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是由于外界物体光线经过眼的折射系统后不能够呈现在视网膜,导致眼睛看物体出现模糊不清,朦朦胧胧的状况。近视是怎么形成的?爱华网小编在此整理近视形成原因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近视形成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

  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2、用眼时间过长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有的学生过了一个暑假视力就明显下降就是这个原因。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4、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

  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近视知识拓展:近视眼恢复视力的简单方法

  1、远方凝视:

  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三回,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2、晶体操

  转眼:双手托腮,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

  找一幅3米外的景物(如:墙上的字画等),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8971/105212718.html

更多阅读

远视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简介近视眼的形成主要与眼轴的伸长和屈光力过强两个方面有关。眼轴伸长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所结成的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前,是形成近视眼的最常见原因,通常称为轴性近视。眼轴伸长的原因有很多: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简介大部分近视的患者,都是因为平时用眼不当造成的,如果您现在的学习气氛很紧张,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和养成一个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过度用眼,看书的时间可以每隔45分钟休息10分钟,可以远处眺望,也可以闭目休息,每天坚持做

黑头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黑头是如何形成的

 黑头是如何形成的爱华阅读配图  黑头就喜欢伴随着青春期成长,青春期的我们千方百计的想去掉黑头,可是总也去不掉,去掉了还会长,黑头是不是吃出来的,还是太阳晒出来的。那么,黑头是如何形成的?  从黑头的定义来说,黑头主要是

抬头纹面相图解 抬头纹是怎么形成的

 抬头纹是怎么形成的?  年龄增长  人的皮肤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再光鲜有弹性,年龄越来越大,皮肤细胞的活性就会降低,细胞的分化速度会越越慢,皮肤的水分很快流失,使皮肤变得不再紧致,所以就会越来越松弛,这就产生了抬头纹。

胎盘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胎盘怎么形成的

   大家知道胎盘是怎么形成的吗?当妇人受孕后,受精的卵由输卵管下部进入子宫,并种殖在子宫内膜上;卵发育成胚胎,周围的子宫膜继续发育为蜕膜,母体的底蜕膜和胎儿的叶状绒毛膜结合而成胎盘,下面将告诉大家胎盘形成的详细过程。

声明:《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为网友第二眼钟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