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坐拥38万大军的张学良不战而退,把100多万领土、3000多万人民还有他老爹的骸骨都丢给了日本人。有很多人说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但是当时的蒋介石长在江西前线,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专门向张学良询问过此事,张学良的回答是:“这是我判断失误,和蒋先生没有关系。”但是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为什么没有出兵收复东北?

一、蒋介石有心无力,张学良不会允许中央军进入
在中原大战中,张学良率领20万大军入关帮助蒋介石。在战争胜利之后,张学良获得了华北地区的控制权和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头衔。当时的张学良即是东北王又是华北王,同时还是副帅。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张学良担心过分刺激日本,因此命令关外的18万军队撤入关内。虽然他不再是东北王,但他还是华北王,他仍有半壁江山。日军占领东北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消化东北,暂时不会染指华北地区。而如果他做出抵抗就有可能拼光自己的家底,这是军阀特有的心里。在抗战时期的阎锡山和宋哲元也差不多,只要日军不碰自己的地盘,那自己就不会同日军为敌。因此虽然张学良关内关外的军队多达38万,但是没有做出任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