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篇原文及译文 <<心相篇>>原文及译文

心相篇》原文及译文    路过的一只 2014-12-09 16:26:28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2.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3.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
4.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5.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
6.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7.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
8.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9.转眼无情,贫寒夭促;
10.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11.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
12.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13.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
14.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15.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
16.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17.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
18.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19.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
20.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21.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
22.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23.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
24.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25.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
26.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27.贱买田园,决生败子;
28.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29.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30.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31.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32.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33.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
34.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35.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
36.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37.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
38.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39.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
40.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41.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
42.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43.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
44.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45.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
46.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47.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
48.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49.乐处生悲,一生辛苦;
50.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51.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
52.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53.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
54.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55.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
56.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57.曲意周全知有后,
58.任情激搏必凶亡。
59.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
60.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61.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
62.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心相篇原文及译文 <<心相篇>>原文及译文
63.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
64.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65.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
66.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67.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
68.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69.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
70.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71.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
72.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73.得失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
74.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75.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
76.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77.积功累仁,百年必报;
78.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79.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80.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81.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82.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83.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84.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
85.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86.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87.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88.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
89.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90.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91.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92.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93.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94.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95.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96.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97.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98.若论妇人,先须静默;
99.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100.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
101.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102.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
103.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104.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
105.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106.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
107.赀财盈箧,决然勤俭持家。
108.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
109.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110.为甚欺夫?显然淫行。
111.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112.合观前论,历试无差;
113.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114.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
115.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116.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117.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陈希夷,名抟(?—989),五代,宋初的道家隐士。号图南、扶摇子。安徽亳县人。少年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其归隐诗曰:“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遂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居华山。精研《周易》,着有《无极图》、《先天图》。其学为周敦颐、邵康节所继承发展,对宋代理学颇具影响。宋太宗极为礼重,赐号“希夷先生”。
   《心相篇》是他的不朽之作,本书以“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为纲,阐明“心相”的理论与实践,列举吉凶祸福之征兆,寿夭贵贱之标志;均处世待人之格言,实千古不易之定论;末后劝人“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读者既可用以对照修心,防非止恶;又可用于择交观人,亲贤远佞。是修心、积德、造命的有益读物。
    佛法认为,人们的身体,本是由过去种的业因,与今生父母因缘和合而来的。所以叫“报身”、“业报身”,是来受善恶业报的。一个人的相貌好丑,寿命长短、贫富贵贱等,属于“正报”。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亲属子女和生活享受等,属于“依报”。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丰富圆满;正报无福,依报必然贫困恶劣。由此可知,“相由心生”,有好心,才有好相;要想得好相,先应修好心。儒家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充实,而外有光辉。”和“胸中正,则眸子暸(明亮)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昏浊)焉。”均说明“心相”之理,真实不虚。
   但佛法的观点不同于庸俗的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相貌好丑、贵贱寿夭都是“命中注定”的“铁板数”。佛法认为,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依报,并非天神赐予,而是自种因,自受果。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经所谓:“欲知前世因(业因),今生受者是(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可知人们时时处处是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在种业因;只要改种业因,就能转变果报;而转变的关键就在“心”,因为“心能转业”,所以“相随心转”。
    佛法从根本上揭示“相”和“命”的由来和原理,却不教人去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未,徒劳无益的。现在社会上许多人相信看相、算命,把自己的前程,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上面,却不反躬自责,修省心地。听说自己的相好,便存侥幸心理,滋长贪欲;听说相不好,有厄难,又恐怖仓惶,生退悔心。真是自寻烦恼,有损无益。
    学佛的人,首先必须深信因果,严守戒律,广结善缘,不种恶因,净化身心,自利利人。能这样做,如遇灾难、疾病等恶缘,应当深切反省,忏悔业障,不怨不尤,改过迁善,定能使恶业日消,善缘日增,转恶报为福报,化灾难为吉祥。如果环境优裕,福报丰满,应该了知富贵荣华,梦幻泡影,不贪着,不留恋;尽量布施,广结善缘,自然增福延寿,泽被子孙。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度众生。但是,必须从做人开始,从止恶行善下手。为此对本书谨作介绍,藉供参考。

1.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译: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
 
  2.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译:买卖出纳不公平的人,难以得到儿女长时间的抚养;说话无信多反复的人,没有几个心腹好友。
 
  3.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译:耗损别人的钱财和资源的人,必是奸贪不足的鼠辈小人;血心仗胆、极尽忠诚的侠义之人,一定是英雄豪杰。
 
  4.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译:一个人心平气和,可以预见他的子孙一定繁荣富贵;外才鬼才不听别人劝阻的人,不遭大祸就一定很贫穷。
 
  5.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译:翻脸无情的人一生贫寒,夭折短寿;时时念旧,发迹不忘故友的人,富贵绵远,长寿多福。
 
  6.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译:动辄就讲一些不合情理、违心的话,最易折损自己的寿命;忘恩负义、记小仇的人,难以考学科第。
 
  7.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译:小成就骄傲自满、目空四海的人成不了大气候;大成就而不骄傲的人,福报深厚无边。
 
  8.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译:恶行隐蔽、行为不光明的人,纵有荣华富贵,儿孙也享用不到;而公平正直的人虽没有子嗣,死后也可以做神。
 
  9.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译:平时“为国献身、为朋友献身”的豪言壮语不离口,这样的人在大事关头、大节时刻,一定会逃掉;滥交朋友的人,即使所谓的“深交”实际上很平常。
 
  10.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译:能挑起重担又任劳任怨的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碰到一点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人,怎么能重用呢。
 
  11.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译:跟天地万物过不去(怨天尤人),不但引来不测之祸,还会遗害子孙;待人处事留有余地的人,会获得意外的福禄和长寿。
 
  12.迷花恋酒,阃(kǔn)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译:寻花问柳、贪杯恋酒的人,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损人的人,一定会有不肖子孙。
 
  13.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译:趁火打劫、贱买人家财产,子孙都是败家子;尊师重道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贤孙。
 
  14.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译: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寡言少语,举止木讷的聪明人,安康富贵。
 
  15.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译:在艰难困苦中还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随波逐流的人如果读书、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国家的柱石之臣;安乐中忘记安乐、有忧患意识的人,即使才学低一些,未必就不能够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16.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译:节俭勤劳的人有大富有小康的区别,关键看其人的心量;奢侈豪华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关键看其人的才学。
 
  17.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译:不要把爱占小便宜为“守成”,贪小难免惹祸败家;不要以为爱惜财物是吝啬,惜福者往往是仗义疏财的人。
 
  18.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译:处事沉稳不着急的,必是大器晚成的人;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必才高而年轻得志。
 
  19.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译:有才能而不肯教给他人,自己不但没有成就,子女也一无所成;见到他人有过错,能够在暗中规劝的人,可以托身寄家。
 
  20.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译:知足与自满不一样,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禄,自满是傲慢自大,招灾是迟早的事;大才与庸才自然有区别:有实际能力的一定有成就,好吹牛的具体做事时往往一塌糊涂。
 
  21.忮(zhì)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译:不顾一切地为了取胜,图名利,这样的人到底是逊人一筹;有恻隐之心的人,即使遇到艰难,也会获得帮助。
 
  22.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译:只知有怨不知报恩的人,估计很难长寿;斤斤计较的人,也不会有大的福报。
 
  23.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译: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容易成功,但容易伤人伤己,很难长寿;过于柔弱的人,做事不容易成功,福报平平但能安享。
 
  24.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译:乐极生悲,多成多败,辛苦一辈子;城府很深、不高兴脸上反而带出笑容,这种人年纪越大,越是老奸巨滑。
 
  25.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译:喜欢自夸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难再有进步;专门挑剔别人,最容易伤害自己的性命。
 
  26.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译:指责别人重,批评自己轻,这种人既不能共谋同事;功劳归别人过错归自己,这种人可以拯危机解困难。
 
  27.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译:处家孝悌无亏的,世代福禄不尽;与世人患难与共的,永远受人敬仰。
 
  28.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译:自己吃亏受气、曲意周全他人的,一定有后报;任性暴烈、一意孤行的,必定凶亡。
 
  29.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译:易变脸的人薄福,何必与之计较呢?耐久可交的朋友,大肚能容,是值得信任、依靠的人。
 
  30.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译:争强好胜的人虽能风光一时,却前程有限;不与人争,经常自我反省的人,福德厚实事业一定能发达。
 
  31.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译:少年人飞扬浮动的,往往都寿不过三十岁;壮年人还鲁莽行事的,四十岁上难免有大难。
 
  32.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译:不分轻重、喜怒无常的人一事无成;不分是非、喜欢拿别人开玩笑的人,好朋友也会与之断交。
 
  33.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译: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有时也遭遇贫困,自有天赐福;为人分忧解难的人,虽然有时也有牢狱之灾,自有神来保佑他。
 
  34.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译:被饿死的人仅仅因为面相上有“螣蛇纹入口”了吗?是这些人不知惜福,糟踏五谷。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为运数不好吗?是这些人自己造孽还咒骂天地。
 
  35.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译:甘心忍受他人的欺辱,后代一定发达;常退一步为他考虑,终身自在安闲。
 
  36.得失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更可知;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译:荣辱得失不动心的人,不是贵也是大富,长寿更不用说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功名可成,也有大奸之人。
 
  37.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译:无事仓皇失措的人,福禄薄如电光雷火;有难怡然不动的人,福禄重如泰山。
 
  38.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译:积功累仁的善行必得善果,即使等上一百年,也会得善报;帮助别人多,所得利益少,这样的家道一定会数世昌盛。
 
  39.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译:可以凭借人事,验证天道(天理、因果报应)的准确。
 
  40.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译:为什么有人走上绝路自杀呢?君子刚愎自用而失败,小人冒险没成功,都可以导致自杀。
 
  41.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译:为什么有人夭折亡身,作了短命鬼呢?因为是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处处都薄。
 
  42.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译:为什么有人遭遇横祸,凶灾恶死呢?因为这些人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43.如何暴疾而殁?纵欲奢情。
  译:为什么有人暴病而亡?因为恣情纵欲,精气耗尽。
 
  44.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译:为什么有人毒疮而死呢?因为这些人饮食上肥甘凝腻。
 
  45.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译:为什么有些人年老尚无子嗣呢?大多因为性情孤洁。
 
  46.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译:为什么有人于盛年丧子呢?心地欺瞒——阴损事做多了,亏心事做多了。
 
  47.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
  译:为什么有人总是遭遇水火盗贼之灾呢?因为刻剥民财,损人利己。
 
  48.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译:为什么总是有人违法乱纪?因为倚仗着权势、地位,胆大妄为。
 
  49.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译:什么人能当宰相?常怀济物之心的人。
 
  50.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译:什么人能拜将封侯呢?有独挟盖世的胸襟、气魄的人。
 
  51.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译:什么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丽,神清气秀的人。
 
  52.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译:为什么有人能够委以重任,镇守一方?此定是志存高远,气概凌霄的人。
 
  53.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译:为什么有人只能当小职员呢?因为量平胆薄。
 
  54.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译:为什么有的人靠通明经典却以教书糊口呢?因为胸无大志,行为拘谨。
 
  55.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译:为什么有些人看着是好苗子却成不了才呢?因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为什么有些人只得到虚名虚利,人生没有实际的结果呢?因为自以为很有才,且德行有亏或行动跟不上。
 
  56.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译:说到妇德女相,首先要沉稳安静,从来淑女都不是贵在才能上。
 
  57.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译:有威严的女人天命大,可封一品诰命;少修饰的女人宿命大,能管理大的家业。
 
  58.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译:多言好胜的女人,即使有后代也必受伤克;尽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还能旺子。
 
  59.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译:贫苦中无怨言,会受到婆娘两地的褒奖;富贵还能勤俭持家,一定满堂荣庆。
 
  60.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赀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
  译:府中奴婢成群,主人一定是宽宏待下;家中资财丰厚,主人一定是勤俭持家。
 
  61.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译:凶蛮泼辣的悍妇,多因嫉妒成性,晚年一定孤独无靠;卖淫为娼的奚婆,定是性情乖戾轻浮,年轻时行为浪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551/615885813891.html

更多阅读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

名望人言论曝光台 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

慎思明辨警醒等候——名望人言论曝光台圣经描述以色列人倒霉时的光景说:“好象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阿摩司书5:19)不要笑话他们,这话用来描绘国内基督徒的处境再恰如其分不过了。灵恩派和改革宗喊了几十

末世修行 末世危城

甲午乘骏马驰骋而去,乙未洋洋洒洒已走进跟前,再有两天就除夕了,窗外春雨淅淅沥沥,风凛冽湿冷,而室内温暖如春。斜躺在床上把玩手中的一串如来手串,对文玩没有太多的研究,不管是金刚还是玛瑙,不管是紫檀还是崖柏,只是为了喜欢,外表必须好看,否

《伟人细胞》课堂实录 伟人细胞ppt

《伟人细胞》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师】每个人在小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总有各种美丽的梦想。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梦想。(生答)老师幼时心中也有一些梦想:成为一名教师或武术家。可以这样说,“寒窗苦读十年载,

赵丽颖来自农村 我来自农村的孩子怎么才能创出一片事业?

你好,要是创业的话首先你要去发掘你所处的环境缺乏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很多创业者都是发现了社会未来的需求,然后一点一点做,越做越好的。先定位再找目标,我想这样或许好些,希望能帮上你1、做农村经纪人,不用投资,本小利大,需要你有较广的

声明:《心相篇原文及译文 <<心相篇>>原文及译文》为网友扯脸笑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