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的什么江 屈原投江是为了与祖国同葬?

屈原简介

屈原投的什么江 屈原投江是为了与祖国同葬?

屈原在我国绝对算是一大名人,小到三岁毛童,上至耄耋老人,无一不晓他,毕竟我国还特别设立了一个节日——端午节来纪念他。

屈原戏剧照

屈原出身并不普通困苦,相反他还是个贵族。关于屈原的这个姓氏也有个说法,话说屈原原本的家族姓氏是芈,同楚王一样,但是后来被改为熊。屈原的祖辈早先一路迁徙到南方楚地,之后因为立功,在周朝被封上了楚地。后再春秋初期,又被封在了楚地一名为“屈”的地方,所以后代便以“屈”为姓氏。而在出国时期,屈氏家族是楚国三大姓家族之一,可见屈原那会儿的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啊。

但是上天总是公平的,让你拥有这绝好的家世背景,肯定会在别处给你设置一点障碍。屈原一心想报效祖国,为当朝立功,却也做了不少为国为民的时事。但是自古朝廷的权力斗争相当激烈,且能容得下这样的人,所以屈原在当朝为官之时,一直受到其他团体的排挤,并且还不受帝王待见,并且被流放。这也真是件够郁闷的一件事儿。

当然,屈原同时也是一名浪漫的诗人。一般来说,真正的文人要是去当官,不得志的居多,但是留下佳作的倒是很多。他将自己一生的抱负和不满都寄托在诗中,即使是在流放的时候,有渔夫曾经劝过他人生在世何必一直端着,活得轻松点儿不好吗?但是屈平骨子里的那份文人之气坚决不允许自己向世间妥协,这也是导致他在国破家亡的时候选择投江的原因之一。

也因他这份气节,后人便选在他投江的这天,定端午节来纪念他。

屈原的故事

屈原年青时候就投身国家,为国效力。楚怀王也十分赏识他。他提出的六国纵横抵抗强国策略深得怀王认可。屈原从六国开始身负重任一个一个去游说联结,最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伟大的外交联盟使六国齐聚齐心。

屈原图片

然而秦国对六国联盟的忌惮和楚国国内小人的迫害,致使屈原离明君治国越来越远。

首先是太子兰的嫉恨,屈原的大展身手,挡了太子兰的权力之路,又夺去了他的风头。人们说树大招风。但凡聪慧之人,谋权化策都会有一些小人之心,圆滑处世才能得以在国家权力机器中保存性命。屈原显然更像君子诗人,一位才华灼灼有着雄韬伟略的梦想家,他一直像高空中的飘逸才子而非在权力倾轧的混泥中。楚怀王就是他的支柱。然而能得到君王信任是幸运的,而被君主猜疑却是常态。

太子兰,宠妃郑袖,加上秦国张仪,他们联合,屈原被打垮已是形势所趋。首先是内部太子兰等多次用小人之计挑拨,打破怀王和屈原之间的信任,其次是外部张仪用厚重礼物作诱饵让楚怀王枕边人教唆使坏,而屈原却并没有这些小人之术,还是一如既往的在楚怀王面前大谈联盟,楚怀王没有听进屈原的劝告和坚持,因为利益贪婪蒙蔽了他的心智。屈原最终被小人弄臣们驱赶出楚国国都,远离政权。

所谓木过刚则易折,人过直则易损,就是这个道理。屈原的忠贞爱国感人至深,得知楚怀王病死秦国更是伤痛难当。他把毕生感情和理想都融合在了诗篇里,创作出了激荡人心的诗歌辞赋,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他深爱的楚国即将灭亡之际,他选择了舍弃性命与祖国同葬。

屈原投江的故事

提到屈原,大家第一反应是端午节,接着就是吃粽子,再接着就是粽子是蘸糖还是蘸酱油的问题。如今,除了屈原当年投江的地方的人会大肆纪念,其他的人多是吃个粽子象征性过一下吧。

越剧中的屈原

话说,当年楚国的灭亡不过是压死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屈原身为楚国贵族,按理说仕途应该会一面坦顺。坏就坏在他性格中的那份耿直,眼中的容不得一粒沙。他自己一心为这个国家着想,其他人若有过失他会当面指责,毫无余地,这样性子的人在官场自然是结下不少的怨。

再者,楚王昏庸无能,轻易的被秦国张仪挑拨与齐国的关系,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破裂。趁着屈原去齐国当说客的空档,他坚决向秦国要了张仪回来不杀,反倒让人诳了去楚国。屈原虽然极力劝阻却抵不过大家的声音,终于楚王此行是一去不复返。两个儿子上位,全部人都在支持,只有屈原一个反对的声音。那新上任的王不拿他开刀拿谁,二话不说将其发配流放。

屈原在被流放的二十多年里,依然忧心朝政,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想必是不好受。在他的《离骚》种有一段描述他跟渔夫的对话。渔夫劝其在这乱世中求得自保,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如今的境遇对他来说或者是一件好事儿。但是屈原骨子里的傲气不允许他在这乱世中当一个躲避的懦夫,最终在国破的时候,他选择了投江。

屈原的这份爱国情怀真是让人又敬佩又惋惜。

屈原的贡献

屈原空有满身才学和抱负,最后也没能落得善终。长久以来,人们想到屈原,第一感觉他是一个历史悲剧人物,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和文学上的成就。

屈原雕像

屈原生不逢时,赶上了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洪流。他是没落的楚国贵族,对楚国王室绝对是“死忠粉儿”,他提出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合抗秦的主张。楚怀王刚刚从楚威王手中接手楚国时,政治局面涣散,兵不强马不壮,朝廷内部贵族势力横行,这边境还时不时的被其他国家骚扰一下。楚怀王重用屈原,采用了他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一下子就扭转了楚国内外的困顿局面。枪打出头鸟,这样一来,受到排挤和打压的封建势力集团和反动势力便将矛头一致对向了屈原。加上屈原说话刚直不阿,很多场合没有照顾到楚怀王的面子,久而久之,楚怀王就逐渐遗弃了屈原。

屈原在政治生涯中倍感压抑,将满腹委屈统统抒发在了文学创作上。他借助于鬼神的口吻发问,看看这世上还有没有公道人心。特别是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出楚辞这一不拘一格的文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后世再也没有那部作品可超越此诗的文学地位。

只是屈原这文人的习性用在政治上多少有些不合时宜,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变换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即便如此,屈原在政治上文学上所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不容小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7951/376582631628.html

更多阅读

江直树写给袁湘琴的情书 江直树写给袁湘琴的信

直树30年后写给湘琴的情书袁小姐你好 :我是从高一开始就让你喜欢上的A班江直树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三年了可所有与你一起共同拥有的往事依然鲜明今天的江太太去找她的回忆了想必江太太会去康南去山洞 去碧潭去曾经我和她一起走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其人其事 历史真实的宋江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呼保义”,原为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

品水浒 水浒传中天魁星宋江是啥样的人 水浒传宋江的故事

《水浒传》中的宋江,大家对其褒贬不一。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水浒传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合情合理。不夸张的说,有些地方确实写到人心里来了。水浒里面大家其实最不服气的,最气愤的就是宋江招安葬送了梁山众好汉的性命,且善于收拢人心且错

肝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肝疼痛一般在哪个部位

  肝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位于人体的右上腹内,占据了右季肋部和上腹部的大部分,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线而达左季肋部。成年人肝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50,婴儿肝脏约占出生体重的1/16~1/20。  肝脏的左面

声明:《屈原投的什么江 屈原投江是为了与祖国同葬?》为网友三生石畔我独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