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
《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天堂蒜薹之歌》
诺贝尔奖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挑选出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的入门书。故事背景设置在在20世纪的中国农村,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天堂县过着或多或少百年不变生活的农民的故事,他们一直被命令只允许种植一种作物——蒜薹——然后在当初一声令下要求生产大量商品导致市场过剩的官员们,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时孤立无援地离开。这本书,一直被拿来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相比较,在进入90年代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一度无法见到。
《红高粱家族》
由于1987年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家族》成为了莫言在西方最知名的作品。张艺谋的电影只根据小说的头两章故事拍摄,但整书却讲述了家庭中的三代人挣扎于20世纪中国农村坎坷跌宕所带来的恐惧。故事从女人的孙子的视角倒序,女人因为给村中的抗日战士运粮而被日本人枪杀,从此被祭为英雄。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村庄所抗争的暴力并不只有日本侵略者,还有反复破坏红高粱地的土匪。
《酒国》
特级调查员丁钩儿去酒国调查吃人的传言时,被人设宴款待。然而,宴席上的酒食却另有玄机。丁钩儿醉到不省人事之后,被矮子、长鳞片的恶魔、一群养来要吃掉的男童和阴险的厨师所构成的一连串噩梦击倒。莫言用两条叙述线,展开了他对中国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一条是丁钩儿的侦探经历,一条则是“莫言”与他的读者间一系列的书信。
《师傅越来越幽默》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一本作品集,收录了莫言在20年的时间中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题材以幻想小说和寓言为主,兼顾悲剧和戏剧。这些故事中,有想要成为资本家的模范下岗职工,有吃铁的男孩子,有被抛弃的女童,有飘走的新娘。莫言童年时经历过饥荒,迫使他吃炭充饥。据莫言说,这些故事的创作受到了饥饿和孤独的启发。而小说在情节上对官僚体系的摧毁,以及令个人幸存的处理,使得莫言得以与卡夫卡相提并论。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采用了横跨20世纪的宏大叙事。故事讲述了的上官鲁氏的命运。上官鲁氏在1900年义和团“WWW.aIhUaU.coM拳乱”中出生,她的父亲被德国士兵杀害,母亲也在不久后共赴黄泉。自杀之前,上官鲁氏被母亲藏在了一口面缸里,后来被姑姑抚养长大,嫁给了一个“连鼻涕都不如”的丈夫。在婚后的一系列出轨中,上官鲁氏生下了8个儿女,其中便包括了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视若珍宝的儿子——上官金童。

《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说过:“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写出几十本书,可能塑造出几百个人物,但几十本书只不过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几百个人物只不过是一个人物的种种化身。这几十本书合成的一本书就是作家的自传,这几百个人物合成的一个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 莫言还说过:“如果硬要我从自己的书里抽出一个这样的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就是我在《透明的红萝卜》里写的那个没有姓名的黑孩子。”莫言通过黑孩来诉说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时光。因此透过黑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莫言,理解莫言作品的内涵。
《四十一炮》
《四十一炮》讲述的是“斧头、臭水和日本迫击炮”的故事,是一场“中国农村的荒诞剧”。故事采用双重叙事,在老和尚聆听徒弟讲述花天酒地生活的同时,讲述了另一场家庭悲剧。《四十一炮》的英译版将于明年一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商在宣传时,已经将其与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和波兰文学家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