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高中 鄂南高中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
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弹劾/弹冠相庆 奴婢/刚愎自用 折耗/损兵折将 ......
B.食谱/箪食壶浆 落枕/失魂落魄 诘难/佶屈聱牙 ......
C.投缘/不容置喙 渎职/穷兵黩武 吭声/引吭高歌 ......
D.妥帖/俯首帖耳 绿洲/绿林好汉 商贾/余勇可贾 ......
答案:B(A.弹tán,婢、愎bì,折耗shé/损兵折将zhé;B.食shí/sì,落lào/luò,诘jié/佶jí;C.缘yuán/喙huì,渎、黩dú,吭声kēng/引吭高歌háng;D.帖、贴tiē,绿lǜ/lù,贾g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风糜全国,只是它没有提到中国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文本记载、供人民谨守的律法,它随着社会习俗的承袭而流传至今。
B. 2012年6月,一个名为三沙市的地级市宣告成立,管辖面积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岛及周边海域。该市的诞生,是中央孕酿已久的行政管理安排。
C. 河北阜城部分工厂生产工业明胶并销售给药企的事件曝光后,副县长在回应质疑时,只谈功绩,对问题置若罔闻,引来媒体的批评和一些网友的谩骂。
D. 最近出版的《肖扬法治文集》收录了这位前首席大法官近26年公开发表的文章,肖扬为自己的文集字斟句酌,几乎手不离卷,彻底怡养天年是他很难做到的事情。
答案:C(A风靡 B酝酿D颐养天年)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正在欧洲展开“游说之旅”的玄叶光一郎,17日在抵达法国后与埃罗举行,并阐述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但埃罗在会谈中保持“听而不应”的态度。法国媒体普遍把这次访问圈定在经贸层面上,对钓鱼岛问题 。
②随着1日凌晨《中国好声音》首季巅峰之夜晚会的 ,霸占电视荧屏长达一个夏季的“好声音”,总算告一段落,这档引自国外版权的音乐节目,在国内创下了名利双收的好成绩。
思维方式是其他几个思想层面的实现形式,作用更为深刻、长久和关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必须注重思维方式。
A.会谈/未置可否 收官 所以/也 B. 会晤/只字不提 收官 因为/就
C.会谈/只字不提 落幕 因为/就 D. 会晤/未置可否 落幕 所以/也
答案:C 会谈,开会交谈;会晤,有接见、看望的含义;未置可否: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不说错,也不说对。只字不提: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落下帷幕:表演结束了落下幕布,形容活动完了、结束了的意思。收官:指双方经过中盘的战斗,地盘及死活已经大致确定之后,确立竞逐边界的阶段。第一空是因果关系,第二空是条件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1月4日晚,“点亮汉街,震撼中国”楚河汉街开业周年庆典,于汉街屈原广场耀世启幕。有“中国第一街”美誉的汉街,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为武汉的国际大都会梦想代言!
B.今年5月,各地相继召开了居民阶梯电价听证会,绝大部分地区最终确定的第一档电最低标准均比听证方案有所提高,覆盖率超过80%以上。
C.近年来,工地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原因均牵涉到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设备维修、安装和保养不到位,施工单位监理和政府部门监管缺位等问题。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1 页 共 8 页
D.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在全球的地位稳步提升,主要国家对我市场依赖程度显著加深,我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主要力量。
答案:A B.重复赘余,删去“以上”。 C.逻辑顺序不当,应为“安装、维修”。 D. 句式杂糅,删去“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海明威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文体风格以简约含蓄著称,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B.晴雯、翠翠、祥林嫂和繁漪分别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祝福》和曹禺的《雷雨》中的女性人物。
C. 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
D.元代是戏剧文学的黄金时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明珠。清代戏曲的杰作当推汤显祖的《牡丹亭》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答案:D 汤显祖是明代的戏曲作家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6—8题
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
中国作家莫言昨天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互联网上立刻轰动。
按说中国人应以“平常心”看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诺贝尔文学奖与世界顶级文学成就的相关度,比科学奖在同领域的相关度要低很多。更重要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以往表现常有政治化倾向,有点向“和平奖”学。另外,在莫言获奖前,已有华人高行健获得过这一殊荣。
但中国社会对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对各项诺奖的看重似乎挡不住。我们沉浸在西方文化软实力的包围中,我们很难搞清对西方奖项的关注和在意究竟是怎么回事。此前达赖、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两个奖传达过来的不友好甚至敌意十分清晰。诺贝尔奖留给中国主流社会的最直接记忆就是尴尬和不舒服。
旅法华人高行健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在此之前大多数中国人都没听说过他。尽管文学界不少人认为高行健的作品有一定文学成就,但普通中国人一般把他的获奖往政治上联想,认为是作品的政治倾向吸引了瑞典文学院的目光。
莫言同上述三人都不同。他是中国本土作家,也是大陆主流作家,是在中国及世界华人社会被阅读最多的华语文学大师之一。他获奖至少在这一次驱散了中国人心头对诺贝尔奖挥之不去的政治纠缠感,才华、文学成就还有运气帮助了这位中国作家。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真正像是“文学奖”了。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自然科学奖,在中国与西方关系很微妙的今天,我们对中国人得奖不得奖都会有些不单是高兴或不高兴的感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然而莫言获奖还是传递出了一些很清晰的信号。第一,在“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诺贝尔奖在以不同方式接近中国。
第二,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
无论是以前我们“看偏”了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主动做了一次自我调整,瑞典文学院这次把奖颁给莫言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希望诺贝尔奖的这种选择倾向能一直延续下去。
中国在高速发展,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堪称波澜壮阔,我们创造了经济奇迹,几十年没有战争,我们取得了和平成就。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学奖和文学奖要从中国主流社会中找到促成了这一切的突出贡献者并不困难,把眼睛盯着中国社会的各种边缘、以刺激中国为乐是狭隘的。
换句话说,中国是世界发展大潮中最活跃的那一部分,长期与中国别别扭扭,这不是诺贝尔奖的光荣,从长远看也决不利于诺贝尔奖保持、扩大它的影响力。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2 页 共 8 页
(选自环球网,有删改)
6.下列不属于作者认为“中国人应以‘平常心’看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历史上的诺贝尔文学奖与世界顶级文学成就的相关度,比科学奖在同领域的相关度要低很多。
B. 诺贝尔文学奖的以往表现常有政治化倾向,有点向“和平奖”学。
C.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已有华人高行健获得过这一殊荣。
D.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自然科学奖,在中国与西方关系很微妙的今天,中国人得奖不得奖都会是再自然不 过的事。
答案:D 答非所问 原文是“我们对中国人得奖不得奖都会有些不单是高兴或不高兴的感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一句可以理解为,中国人在面对诺贝尔奖的时候,持有或不持有平常心都是正常的。
7.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中国本土作家,也是大陆主流作家,是在中国及世界华人社会被阅读最多的华语文学大师之一。他获奖至少在这一次驱散了中国人心头对诺贝尔奖挥之不去的政治纠缠感。
B.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说明诺贝尔奖在以不同方式接近中国。
C. 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
D.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告诉国际社会,中国是世界发展大潮中最活跃的那一部分,一些西方国家把眼睛盯着中国社会的各种边缘、以刺激中国为乐是狭隘的。
答案:D 张冠李戴 能说明“中国是世界发展大潮中最活跃的那一部分,把眼睛盯着中国社会的各种边缘、以刺激中国为乐是狭隘的”的是“中国在高速发展,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堪称波澜壮阔,我们创造了经济奇迹,几十年没有战争,我们取得了和平成就。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学奖和文学奖要从中国主流社会中找到促成了这一切的突出贡献者并不困难”。
8.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经济奇迹,取得了和平成就。诺贝尔和平奖、经济学奖和文学奖要从中国主流社会中找到促成了这一切的突出贡献者并不困难,长期与中国别别扭扭,这不是诺贝尔奖的光荣,从长远看也决不利于诺贝尔奖保持、扩大它的影响力。
B. 达赖喇嘛和刘晓波分别于1989年和201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些都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友好甚至敌意。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尴尬和不舒服的记忆。
C. 莫言的才华、文学成就及其作品表现出来的挥之不去的政治纠缠感吸引了瑞典文学院的眼光,他们最终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这位中国本土主流作家。
D. 诺贝尔文学奖只要摒弃对中国的不友好甚至是敌意,正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与崛起,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就能真正像“文学奖”。
答案:A B项原文是“诺贝尔奖留给中国主流社会的最直接记忆就是尴尬和不舒服”。C项“挥之不去的纠缠感”是中国人心头对诺贝尔奖的感受,不是莫言的作品表现出来 的。D项“只有”“就”太绝对了。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
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3 页 共 8 页
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
①②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
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
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 方 之 宾 客 往 来 者 吾 与 之 共 乐 于 此 岂 独 私吾 三 人 者 哉 然 而 池 台 日 益 以 新 草 木 日 益 以 茂 四 方 之 士 无 日 而不 来 而 吾 三 人 者 有 时 而 皆 去 也 岂 不 眷 眷 于 是 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
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
庐陵欧阳修记。
①射:古代游戏。 ②的历:艳丽。
【参考译文】
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 在水上我们可以泛著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麼,(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又协于其职 协:协助 B.是皆可嘉也 嘉:赞扬 ..
C.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阻拦 D .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信用 ..
答案:B(A.协:协调、配合。C.当:处于。D.信:相信。)
10.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3分)
①流水横其前 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 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4 页 共 8 页
⑤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 ⑥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答案:C(③建园前的荒凉,⑤想象中的行为,⑥赞赏三人的行为,不属于东园美景。)
11.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面对着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情景,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B.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等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C.欧阳修在文中对许子春等三人在治理真州时所获得的政绩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D.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许子春从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答案:A(欧阳修没到过东园,而是根据一幅画想象东园的景致,写出文章。)
12.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
绘画了他们所称的“东园”拿来给我看。 [3分。“所谓”“示”各1分,大意1分。] ②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3分。“凡”“言”各1分,第一个“其”1分。]
③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如果不为这东园写篇记,那么今后谁会知道它是我们三人始建的呢?[3分。“记”1分,“孰”1分,大意1分。]
13.用“/”给下面划线部分的文字断句(3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 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 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 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参考答案】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2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4分)
【参考答案】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1分)②“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2分)③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1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6)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5 页 共 8 页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祖国山川颂(节选)
黄药眠
我爱祖国,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总是有情的。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祖国的语言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森林、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新一代的昆虫,正在以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瓦废砖。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遐思。
夏天的清晨,薄雾飘荡的乡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边,轻轻地汲满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她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淳朴的劳动者之美啊!
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明灭闪烁。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我曾躺在扬子江边的大堤上,静听江涛拍岸的声音。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它在成长,在变幻,一时它是萦回在牛羊牧草之间澄澈的清溪,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狭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6 页 共 8 页
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形成了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还有黄果树的瀑布。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浸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残笛??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绝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选自《散文》1980年2月号)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选取了伟大祖国的多个侧面,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张弛有度的景物描写,表现了祖国广袤大地壮阔伟大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祖国质朴而又崇高的爱国激情,激发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B.文章用诗一般凝炼的语言描绘了祖国河山四季的变化,抒发了火一般炽热的情感,所以全文是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来抒发作者的爱国热情的。
C. 本文采用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从山川自然到历史文化,由物写到人,运用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浓墨重彩地把祖国的美好表现了出来,给人以鼓舞与自豪感。
D. 作者以诗歌为代表,盛赞祖国的语言。作者认为,诗歌是祖国语言中的精华,是最值得人反复吟哦品味的。诗歌中的感情思想、节奏韵律,以及那言之不尽的神韵,都是那么令人拜服;而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它对祖国大自然盯叹为观止的描画。
E. 作者通过一些富含哲理的象征,抒发崇高圣洁的爱国之情。如涓涓细流汇成浩荡长江的过程,象征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而深重的苦难;如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象征人民经历千年封建压迫后的奋力反抗等。 答案:BE B项,本文不是“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D项“涓涓细流汇成浩荡长江的过程”象征的是祖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象征的是祖国的气势巍峨。
17.文章第3、4节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6分)
答案:3节,作者运用了衬托(正衬)的修辞手法,(1分)以文明世界的四大外国风景来衬托祖国山川的壮丽,(1分)凸显其伟大。(1分)第4节则用排比的手法(1分)一口气列举了十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观(1分).气势恢弘,感情热烈.更彰显出祖国自然的博大秀美。(1分)
18. 作者文中热情地赞美祖国的语言,并没有涉及对祖国山川的歌颂,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旨?(4分)
答案:没有。(1分)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祖国特定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长期孕育而成的,是祖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分)所以作者在这里赞美祖国的语言,其实就是歌颂祖国的山川。(2分)
19. 祖国的山川是广袤元垠的,祖国山川的秀美是难以言尽的,为了完美地描绘这幅图景,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有人认为,祖国的山川不仅秀美,而且还包含着一层更为深刻的意蕴。那么具体来讲,又分别有怎样的意蕴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6分)
答案:(1)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以点代面的手法,(1分)以大江、高山、瀑布和小溪等典型景致.反复渲染了祖国山川的秀美,既描写得周全.又节省了笔墨,一举而两得。(1分)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7 页 共 8 页
(2)①作者写扬子江的由滴沥的小泉发展到细流、到溪涧、到瀑布、到湖泊、到大江的过程.是为了说明事物的发展壮大需要经过许多的艰难曲折.祖国的历史也不例外。②作者写丘壑雷鸣、雾气升腾、彩练悬空、珠花进发的黄果树大瀑布,则是要以其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击的力量去振奋人心.去激发人们心中的那股爱国热情。③最后作者又以极为细腻的手笔,给我们献上了一幅别有风味的图景:细雨如烟,小溪微涨,燕子回旋,红棉花开,笛声断续飘来,行人打着伞儿悠然走过。朦胧的画面.独特的风情,又立时使我们陷入了对家乡的思念。(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共3小题,每小题4分)
20. 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自选两个汉字作出新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示例:(1)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2)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3)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4)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5)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21.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不超过25字的标题(4分)
西安、深圳反日游行引发的“砸车事件”伤痕未平,一场“文化砸车”的风波又开始上演。10月20日,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可就在开幕前两天,唯一一部闯进主竞赛单元的中国电影《万箭穿心》在国内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为由,宣布退出东京电影节。此举引发该片艺术顾问、著名导演谢飞强烈不满。19日,谢飞在其博客上发表公开声明,斥责该片总发行人一手导演的这场“退赛秀”完全是为了商业炒作。“这是个‘文化砸车’式的过激行动,于理于法都是不可取的。”谢飞声明一出,无论是电影界人士还是普通网友,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力挺”谢飞,连《万箭穿心》的原著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退赛是个低水平的决定”。
示例:中国电影退出东京电影节,“文化砸车”令人“万箭穿心”
22.请仿照例句填空。要求:①符合人物的经历,②句式相似,字数相近。(4分)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当李甲背信弃义时,杜十娘在船头怒沉百宝箱,把爱情变成一圈涟漪;当宝玉洞房花烛时,林黛玉在在病榻上焚烧诗稿,把爱情变成一缕青烟;当焦仲卿 ,刘兰芝 。
六、作文(60分,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汉字“味”的基本词义是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引申为情趣、体会。在中药中也可作为量词使用,如五味药。常用的词组有味道、味觉、气味等。中国的厨师行里有“味乃中餐之灵”的说法。
不管是在汉字还是在中餐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我们的心。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联想与感悟,以“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示例:“谨遵母命”时 在忍受家族的逼迫煎熬,把爱情变成一曲挽歌
2013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第 8 页 共 8 页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