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胡惟庸案是指洪武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太监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明朝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最后被活活槌死。朱元璋却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胡惟庸手下陈宁被捕,供出胡惟庸手下余党。涂节告胡惟庸谋反。太祖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荥阳侯郑遇春、豫章侯胡美、江南侯陆聚、宜春侯黄彬、南雄侯赵庸、靖宁侯叶升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胡惟庸伏诛之日,其谋反尚无证据确凿。死后,其罪状陆续被揭发。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与其子李佑,曾同胡惟庸谋逆。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事发,经审讯得知,是受胡惟庸指使。洪武十九年,林贤案审结,林贤被凌迟处死。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为了大兴土木,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名。汤和暗中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颁敕李善长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其妻等七十余人被杀。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宋濂的孙子宋慎亦受牵连被杀,宋濂本人贬死四川茅州。朱元璋特地颁布《昭示奸党录》。

  胡惟庸案又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胡惟庸案一直诛灭到洪武二十五年,还有靖宁侯叶升因“交通胡惟庸”被杀。叶升本人是蓝玉的姻亲,斩杀叶升即揭开了蓝玉案序幕,二十六年,朱元璋再度兴狱,株连蔓延之广,超过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251/189029649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 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胡惟庸(?~1380年),汉族

五十一、帝师宋濂教子无方涉胡惟庸谋反案 胡惟庸案

在胡惟庸案中,还有一个人本来应该处死,但却免于一死,此人就是明初文臣之首(学术方面)的宋濂,在胡惟庸案事发时他的次子和长孙涉案被杀,他本人因和皇家关系密切保住了性命,后世官修史书也有鉴于他的博学和良好口碑隐没了他的家丑。宋濂,浦

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的真正目的 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作为一起创业的功臣,其被朱元璋诛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洪武十三年,对于胡惟庸来讲,是个多事之秋,对于同胡惟庸稍有来往的人,也不太平。那年,胡惟庸忽然奏报朱元璋,宣称其旧宅中有一口井冒出香甜可口之水,他说

职场怎样跟对手竟争 从胡惟庸之死看职场老板和对手存在的价值

朱元璋问李善长,你今年多大了,李善长回答,臣62岁了,朱元璋答道,我怎么记得你65岁了。李善长就知道,皇帝是嫌自己老了,该退了。于是李善长找到自己的的得意门生胡惟庸对他交代说,过几天,我就会向皇帝辞职,到时皇帝一定会问我中书省左丞相的人

胡惟庸株连九族 胡惟庸简介 中国最后一个被诛九族的宰相

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独揽丞相大权,生杀黜陟,为所欲为。内外诸司所上的奏章,胡惟庸必先取阅,对自己不利的,就隐匿不上报。他任意提拔、处罚官员,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功臣武夫失意者,都奔走于他的门下,送给他的金帛、

声明:《明朝胡惟庸案 明朝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为网友说不清明天的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