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珍品,南北朝时期,浙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青瓷。靖舍龙泉青瓷现阶段的杰出代表早在南宋时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龙泉市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500多处,龙泉市境内有360多处,史称龙泉窑。下面就看一看龙青瓷的知识吧。
一、龙泉青瓷的种类
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宋、元龙泉青瓷鼎盛时期,瓷器品种十分丰富,有碗、盘、碟、杯、钵、执壶、灯盏、渣斗、熏炉等实用瓷;笔筒、笔架、瓷砚、笔洗、印色池、镇纸等文具瓷;花瓶、人物、挂盘等陈设瓷;香炉、烛台、佛像等供瓷;鸟食罐、象棋等娱乐瓷,以及冥器等一应俱全。每类产品又有多种型号和式样,如碗有莲瓣碗、盖碗、束口瓶、鱼耳瓶、凤耳瓶等。
二、龙泉青瓷的特征
龙泉青瓷出现于五代时期,在宋代发展到顶峰。人们用“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来形容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又可分为“哥窑”和“弟窑”。龙泉青瓷的特征如下:
1、龙泉青瓷胎体细薄均匀,胎色呈灰色,胎质细腻坚韧,而同时期的耀州窑瓷胎色较之更深,胎质没有龙泉窑的紧密;
2、龙泉青瓷的釉色丰富,且翠色浓艳莹润,有似青梅色泽的梅子青,有如玉石的半透明粉青,更有青中泛黄,略带暗淡的豆青。龙泉青瓷釉面滋润没有浮光,也 较少存在流釉现象;
3、龙泉青瓷装饰手法在北宋时期多为刻花和划花,到了南宋时期则以刻花为主,划花为辅。

三、龙泉青瓷收藏与鉴赏
龙泉窑规模不减,声誉依然,正统年间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规整,釉厚色青,为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所青睐。成化、弘治后,产品质量下降,“质粗色恶,难充雅玩矣”,“上品仅有葱色,余尽油灰色矣,制亦愈下”。清代,龙泉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泛黄或泛灰。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前,被古董商称为“乍浦龙泉”的青器经窑址调查证实为龙泉所产,这也许是龙泉窑最后一批产品了。龙泉青瓷不仅行销全国各地及供宫廷御用,而且自宋代起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亚、非、欧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如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所述,“一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个县份,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岸,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明代中晚期,龙泉青瓷质量有所下降,且当时有海禁,但海外各国仍迫切需求,龙泉青瓷仍源源不断运销海外。
龙泉青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大明会典》第194卷载,当时外销青瓷盘每只价为——百五十贯。明代中期,龙泉青瓷传入欧洲,身价与黄金一样贵重,一般人难以问津。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不惜重金购买龙泉青瓷,还为珍藏瓷器特地建造了一座宫殿。欧洲各国文献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Celadon),以欧洲名剧《牧羊女亚司泰来》男主角雪拉同美丽的服饰和风韵来形容。记录西方对中国瓷器贸易情况的《葡萄牙王国记述》一书,称龙泉青瓷“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可爱”。日前,世界各著名的历史博物馆大都有龙泉青瓷陈列专柜,许多收藏家、鉴赏家更是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爱不释(www.aIhUaU.Com)手。龙泉牌青瓷获中国国家部优产品奖,先后有200多件精品,均获得国家级新产品“金龙奖”。珍品哥窑61公分迎宾盘、52公分挂盘被誉为当代国宝。七寸精嵌“哥窑”艺术挂盘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礼品,哥窑紫光盘、紫光瓶等51件珍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送展30多个国际博览会、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提供礼品。被国际各大博物馆收藏。龙泉青瓷蜚声海内外,不愧为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瓷器史上一颗灿烁的“瓷国明珠”。
以上就是龙泉青瓷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