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地铁,在去东方明珠的路上,正在走着,突然在现代高楼旁出现一座小楼,类似四合院结构,上面写着“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那个大画家,在上海有故居?进去看看。这是自助游的好处,想停就停,想看就看。
浦东金融街区
纪念馆内。
卧室
庭院
大厅,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卧室门
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一辆老推车
从大门厅看进去
就在金贸中心旁,从院子看过去
故居外观

出了地铁,在去东方明珠的路上,正在走着,突然在现代高楼旁出现一座小楼,类似四合院结构,上面写着“吴昌硕纪念馆”,吴昌硕?那个大画家,在上海有故居?进去看看。这是自助游的好处,想停就停,想看就看。
浦东金融街区
纪念馆内。
卧室
庭院
大厅,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卧室门
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一辆老推车
从大门厅看进去
就在金贸中心旁,从院子看过去
故居外观
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当代意义是深远的,他不仅仅在于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程式,更重要的是事实上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的一元审美的观念。开启了当代篆刻刀法多元审美的新观念。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书画印
吴昌硕,1844年生,1927年逝世,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他的别号很多,缶庐、苦铁、大聋、老击、老苍等。清末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月,后寓上海。中年后始作画,其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取法徐渭、朱
吴昌硕王一亭关系考浙江省湖州市社会科学院沈文泉吴昌硕与王一亭深交始于1913年,但两人的相识则是在1911年秋。1921年腊月,吴昌硕在《白龙山人传》一文中明确交代了他与王一亭订交的时间和地点:“余于辛亥秋,橐笔至沪,书画交获一吴兴王
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高楼摩天,而一幢老浦东宅院小楼犹如一方田黄章一样镶嵌在陆家嘴的绿地间。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就在这“颍川小筑”里。1922年,上海富商陈桂春建造了这幢中西合璧,古典雅致的小楼。当时,吴昌硕也经常在这里和朋友切磋画艺
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吴昌硕的艺术贵于创造,他以书法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齐白石曾诗道:“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门下转轮来。”吴昌硕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70岁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