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试点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后,5月12日,保监会等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指出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此次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全市,各省、自治区则分别选择一个城市,业内人士预计税优政策最早将于7月实施。
目前,健康险保费在国内市场份额仍不到20%,短期内与寿险、财险等的业务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商业健康保险个税优惠政策进入实质性阶段,健康险的利好政策初现端倪。各公司更是摩拳擦掌,静待保监会产品规定出台。人保健康预测,2020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有望达到7000亿~10000亿元,成为与财险、寿险并列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商业健康险需求或许会得到进一步释放,关键要看产品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带动健康险市场。”某健康险公司内部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税优产品待细则出台
5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三部委联合出台健康险税优政策《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也就是说,按照现行个税起征点3500元计算,以月收入8000元为例,原本征税额为4500元,在健康险税优政策实行后,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险产品征税额再降200元,变为4300元。

根据《通知》,并非所有健康险产品都可以享受上述税优政策,对于产品的方向、框架等具体细节保监会正在研究中,尚未有定论。“最近,保监会向各保监局、机构发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具体方向尚不明确。”上述健康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平安集团本周内将召开研讨会研讨具体事宜,“保监会目前有几套产品方案,但最终方案尚在征求意见中,等保监会出来框架,我们将着手做产品。”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符合免税要求的商业健康险产品形态或是包括了医疗保险、重疾保险、护理保险和个人账户累积等多种责任在内的个人长期综合性健康险;也可能是保监会对免税健康险产品的开发出台指导性意见,各保险公司可以在限定范围内自主设计、开发产品。”人保健康表示。
“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具体的产品细则还没出来,但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健康险类产品,保监会新出的产品应该与市场上某类产品相像,而不可能是完全的生面孔,所以各家公司都会有准备的方向。”上述某健康险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在售的健康保险产品涵盖疾病险、护理险、医疗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4类2300多个产品。根据三部委要求,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是指由保监会研发并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
健康险年总保费最高可达576亿元
《通知》出台后商业健康险真正的利好政策落地,而政策实施后,健康险市场是火爆还是像当年养老险业的企业年金“缩水”,业内对此意见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