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塔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建筑物,几乎在每个地区都有造型各异的塔。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塔,从而去了解塔的历史、文化,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画下记忆中的塔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这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创作领域,写生、记忆画、设计,均可以完成此课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可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塔的知识,也可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如果有机会外出参观,教师更可发挥家长、导游员的资源优势。在创作中,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发挥学生创造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为两页版面,其中包括3张图片及6张学生作业。在3张图片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中国传统的塔造型应县木塔。这种造型的塔反映了中国传统塔建筑的造型特征,也是学生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在第25页中,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巍然挺立,在建筑风格、造型、材料上与中国应县木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则是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建造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建筑。三座建筑风格各不相同的塔,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塔的造型各有特点,这是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在此基础上,依照课本文字提示,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塔,更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良好教育契机。书中第24页选用的3幅学生作业,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完成的作品。从画面上不难看出,二年级学生对塔的描绘充满了自己的想像力,塔中的装饰包含着学生对塔的理解、认识。第25页,一幅学生的写生作品《埃菲尔铁塔》,画出了铁塔高耸入云的气势,表现出铁塔交错的线条给人们带来的富于节奏的美感。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
本课在调查家乡的塔这一活动中,主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五)学习材料: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古城中心小学 王立坤
课前准备:
1. 学生:收集有关应县木塔、埃菲尔铁塔、北海白塔的有关资料;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2. 教师:(1)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和图片或寻找大张的应县木塔、埃菲尔铁塔、北海白塔的图片;(2)准备图画纸、黑卡纸、彩卡纸;(3)剪出几套圆形、椭圆形、
(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构特点,不同国家的塔有不同国家的特点,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2. 认识塔的古老历史,体会塔的建筑特点。 3. 运用不同形式表现塔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2. 学生体现漂亮及有新意的塔有一定的困难,造型易概念化,通过欣赏与学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创新表现,需要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注意表扬与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3. 学生很可能想了解塔的许多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材料向学生介绍。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
1. 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想法应爱护激励,尤其鼓励创新。
2. 在评价学生作业中,可分为最佳绘画、最新创意、最佳线条、最佳色彩等多项评价目标,以表扬每个孩子的优势。
(二)教学评价点
1. 此课的讲授是否让学生对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能否对古今中外的塔进行比较并能描述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能否画出记忆中的塔并画出塔的特征。
3. 学生能否设计出创意新颖的塔。
四、相关资料
(一)小词典
塔的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
塔的种类:
从佛教的教义上说,有所谓的舍利塔、法身塔以及各种派别的塔;从塔的平面上分,有四方塔、六角塔、八角塔、十二角塔等;从层楼上分,有三层塔、五层塔、七层塔、九层塔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土塔、石塔、砖塔、木塔、金塔、银塔、铁塔、铜塔、象牙塔、琉璃塔、瓷塔、陶塔、砖石塔、砖木塔、金银珠宝塔等;从功能上分,有望塔、风水塔、过街塔等;从形态上分,有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覆钵式塔、宝箧印经塔、金刚宝座式塔等。
——摘自《中国名塔》,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二)资料库
1. 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耸立在巴黎市中心赛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高3207米,塔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是世界著名的钢铁建筑和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它不仅是巴黎这座历史名城的象征,也是欧洲的旅游胜地。
因铁塔为法国桥梁工程师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所设计,故称为埃菲尔铁塔。铁塔于1887年1月26日破土动工,1889年3月31日建成,历时两年多,耗资100多万美元。四座塔墩为水泥浇灌,塔身采用钢材架成,全塔有18万余个组成部件,靠100多万个铆钉铆成一体,重达9000吨左右。全塔分为三层,每层设有平台高栏(平台分别高57米、115米和276米),塔内自底部到顶部安装有电梯和1710级阶梯。埃菲尔铁塔建成后,比埃及金字塔还高一倍多,在1930年纽约的克里斯大楼建成之前,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站在塔顶,极目四望,巴黎城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铁塔建成以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旅客从世界各地来此参观,俯瞰壮观的巴黎市容。
铁塔还是法国的电视中心,电视台、广播电台均在塔顶安装了现代化的天线发射装置,向全世界播送各种节目。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天线塔之一。
——摘自《法国旅游指南》,罗斯静、赵曦编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属于覆钵式塔。此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塔高359米。塔下为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须弥座。塔上置覆钵式塔身。塔身的正面有壶门式焰光门,上刻梵文咒语。覆钵上置高大挺拔的塔刹。塔刹分为刹座、刹身和刹顶三部分。刹座是一小型须弥座,俗称塔脖子。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轮组成的“十三天”刹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宝盖,刹顶冠以仰月、宝珠。
据《大清会典》记载,塔上曾置信炮,并设有信炮总管,以为报警之用。在塔前有一个高台,上建琉璃小殿,名善因殿。殿的四周,嵌砌琉璃砖置小佛数百尊。殿中供千手千眼佛,又称镇海佛,传为镇守北海之用。此殿与白塔结为一体,也是白塔的组成部分。
——摘自《中国名塔》,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3. 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属于楼阁式塔。
此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修建在一个石砌高台上。台高四米余,上层台基和月台角石上雕有伏狮,风格古朴,是辽代遗物。台基上建木构塔身,外观五层,内部一到四层,每层又有暗层,实为九层。塔高6731米。塔刹高10米。塔的底层平面呈八角形,直径3027米,为古塔中直径最大的。底层重檐,并有附阶。塔的第一层南面辟门,迎面有一高约10米的释迦像,门洞两壁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门额壁板上所绘的三幅女供养人尤为精美。这些佛像、壁画为辽代风格。
在第一层的西南面有木制楼梯。自第二层以上,八面凌空豁然开朗,门户洞开,塔内外景色通联。每层塔外,均有宽广的平座和栏杆。人们可以走出塔身,循栏周绕,环顾应县市容,恒岳、桑干尽收眼底。
——摘自《中国名塔》,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三)参考资料
http://johnsonqiuhomechinaren.com/
《中国古塔》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