是伟大美丽的,有一片彩云,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 ; ,那是母亲脸颊上淡淡的血色;有一片开花的原野, 。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路旁的一条蚯蚓看见一条长长的蟒蛇正在睡觉,蟒蛇修长的身材使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他羡慕不已,他心想自己若有那样漂亮的身材该多好啊。于是,蚯蚓便爬到蟒蛇旁边,使劲地将自己拉长,不料用力过大,终于把自己的身体弄断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A【“从未间断”不正确,可参考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2.D【原文没说“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从唐】

3.A【中国历代帝王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有误】4.C(旋:不久)

5.D(③是写傅友德已经克阶、文两地 ⑤是写他儿子周骥扰乱宫中)

6.C(是说皇帝给周德兴的赏赐不断)

7.(1)周德兴已经年老了,却极力请求前往。太祖认为他很勇猛并派遣他前往。(译出“力”、“行”、“壮”各1分,大意2分)

(2)福建的功业没有完成,你虽然老了,还可以尽力为我前往。(译出“竟”、“尚”、“勉”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周德兴,濠州人。恭肃严谨勇敢刚毅。和太祖同乡,少年时就相处融洽。跟从太祖平定滁州、和州,渡长江,屡次战斗都立有战功,晋升为左翼大元帅。随大军攻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助安丰,征讨庐州,晋升为指挥使。跟从大军讨伐赣州、安福、永新,攻占吉安,又晋升为湖广行省左丞。与杨璟一同征讨广西,进攻永州。元平章阿思兰和周文贵从全州前来增援,被周德兴又打败了。追敌至全州,于是又攻克了全州。道州、宁州、蓝山都被攻下。进而攻克武冈州,分兵据守险要位臵,断绝靖江的增援。广西被平定了,周德兴的功劳显赫。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江夏侯,年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当年,慈利县土族首领覃垕联合茅冈诸寨作乱,长沙洞苗寨都被煽动。太祖任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率领部队讨伐平定。第二年征讨蜀地,协助汤和为征西左将军,攻克保宁。此前,傅友德攻克了阶、文两地,但汤和所率领的水师没有前进。到了保宁被攻下后,两路军才汇合。平蜀后,论功行赏,太祖认为汤和的功劳都是因为周德兴所为,所以,奖赏了周德兴,而当面斥责了汤和。又追溯几次征蛮战争,说覃垕战役,杨璟不能攻克,赵庸中途返回,他们的功劳又不能和周德兴相比。又协助邓愈为征南左将军,率赵庸、左君弼从南宁出师,平定婪凤、安田诸州蛮人,攻克泗城州,功劳又在其他诸将之上。他得到的奖赏是其他大将的几倍,命在署中建造府第,行使大都督府事的职权。周德兴的功绩已达到鼎盛,又倚恃是太祖的同乡,他的官邸都超出了规格(限制)。有关部门罗列他的罪状(上告),太祖下诏特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地宽宥了他。十三年( 1380) ,受命治理福建的军务,不久被召回。

第二年,五溪蛮人作乱。周德兴已经年老了,却极力请求前往。太祖认为他很勇猛并派遣他前往,赐手书说:“赵充国希望征讨西羌,马援请求征讨交趾,我常常赞扬这些事,我认为这是当今的人难以做到的。你忠诚勤勉而不懈怠,怎能辱居于前贤之下呢?平定战乱,安定百姓,就在此行了。”到了五溪,蛮人全部散开逃去。又逢四川的水尽源、通塔平诸洞之满人作乱,仍命周德兴讨伐平定。十八年( 1385),楚王朱桢讨伐思州五开蛮,又让周德兴为副将军。周德兴在楚地的时间较长,所用都是楚地的士兵,威震蛮中。平定武昌等十五卫,每年练兵四万四千八百人。开决荆州岳山坝用以灌溉农田,每年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地之人歌颂他的功德。还乡时,赐给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带花的丝织物百匹。

过了没多久,太祖对周德兴说:“福建的功业没有完成,你虽然老了,还可以尽力为我前往。”周德兴到了闽地,按照户籍征兵操练,得到民兵十万余人。审察要害地区,筑城十六座,设臵巡司四十五个,防御海上的措施也已完备。过了三年,回归故里,又受命管辖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那些活着的诸位有功之臣,周德兴的年龄最大。每年入朝,给他的赏赐不断。二十五年(1392)八月,因他儿子周骥扰乱宫中,受株连被杀。

8、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动静结合,反衬(以声衬静)的手法。 (2分)

描写了亭、野渡边、春流、草、川、晚照、人、杨花、杜鹃等景物,(2分)表达了作者凄凉、哀伤的情怀。(2分)

9、通常表达一种凄凉、哀伤的情怀。(3分)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声声尽带血”(2分)10、略

11、(1)(5分)AC(A引用古训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老农个人,还为揭示一种社会现象C由下文“活着是自豪还是悲哀”可知,老农的询问引起“我”的思考,可见“我”并没有同意小伙子的回答。)

(2)(6分)①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②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不知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③想到中华民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美德在吃这个大问题上,怎么尽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热情好客,如对“我们”热情款待;②率直、实在,如毫不保留地说出了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的做法;③有些狡黠、自私,如“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每点2分)

(4)(8分)老农的做法是可笑而错误的。(2分)①他把清洁的食品留下,把上了农药化肥激素的卖出,是狭隘自私的表现;(2分)②他弄不清城里人与乡下人原本是一体的,他缺乏见识与胸怀;(2分)③他的行为违背了民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美德。(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视情况酌情给分)

12、(1)A 3分,C 2分,D 1分。

(2)奇特:①爱写旧体诗,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但讲课有时候也用英文。(2分)②坦诚率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他不掩没学生的长处,对有才华的同事(陈寅恪)极力推荐。(2分)矛盾:乐于和青年人交往,学生跟他开玩笑,他也“一笑置之,不以为忤”,经常邀学生到他的住处做客,吃饭,但讲课认真、严肃,“议论时有警策之处”。(2分)

(3)①十年浩劫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是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时代;知识分子不但被贬低、轻视,而且还受到残酷迫害。(3分)

②作者十分了解雨僧先生的性格和人格,知道他为人耿直,特立独行,决不会投机说谎,也决不会媚俗取巧,这势必会与那个时代产生冲突,给自己带来灾难,所以作者能够断定。(3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分)

(4)不矛盾。(1分)因为从作者的叙述来看雨僧先生确实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他的性格和人格似乎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2分)但他有独特的个性;有坚定正直的操守;有自己的志趣爱好,而且造诣深厚;他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以说他虽然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但却是“一个真正的人”。(5分) (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3、C (A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B.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此处正确。C. 死得其所.意思是死的有价值、有意义。此处望文生义,褒贬不当。D. 寥寥无几.意思是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语境。)

14、C (A项一面对两面不照应.B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在“成人”后加“的故事”.D项中的“看到”与“国歌响起”搭配不当,应在“国歌”前面加上“听到”。 )

15、 B 解析 本段是一则游记,可按照行踪来排列。先写凌晨来到山脚下感受到的寂静,接着看山的轮廓,让后是从北门下景区,闻鸟鸣到行走山谷中,最后是由此引起的心情的波动。

16、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次创历史最高,直接旅游经济收入可观。

17、那是母亲的眸子 有一抹红霞 那是母亲的脸庞

【参考立意及评分标准】

本材料来自于《伊索寓言》,立意要来源于材料,只要符合材料的主旨及意义均可,如:1、做事要量力而行。2、要认清自我。3、盲目模仿要不得。等

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

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

三等文:42分左右。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

四等文:36分以下。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3分;只写一二百字者,只有开头,或因潦草难以辨认的文章,18—24分;字数接近要求,可是文章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或抄袭文,可给28—32分。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7351/530671448313.html

更多阅读

导学案《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阅读答案

开国大典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擎、钮、瞻、聂、党”5个生字,会写“典、瞻、拂、嗓、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王德用有量 《王德用有量》阅读答案

《王德用有量》阅读答案王德用有量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①,乃罢枢密②,出镇③。又贬官,知随州。【《王德用有量》阅读答案】。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久

吴广素爱人阅读答案 “吴广素爱人”比较阅读答案

“吴广素爱人”比较阅读答案【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

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蝈蝈》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

《蝈蝈》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走动、爬动、跳动、舞动]着,两极又细又长的触(xū)_______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qí)_______

郑伯克段于鄢阅读答案 《郑伯克段于鄢》阅读答案(附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阅读答案(附翻译)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声明:《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阅读答案 语文联考试题_祭孔大典阅读答案》为网友冲我勼该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