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
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这两场起义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联系,甚至连时间也是相差甚远,但是若是说真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两场起义都是中国内部的斗争。
南昌起义油画
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的时间分别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和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
首先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组织发起的反抗,在起义中的领导人有周恩来、谭平山、刘伯承等共产党人领导。南昌起义的原因是因为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蒋介石的不合作,所谓的“宁汉分裂”,而这种影响也在持续扩大;甚至从四月起南京政府开始大量的逮捕共产党人进行处决,而武汉的国民党也决定开始“清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南昌起义爆发;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诉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势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而武昌起义是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湖北武昌发动的起义,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可以说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武昌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保路运动,因为清政府擅自将铁路归国所有并且将铁路擅自卖给将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而激起民愤,众多人民开始上街请愿反抗。但是四川总督却将保路同志会的代表罗纶等抓了起来,甚至强杀了上百的请愿百姓,武昌起义也因此打响了第一枪。
可以说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在本质上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南昌起义经过
南昌起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国民党的手中夺取政治权利,把控国家的局势。这场起义发生的具体地点就是中国中部的省市,江西省所属的省会城市南昌。这座城市到处都是革命的痕迹,最终还建立了博物馆。那么南昌起义经过是什么样的呢?
南昌起义纪念雕像
南昌起义的从开始到结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它的经过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南昌起义经过可以算的上是复杂。南昌起义刚开始是胜利了的,因为那个时候国民党军队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武汉,跟武汉相比,南昌的军力真的是相当的少。江西的省会城市所补防的军人加上警卫大约也只有三千人。起义的军队大约是两万人,而且这两万人的装备较差,很多人也没有训练,因此攻打南昌是最有把握的。
虽然敌人知道有人要起义,但是起义军胜在出其不意,几乎歼灭了所有敌人,而且获得了大量军事武器,因此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取得胜利之后,起义军迅速宣布建立了新政府。只是没过多久,国民党派出了大量军队打算收复南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起义军被逼迫放弃了起义的果实,只好仓皇撤离。不久之后,南昌被国民党的军队重新占领了。
南昌起义经过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粗略来说,这场起义其实就是最开始获得了成功,最后的结果却非常令人遗憾。
南昌起义将领
南昌起义发生在混乱的明国时期,这场起义在初期取得了成功,最后遗憾失败,因为这场起义对共产党的特别历史意义,政府将起义发生的那一天正式立为建军节。一场起义必然少不了优秀的将领,那么南昌起义将领有哪些呢?
朱德图片
南昌起义将领不算少,这场起义的军人数量大约是两万人左右。统治两万人的军队所需的将领不会太少,将领一般是古人称呼军队统领时叫的,在近现代,将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军官,起义的军官为南昌起义初期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场起义中,杰出的将领有朱德、叶挺、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和陈毅等人。中国的十大元帅有好几个都是来自里面的,比如聂荣臻和朱德。这场起义的绝大多数主要将领都活着,一直坚持到了新中国成立了。但是有人除外,极其优秀的将领叶挺。叶挺最开始国民党的其中一员,他主要涉及的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工作,加入共产党之后,叶挺为了心中的梦想一心一意奋斗着,最后倒在了走完理想国度的途中。
南昌起义似乎有一种力量,能磨炼人的力量,南昌起义将领最后不仅仅成为了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军事上都成为了杰出的军事家。虽然叶挺没能坚持到最后,但每个中国人都会记得他为如今的中国所做的贡献。虽然朱德、聂荣臻和刘伯承都已经离世了,但是他们直到现在都活在人民的心中。
南昌起义标志着什么
南昌起义,从如今的建军节是根据南昌起义的时间就能看出来南昌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意义非凡的起义,它几乎是以改变共产党的发展路线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么南昌起义标志着什么呢?
南昌起义纪念雕像
关于南昌起义标志着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共有两点。首先,南昌起义的发生标志着共产党开始“武装夺取政权”。这对共产党来说是非常难得,因为在这场起义发生之前,共产党是没有正式的武装部队的。没有武装部队也就是说不能武装反抗,也就是没有政治发言权。所以这第一步对于共产党日后的发展壮大的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南昌起义还标志着反抗国民的枪声被打响了。国民党不关心人民死活,常常压榨人民群众,这早已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只是因为国民党的力量太大了,所以许多人不敢反抗,但是自此以后就不同了,南昌起义第一枪打响了,许多有识之士被鼓舞,参与到了革命当中来。这也为共产党之后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南昌起义标志着对一种新的反抗斗争打响了,共产党的武装斗争道路开始了。所以说关于南昌起义标志着什么这个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它是国民党武装反抗的开始,虽然最后依旧失败了,但是却让共产党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改变了革命的路线,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
蔡廷锴 南昌起义

蔡廷锴,南昌起义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物。1927年,蔡廷锴成为了师长。蔡廷锴和叶挺将军是老乡,叶将军曾经争取过蔡,但蔡廷锴始终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南昌起义爆发,蔡将军那时正跟汪精卫在安徽开会,被通知自己的部队也被叶挺带领参加了南昌起义。
蔡廷锴塑像
蔡廷锴立刻动身赶到南昌,想要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蔡廷锴见到起义的领袖,对他们说自己也要参加起义,周恩来等同志表示欢迎,但是也有同志认为蔡将军态度暧昧,属于危险分子。叶挺是一个实在的人,为蔡廷锴安排的妥妥当当,认为随意冤枉参加革命的人会让起义部队遭受正义人士的谴责。蔡廷锴抱怨大家为什么起义也不带上他,并对起义军说自己这次赶得这么着急,就是怕错过这次起义。只要能让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哪怕是小兵也愿意。这席话让大家非常的感动。蔡廷锴被任命为起义军中的师长,指挥第十师旧部。
随后第十师担负了开路的任务。部队在进入江西后,蔡廷锴受到心腹的鼓动,将部队中的中共党员送了出来,随后带着部队前往福建。蔡廷锴,南昌起义中一个拥有较多兵力的将领,在带着部下脱离起义军后就经过老上司的介绍投奔到蒋介石手下。
随后贺龙也带着部下离开了队伍,彻底动摇了军士的信心。起义军中开始掀起了出走的风潮。蔡廷锴的所作所为遭到了批评,但从时局来说他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兵力。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