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来科普发烧的基础知识?博雅干细胞
本期小雅的特邀专家:郭雄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
发热,我们平常都称之为发烧。每个宝宝都会经历发热,体温超过39℃是常见现象,以下是关于发烧的基础问答,看看自己了解多少?
# 01 #
Q:为什么会发烧?
A:平时不生病的时候,体温都设定在 37℃ 左右,而当人体因为感染等各种疾病出现发炎反应的时候体温会上升。
另一种是身体来不及散热而使得体温上升,这种情形称为体温过高。
例如:室温过高、在炎热的环境下穿太多衣服;喂奶、饭后、哭闹、情绪波动时,以及把婴儿包裹得太紧;运动;桑拿;中暑等等。
如果体温仅仅是一次性升高,生理情况良好,人体没有不适感,那么就不是发烧。
# 02 #
Q:体温高到多少度以上才算发烧?
A:发烧的定义为身体内部的中心体温 ≥ 38℃,而37.5℃ 与 38℃ 之间的体温,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发烧,应该参考前后测量的体温与其他症状来判断是否有发烧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体肛温≥ 38℃,口温 ≥ 37.3℃就会被定义为发热,高热大多是指 39℃ 或 39.5℃ 以上。
0~3 个月的小婴儿正常肛温为 37.2~37.8℃。
# 03 #
Q:发烧会不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
A:41℃以下的发烧不会对患者的脑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伤害,极度高烧有时会使患者的意识出现程度不等的异常。
民间所谓的“发烧会把小孩的脑子烧坏”的传言,是因为那些孩子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真正影响脑部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症。
# 04 #
Q:发烧时为什么会手脚冰冷?
A:发烧时大脑认为正常体温会超过 38℃,当体温没有达到标准时,可能会不自主地出现肌肉颤抖(寒战)以增加热量,并让四肢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损失,所以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
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说明身体正处于体温上升期,而且体温还将继续往上升。
此时,人体常常会感觉到疲倦乏力(幼龄的孩子可能表现为很粘人、要求抱等)、肌肉酸痛(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易激惹等)、皮肤苍白、冷或寒战(打激灵)等。
# 05 #
Q:哪些因素会影响体温测量?
A:一旦身体产热增加或散热不良,都会使体温上升,例如喝很多热水、运动、桑拿、长时间晒太阳、穿太多衣服等,如果要确定是否生病发烧,就必须避免这些因素,并静坐休息 15 ~ 30 分钟后再量体温。
此外,体温计使用方法不规范,电子体温计被手机、强静电、电磁场干扰,在人体紧张、激动或哭闹时进行测量,以及因测量部位出汗而使用冷/热毛巾擦拭腋下等都会影响体温测量的结果。
# 06 #
Q:通过摸孩子的皮肤来查看是否发烧,这种方法靠谱吗?
A:非常不靠谱。无论是摸额头,还是摸脖子或腋下都不能正确判断孩子有无发热;
如果摸起来感觉有发热的迹象,一定要立即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以测量的体温为准。
# 07 #
Q:跟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相比,电子体温计有什么好处?测得准不准?
A:如果定期校正,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与使用水银体温计的效果是一样的。
但水银体温计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因为水银体温计有意外破裂而导致水银中毒并污染环境的危险。
除了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外,还有一种“纸质版”的体温计,网上就能买到,非常方便实用,且安全便宜。
# 08 #
Q: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很多种,哪一种比较准确?
A:量体温的方法包括肛温、口温、腋温、背温、耳温、额温等,其中以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真正的温度;
理论上肛温是最准确的测量方式,但0~5 岁的孩子不建议测量口温和肛温;
① 一个月龄以下或体重偏低的新生儿,不适合测量肛温与耳温;
② 满月~5 岁的孩子,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化学温度计、红外线测温仪等测量腋窝温度;不建议测量额温,因为其结果最容易出现偏差。
总的来说,肛温最准确,腋温的应用最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