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 日本教育善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近来,日本大阪市淀川区学校法人森友学园旗下的冢本幼儿园标榜“爱国”,推行背诵《教育敕语》等内容而备受海内外媒体关注,被日本媒体称为“超保守幼儿园”。《教育敕语》为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文件,1938年后,《教育敕语》的内容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教典。这所幼儿园还涉嫌进行政治宣传,在园内分发“宪法修正签名用纸”,攻击在野党,并涉嫌对中国、韩国等国进行诽谤。

按照日本《教育基本法》的规定,学校教育必须保持一定的中立性,学校不能支持特定的政党,也不能进行反对某个政党的政治活动。冢本幼儿园的做法显然是违规的。

当然,冢本幼儿园的做法只是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个别现象。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的规定: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言语、表现这五个方面。幼儿教育不涉及意识形态。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冢本幼儿园另外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教幼儿中国古典文化《论语》,在日本的网络上流传着该幼儿园的儿童们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论语》段落的视频,此外,这里的幼儿还学习了大量的汉字。这也是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所幼儿园的一个原因。

说起来,日本学校的教育内容,有不少涉及中国古典。汉字文言文在日本被称为“汉文”,初中一年级生学习中国的成语故事,二年级学习杜甫、李白、孟浩然、王维唐代四大名家的诗以及《论语》。日本的初中生背得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诗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五十步笑百步、温故知新等典故也是他们耳熟能详的。高中阶段的古诗汉文难度稍微增加,有杜甫的《兵车行》、《诗经》中的作品《桃夭》等,成语故事有“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

每年1月举行的日本大学升学中心考试(National Center Test for University Admissions,相当于中国高考)的国语里,汉文和古文是必考的内容。考题中曾出现过明末清初中国的布衣诗人吴嘉纪的诗,这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恐怕也是比较陌生的,有一定难度。

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 日本教育善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说句题外话,如果让日本中学生参与中国的人气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说不定挺有看头的。

日本人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典?一位日本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这样言简意赅地向笔者谈体会:“古汉语古文是日语的始祖,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说,日本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很深,要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必须从学习汉文开始。中国古典中有许多让人受用终身的深奥内容。”此番话语很在理,代表了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记得在日本杂志当编辑的友人曾说:“我把司马迁的《史记》当作人生的指南。”

东京都杉并区2005年曾设立了一个专门培训小学老师的机构叫做“杉并师范馆”,聘请高端人才作为师范馆的讲师。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机构所用的一个教材是中国古典《大学》,以《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为人师表的纲领。在数年时间里,杉并区的中小学教师主要出自这一机构。后来因为经费问题这一机构不得不于2011年关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唯一入选日本教科书的作品是鲁迅的《故乡》,日本五家出版社推出的中学三年级的国语教科书都使用了《故乡》,日本中学生对鲁迅感到很亲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鲁迅的日本读者基础。日本学生们不觉得“闰土”离自己很远,反而觉得他是一个值得细细研究的、有深度的人物。虽然包括《阿Q正传》等在内的鲁迅小说和杂文对日本学生来说,阅读和理解都颇有难度,但在大学里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日本学生,不少选择研究《阿Q正传》和《故乡》。对他们而言,鲁迅略显艰涩的文风和遣词用句既是中文博大精深的奥妙所在,也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过去和现在的一面镜像。

在日本人看来,中国古典从江户时代开始一直是道德教育的典范,其中培养领袖素质尤其需要中国传统道德。历经中国古典的滋润、具有领袖素养的人成为明治维新的骨干,江户时代各藩接受了中国古典道德教育的有识之士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成为近代国家的栋梁之才。

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天依然渗透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这说明从古到今,日本一直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日本人不仅学习中国古典,也活用古典。今天,《孙子兵法》被许多日本的企业家视为经商法宝。日本经济杂志《钻石周刊》曾经在上市企业中做了一个应用古典智慧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以上的经营者参考孙子的战略来经营企业,与中国企业打交道时尤其需要《孙子兵法》的指导。活学活用《孙子兵法》最著名的日本企业家是软银公司的孙正义,在收购海外企业中正是运用了孙子战略,有七分胜算就大胆投资。

同时,日本人还有一个思想倾向,就是把古代中国以及古典文化和现代中国割裂开来,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却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充满质疑和抵触。一位会写汉诗的日本的大学教授曾告诉笔者:“当代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我只知道一个章子怡。其他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了。”这话听起来有点刻薄,彰显了日本人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心态——与中国古典文化亲密接触,对当代中国文化保持距离,甚至有些不屑。正像“超保守幼儿园”一边让幼儿学习《论语》,一边对中国出言不逊。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得到世界的首肯,“中国制造”早已遍布全世界。但是输出文化方面,仅有一个孔子学院是远远不够的。也许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自身该如何传承与古典精华的血脉关系?何时能够输出让世人服气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和文化?反观日本,动漫等大众文化为世界所爱,古今智慧兼收并蓄,在输出文化软实力方面日本还是走在了中国前头。(黄文炜)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251/63274107357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讲义十转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讲义十(转)第十讲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下)四、中国传统婚姻类型  婚姻类型,指的是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到嫁娶成婚等一系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了很多制度、地方习俗、伦理准则及审美取向。中国历史悠久,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到底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到底是什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

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传统文化加入流行元素

来自:大写艺学校 作者:大写艺 编辑:张佳 发布时间:2007-8-21 224039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分类设计专栏我们生活在这里,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还都是以中国味的东西为主,中国味已经在我们的骨髓里了,我们设计的东西本身就带有中国味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管理学中淘金

    大约在5年以前,当同行们还在把那些从欧美引进的管理学理论奉为经典的时候,我开始冷静下来,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为现代的人与企业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之所以如此潜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经常有人向我询问生命的出

声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 日本教育善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为网友温柔撩人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