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习俗与养生

 

【立秋由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今年的8月7日是立秋,也就是今天。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到了。此时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气候特点】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俗话说“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以肉贴膘。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意思就是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有些地方认为立秋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可以防疟疾。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祭神秋社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4、摸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有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立秋养生】

立秋饮食养生的注意事项:


1、 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应多吃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2、 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甘味食物有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3、 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秋季应多吃润肺生津的食品。

4、三类人群秋季需格外注意


立秋的习俗与养生
第一类: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第二类: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

 

第三类: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运动健身养生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不损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2、 注意受凉不感冒。立秋后早晚温差较大,加上烈夏过后,贪凉饮冷,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邪内蕴,受到风邪,容易使人患上了夹湿型感冒。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3、 注意补水不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4、 注意适量不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立秋古诗】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151/890034076658.html

更多阅读

大暑代表什么 大暑的习俗和养生小常识

大暑节气里,天气闷热,多雨。面对大自然如此复杂的气候,我们在大暑里该如何养生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暑的意义和一些大暑饮食养生的方法。帮助大家健康快乐的度过大暑这个节气。大暑代表什么大暑简介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

冬至的习俗与活动

   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

义乌立秋的习俗

  立秋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是秋天的开始。义乌的立秋习俗大致上是与国内其他地方的习俗一样,但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爱华阅读配图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

立夏的习俗与养生

   5月6日立夏。也就是说,从5月6日开始,我们就要告别春天,进入夏季了。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也就是说,从立夏开始,意味着春天结束,夏季开始。  习俗  ◎迎夏  在

小年祭灶的习俗与来历

爱华阅读配图   祭灶的由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

声明:《立秋的习俗与养生》为网友夏有乔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