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贺沂沂
【金陵晚报报道】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总撰稿朱成山向记者介绍说,此次为配合摄制《1937·南京真相》,纪念馆提供了大量平日极少展出的一级珍品。包括证人证言、音像图片,还有在台湾保存了60多年的、原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审判长石美瑜遗孀石沈捐赠给纪念馆的原始判决书,以及由美国人1943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里面记录了日军1937年在南京的各种行动,和大量杀戮的镜头。这些都是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
总编导曹海滨介绍说,此次,在电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中,这些真实的画面将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这些恐怖我从未经历”
从日军攻陷南京起,美国圣公会牧师、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主席约翰·马吉用一架16毫米的摄影机,拍摄了4盘放映长度达105分钟的真实史料,用镜头记录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在马吉拍摄的电影镜头中,日军坦克、装甲车正在疯狂地炮击南京城,城内一片断垣残壁,被蹂躏、奸淫后的妇女痛苦万分,被汽油烧焦的尸体惨不忍睹,街道上、水塘中到处是被日军血腥屠杀的平民……
除了用摄像机,马吉牧师还将自己的见闻以日记书信的方式,向远离南京的夫人诉说:“过去一个星期的恐怖是我从未经历过的。这是屠杀、强奸的一周……我想人类历史上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如此残暴的事了,日本兵不仅屠杀他们能找到的所有的俘虏,而且大量杀害了不同年龄的平民百姓。就像在野外猎杀兔子一样,许多百姓在街上被日本兵随意杀掉。从城南到下关,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尸体……”
为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真相,1938年1月,马吉牧师拍摄的电影胶片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副总干事、美国人乔治·费奇,藏在驼绒大衣里,冒着生命危险带到上海,在美国租界内的柯达公司冲洗出来。这部影片的拷贝最终被带到了西方世界。
2002年10月,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将父亲当年所用的摄影机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朱成山馆长说:“马吉牧师拍下的电影资料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是对那些竭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有力回击。”

“我看得心惊肉跳”
除此之外,《1937·南京真相》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也通过购买等方式,独家收集到大量珍贵的一手图片资料。
纪录片总撰稿曹锡华告诉记者,尽管日语把照片称为“写真”,然而,与日军一起涌入南京的随军记者所拍摄的照片,只要稍稍透露出事实真相,就被盖上了“不许可”的印章。
日本战败后,军部下令“必须将战争见证的资料全部烧毁”,但每日新闻社大阪总部却保存了所有的照片,并在1998年编辑成两册《“不许可”写真集》出版。
此次摄制组辗转从日本方面得到了部分照片。“除了记者,日军官兵普遍有一种变态心理,喜欢把杀人、强奸作为英雄壮举“立此存照”。他们用镜头将人们带到了犯罪的第一现场。从当年‘不许可’发表的照片上,对于日军的侵略罪行、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们可以看到冰山一角。”
16张照片洗印者罗瑾回忆说:“1938年的1月份,有一个少尉日本军官,抓着一把战刀进来了,拿着两卷胶卷给我们冲,叫我们每样洗一张……”冲洗出来以后,罗瑾一看,不禁心惊肉跳,怒火中烧,“照片上都是杀中国人头的和强奸的,我都把它每样多印了一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