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读张养浩的《为政忠告》 为政忠告

吉怀高速公路廉政文化建设“五个一”主题活动要求地方指挥部参加征文活动,我用读书笔记应对,算个好办法。

又是征文,任务完成

读书笔记一则

读张养浩的《为政忠告》

一直以来,我所知的张养浩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学家,尤长于散曲,是著名的元曲大家。中学时代就在课本上学过张养浩最著名的《中吕.山坡羊》,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忧患意识。文如其人,温故知新,读《为政忠告》前,重温了这曲《山坡羊》。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朝,汉人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张养浩生于宋末元初,自幼饱读诗书,十九岁便出任东平县学政,后游学京师,结识蒙族大臣,获得重用。他先后担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后官至参议中书省事,身为汉人的张养浩由此官至宰相。张养浩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担任堂邑县县尹时,张养浩教化百姓,安定民生。三年之间,政绩斐然。被晋升为监察御史后,张养浩指斥弊政,纠弹百官,惩奸制恶。由于他言辞切直,为当权者所不容,曾一度被迫辞官还乡,后复被起用。在官拜礼部尚书之后,他更感到“任重而责重,责重则忧深”,遂致力于进言纳谏,辅佐君王,安定民生,做到了忠正廉勤,恩及万民,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之一,为后世为官从政者所景仰。《为政忠告》正是他撰写,是他从政经验和为官智慧的总结。

《为政忠告》采集了诸多历史人物的佳言善行,全面论述了为官从政的学问道理。书中既有经国济世的学问,又有从政为官的智慧,而对于为官从政之人的修身自爱,尤为重视。因此,《为政忠告》又称《权力忠告》,成为中国历代官箴类作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

我不是领导干部,虽未为官,但按分工,在政府机关我从事的是督查工作,在高速公路指挥部里党风廉政工作也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读《权力忠告》,自有感悟,摘录以下数篇,需读透,需谨记,需有思。

摘篇一,书中原文:

士而律身,固不可以不严也。然有官守者,则当严于士焉。有言责者,又当严于有官守者焉。

盖执法之臣,将以纠奸绳恶,以肃中外,以正纪纲。自律不严,何以服众?

夫所谓严,如处子之居室,一行一止,一语一默,必遵礼法,厥德乃全。跬步有违,则人人得而訾之矣。

结合现实,按我的理解,大意如此:

读书人当然应该严格约束自己、修养身心。但是,当有职权的领导干部,应当比读书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而当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人,又应当比一般领导干部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读张养浩的《为政忠告》 为政忠告

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就是查处和惩治违法违纪的腐败官员,整顿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和其他部门的制度和纪律,树立严明的党风政纪。如果纪检监察部门自我的要求不严格,怎么能让其他部门信服呢?

纪检监察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啊,要像还没出嫁的少女一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遵守礼法,只有这样的品德才是完全合乎规范的。如果有半点违背道德规范的举动,人人都会议论指责的。

所思:读至此,我有些窃笑,张养浩如活到今天,肯定不会再要求领导干部像未出嫁的少女一样了。有意思的是,如今有些领导干部也和如今有些少女一样,无所顾忌,蛮好玩的。

摘篇二,书中原文:

苟挟权势,惟殖已私。或巧规子钱,或盗行盐铁,或荒耽曲蘖,或私用亲属,或田猎不时,或宴游无度,或潜托有司之事,或妄兴不急之工,或旷官第而弗居,或纵家人而不检,于斯数者而有一焉,皆足为风宪之累。

近年南北富民,多起宅以居势要,因济己私。既有官舍,则不必居于彼矣。

如依原文,大意如此:

领导干部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巧立名目,收受财物。第二,私自经营盐、铁。第三,沉溺喝酒唱歌娱乐活动。第四,擅自提拔任用亲属。第五,不依时令进行农耕、狩猎。第六,宴会游玩没有节制。第七,假借公事,以权谋私。第八,大兴土木。第九,不住在机关单位院内而住在别处。第十,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不加管教。若领导干部身犯其中一项,都将失去做领导干部的资格。

近年来,有些地方上的有钱人家盖起房屋供地方领导干部居住,以此来谋求个人的私利。我认为,地方领导干部既然已经有单位提供的住房,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住私人提供的房屋。

所思:如此看来,张养浩提出的“十点要求”与今日《党风廉政准则》的内容中“8个禁止,52个不准”颇有异曲同工之趣,都是从细化干部行为,从干部履职、生活、作风、任用等方面,从预防的角度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由此可见,唱歌喝酒、游玩无度、索拿卡要,任人唯亲、收受房产等腐败之行也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用制度、规定、要求、领导讲话来反腐败,也是古已有之的“招数”,几百年前,时任监察部长的张养浩同志在其重要著作中就提出了的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如果要算屡禁不止的话,该从哪年算起?

摘篇三,书中原文:
甚矣,人之不可无教也!生如圣人,犹胥训告,胥教诲,况不能圣人万一者,可忽焉而不务哉?

大抵常人之情,服其所遵,而信其所畏。非是者,虽耳提面命,则亦不足以发其良心。何则?非所素服素畏者故也。

此段按考试标准译,尽量不给扣分机会。

人不可以不接受他人的教导,这一点太重要了!即使天生如圣人,尚且须要他人教导,须要他人教诲,更何况是不及圣人万分之一的凡人,怎么可以轻视教化呢?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服从其所必须遵守的规矩,信服所畏惧的法纪。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即使对他再如何恳切地教导,也不能产生效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其进行教化的不是其平素服从和敬畏的人。

所思: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我从事了5年秘书服务工作,深知其意。所服务的领导曾经历过“8.13”特大事故考验,当年曾一桌吃饭的人,那些日子越抓越少,但真金不怕炼,清者自清,组织是公正的。长期严格的要求,一些不可越的底线,在关键的时刻感受到了“大幸”。“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回想在他身边工作的日子中受到的教诲,他就是我敬畏之人。

摘篇四,书中原文:

今夫庶司之职,为众所畏服者,莫如风宪。诚因监莅于彼,或始之日,公所属而勖之曰:“彼之官,重者廷授,次者省授,又次则吏部授。大小虽殊,无非国家臣子。为人臣子,奸邪不法,人孰汝容?夫纳贿营私,所得甚少,所丧甚多,与其事败而治,曷若先事而教之为愈哉!吾之此言,虽曰薄汝,实厚汝也;虽若毒汝,实恩汝也。”

苟能如是谕之,吾知退而必有率德改行,易凶恶为善良者矣。且刑罚不足以致治,教之而使不犯,为治之道莫尚焉。

圣人谓不教而杀谓之虐。又闻治于未然者易,治于已然者难。

此段中领导讲话,按如今习惯口吻译:

如今众多的领导职务之中,让大家畏惧的,没有能与纪委的领导相比的。所以,假使中纪委的主要领导到地方视察工作时,或在上任之时,就召集下级各部门领导的强调:“你们当中,有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干部,其次还有由中组部任命的干部,再次还有由地方组织部门任命的干部,大小虽不一样,但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做为党和国家的干部,贪污腐败、违法违纪,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你们要明白,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你们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却很多。与其等事情败露了再惩处你们,何不如就在事情发生前教育你们啊。我讲这些话,虽然听起来像是看轻你们,实际上是把你们看的重,虽说听起来像是伤到了你们,实际上是关心爱护你们。”

假如纪检监察领导能如此劝诫下级的领导干部,我认为这些领导干部下去以后必定会有人能遵守道德、改正行为,弃恶从善。而且,刑罚不足以实现政治清平,惟有教育领导干部使他们不犯法,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最佳方法。

孔子曾说:“不经过教育就随便杀戮,这是暴政。”又说:“在事情未发生前就预防很容易,一旦事情已经发生了就难以处理。”

所思:古往今来,领导的讲话都在反复强调廉政工作,可见党风廉政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越大的领导越是讲的深,讲的透,讲的声情并茂,触及灵魂。当然,也越是耳熟。张养浩在总结和指导干部作风的教育工作中把孔圣人都搬出来了,用心良苦。在那样的体制上,他分管的纪检监察工作也算是抓到极致了,但如果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风的养成寄托在上级的强调和讲话上,我看搞不好。

摘篇五,原文:

夫所谓廉者,岂特不通贿赂而已?凡小人欲献其小惠者,屡以珍羞奇异之物投其所好。如官人好饮,好投之美味酒馔;好色,即投之以容貌倡优;好文,即投之以诗文词章;好戏玩,即投之以器皿书画;好花木,即投之以奇花异草,小人惟窥伺其嗜好性格。

如正己者必无偏私之病,稍有私欲,鲜有不堕其计而为所迷惑矣,虽欲廉正,其可得乎?

译文:

所说的廉洁自律,并不只是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因为小人们想献殷勤,便会不断地用各种珍馐美味、奇珍异宝来迎合官员的所好。如果官员好酒,就送给他美酒佳肴;如果官员好色,就送给他容貌姣好的娼妓、优伶;如果官员好文,就送给他诗词文章;如果官员喜好游戏玩乐,就送给他器皿书画;如果官员爱好花草树木,就送给他奇花异草。小人们会通过窥探官员的嗜好、性格来加以贿赂。

行为端正的人必然不会有任何私欲,但只要稍稍有些个人私好,很少有不中小人奸计、被他们迷惑的。到那里,即使很想廉洁正直,也不可能做到了。

所思:投其所好,经典;无欲则刚,深刻。张养浩站在朝廷命官的角度,把行贿牟利之人称为小人,并不为过,小人就是小人,引诱你的是小人,小人不会在你东窗事发之时义薄云天,受口如瓶,落井下石的还是这些引诱你的小人。为官者,荣辱往往一念之间,当修身自爱。

《权力忠告》笔记暂至此。读书归读书,领导干部还得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自己.我如有这机会,才算读出正果。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7651/590624262154.html

更多阅读

《元史·张养浩传》 张养浩传翻译

《元史·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

包拯字希仁 包拯字希仁 阅读答案

( )(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全部表现包拯“清廉”的一组是( )(3分)给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尝曰后世

邓训,字平叔 阅读答案 登楼 杜甫 阅读答案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登楼 杜甫 阅读答案】。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注】①玉垒:山名。【 登楼 杜甫 阅读答案】。②西山

声明:《张养浩字希孟阅读答案 读张养浩的《为政忠告》 为政忠告》为网友圣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