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丹尼尔先生(ID:MRDANIEL777)
文:丹尼尔
现代社会,聪明的人很多,但靠谱的人太少。论聪明,其实大家的智商基本都差不多,一些人略高一些,但都在差不多的区间,除了极个别智商比较高的人。是否聪明更多时候是从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处理能力上反映出来。
无论中西方,在社会上,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这是对一个人是否靠谱的基本判断。
事实上,在中国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普遍比较聪明,因为社会关系复杂,人际关系也复杂。除了正常的学业以外,出了校园进入职场,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久而久之,就自然变得更“聪明”了。
从普遍现象来看,聪明的人能力都还不错,但不一定都靠谱,也就是人品不一定都有保证。靠谱的人也并非都不聪明,也有能力很不错的人。聪明和靠谱或者说能力和人品是一对翅膀,缺一只都飞不高,更飞不远。
很多时候,大家往往喜欢聪明人,当属正常,在生活中也时常保持联系。但不见得人人都会愿意和聪明人做知心的朋友,反而会愿意和人品好、靠谱的人成为知心的朋友。聪明人隐藏东西太多,变数太大,你不知道他或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便知道也不能或不会拆穿(大家智商其实相差不大,千万不要自以为聪明),而且有时还要防着点,确实很累。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心太急了。如今社会的主导地位,基本还掌握在50、60、70后的长辈们手中,包括各种资源关系等等。他们是我们的叔叔、伯伯们。试想当你自己成为了别人的叔叔、伯伯的时候,到了那个岁数,自然也同样会拥有相应的社会资源和关系。
年轻人应当要先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了,而且尽量要做漂亮了,至少有一两个自己能拿得出手的案例可讲。我有一个好友,没有正经读过大学,但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坚持,有机会和别人一起编写了一本行业书籍(内刊),就凭着这个进入了奥美公关公司,随后很快做到中高层,之后就做自己的事情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职场和校园不同,是需要产生效益的,校园中学到的知识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所以不能一开始就带着高傲的姿态,这对进入职场没有任何好处。你的付出和你产生的效益不对等,或者你的竞争力不够的时候,就要有危机意识。
如何提高你的职业技能是新人最要紧的事情,而不是一心想着多涨工资。你的能力到位了,薪水自然也会上来,你为公司创造业绩,没有哪位老板不喜欢,除非老板没有眼光或不厚道。如果出现那种情况,你可以大胆和老板开诚布公,在没有得到合适的待遇时,可以选择另谋高就(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讲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