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给予接受都需要胸怀

如今,物质资料丰富的年代里,给予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那些慈善家们,那些富豪们,动辄就捐献几百万来救济贫困地区或者是灾区来回报社会。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是温情的,而非冷漠的。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而,我们乐在给予。

 给予是人生价值的承担,一个人想要实现价值,就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从微观看起,洗脚妹刘丽,工资微薄且劳累,却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为那些缺少资金而无缘大学的学生献出一份力。他以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重任,以善良为力量,无偿帮助学子圆梦。尽管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已经无缘大学,他不嫉妒,不忿恨,而是以自己受过得苦别人不要再受为操守,去帮助别人,点亮他们的人生。博大胸怀去给予,不求回报。这是他的价值啊!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给予接受都需要胸怀

可是接受方呢?

如果说接收方一定要回报,那是自私的。给予的目的不能是回报,也不应该是回报,给予是内在心灵的意愿,我之所以给,是因为我想给。给的结果不一定是还。但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坦然接受。

曾经看到的一则新闻,富商捐助贫困生入学,可是当记者问贫困生对富豪的谢意时,贫困生竟说:我们两者是互利的,他消费我得到了名声,所以我不需要谢他。显而易见,毫无谢意的贫困生是没有胸怀的,他过分重视了利益关系,却忽视了自己的情况。如果没有富豪的帮助,他可能永远也上不了大学。贫困可耻吗?当然不是。可富裕就可耻了吗?仇富心理是心理不平衡,又怎么能对善意地帮助带上有色的眼睛呢?

城市对农村的帮助也如此,希望工程一对一的拍照,却显得对比如此鲜明。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农村小孩们抬不起头,让他们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由此可见,给予需要胸怀,接受又何尝不是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尘埃,就见不到珍珠呢?

遇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吧;面对他人对你的关心,接受吧。给予是蒲公英,接受是土壤,只有结合,才能永存。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7651/988662968159.html

更多阅读

随想之五十二:人为别人活着更快乐?

接到一个通知,我局要组队要参加区直机关工委和团区委组织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主题辩论赛,我是队员之一,组织者很有创意,第一轮比赛在微博上进行,我们的对手是区委办。同事前去抽签,我们抽到了反方,题目是:人为自己活着更快乐,很显然对方

第12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1)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3章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  大人常常告诫孩子,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  一代代的大人,都这么告诫下一代,其实“好高骛远”,“这山看着那山高”,是人之常情,所有人都这么想。

第1节:学习巴菲特,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快乐(1)

系列专题:《实践大师投资之道:巴菲特选股10招》  序言  学习巴菲特,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快乐  一、为什么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  2005年6月到2007年年底这两年半的中国股市绝对是一个大牛市,股市最高上涨了6倍多,数以千万的新股民带

声明:《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给予接受都需要胸怀》为网友我不甘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