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6期 山
2006年3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0620021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Vol.32No.6筑
Mar. 2006
?21?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翟振威
摘 要:风水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它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
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风水建筑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风水,生态学,建筑规划,美学,哲学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长河中,风水文化是一独特的分支。
风水文化是人们通过对自然规律总结的同时又按某种需要加入一些想象而形成的,它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要。风水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使自然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上和心理上的要求。它与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追求人居环境的最理想状态,因而风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建筑注入了一股异样的血液,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利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学说的外衣,,其发展也陷入了空前的困境。虽然风水文化长期的被关在学术的大门之外,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着,并渐渐地被人们去重新认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把风水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风水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展示出了其合理的科学的一面,甚至让人们不得不佩服古代风水学者的那种超前的环境意识。目前风水理论的研究已向前迈出了充满艰辛的一步,但把风水中的科学成分运用到实际中的实践却不多,可见大多数人对风水还不了解,持观望的态度。下面就风水作为一种古文化做一介绍。
想精髓。
追求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是风水学的目标。《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无根无尘,,万法自然”,也就是风水中所强调的整体的协调与协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待自然上,的思想,让每一事物都,“,制天命而用,。在与自然相融一体方“流水别墅”,成功地将建筑物与周围的环,这种设计思想与风水建筑思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见风水文化中含有超前的生态环境意识。虽然风水文化产生于落后的社会时期,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它仍然坚持自己的思想,追求顺应自然,并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协调与合作的意境,这也是现代建筑所追求的,所以有人把风水学称为中国古代的生态建筑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1.2 风水文化的心理学功能
风水文化能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安慰就是“趋吉避凶”。当然,如果认为建筑风水与住宅主人的命运吉凶有关,那就流于封建迷信思想了,与现代科学相悖。这里所强调的是风水建筑所能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喜悦、愉快的心理感受,从而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调和大众的世俗心理。
风水文化过多的是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使人们心理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因而就形成了这种“趋吉避凶”的主体思想。在追求“趋吉避凶”这一总体目标下,风水师们又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出了不同的风水建筑。如:为兴某地的文运而修建的文峰塔,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正符合了当时人们读书求功名的心理;为聚财而做的关锁建筑,考虑到住宅的整体聚气、财性,水口就成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受人重视;为了“趋吉”的同时还要“避凶”而建的厌胜建筑;为了“障空补缺”而做的培补建筑,古人认为建筑的自然环境“四神有缺,五行不全”时所做的补救措施;为求好运而做的祈福建筑等等,无不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思想依托。
这些风水建筑在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由于受当时社会发展的限制,人们的某种愿望无法被满足,就引起了心理上的焦虑、烦躁与不安,这时很需要一种精神寄托,风水建筑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人们就盲目狂热的去崇拜它,偶有一次“应验”就欣喜若狂,但其中的真正原因,也许大家都明白,只是不愿意去面对罢了。有人就一语道破“设,
(储土木像,敬而事之,显应灵感,此非土木之灵,乃人心之灵而”
)。泳《祛疑说》
1 风水文化中的科学成分
风水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古人对多种学科思想精髓
的总结,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都有深刻地影响。把其中的科学成分合理地运用到建筑上去,能更好地调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社会达到更和谐的发展[1,2]。
1.1 风水文化的生态学功能
环境是人类社会的载体,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如何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时刻关注着。人与自然时刻都在进行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怎样使这种交换达到合理的平衡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
现代社会人类滥用技术破坏生态环境,结果导致全球各地不断出现各种生态危机,从而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去认真思考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和谐地发展,生态建筑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生态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充分考虑了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这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有着根本的一致。融风水学于其中的风水建筑,充分考虑了建筑的环境,在保护环境和尽量不改变周围环境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建筑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融入自然,从而体现出风水学的“天人合一”的思
收稿日期:2005209228
作者简介:翟振威(19802),男,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52
?22?
第32卷第6期
山2006年3月
西建筑
1.3 风水文化的选址规划功能
建筑是风水表演的最佳舞台,而居住条件和人们的关系又最
为密切,因而人们在这方面积累的知识最为丰富,所以风水理论中关于建筑物的建造是最成熟、最完善的部分。关于建筑的建造风水理论大致可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形势派,主要注重于山川形势和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一是理气派,主要注重于建筑的方位朝向和布局[3]。
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选址。这对应于风水流派中的形势派,选址时所注重的是大地的形势和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更精确地说是着眼于自然环境中的山水地势。风水名著《阳宅十书》中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基于这种山水的主导思想,直接就决定了风水理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大多选址是山南水北的依山面水的环境,这也符合现代人的环境观。
建筑地点选定后就要进行勘察,看是否适合居住。风水学又称堪舆“,堪”意通“勘”,有勘察之意“;舆”本意指车厢,有负载之意,在这里引喻为疆土和地道,即有勘察地理之意。古人勘察地理的条件很简单,也就是相土尝水、看风观势等等,体会;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可以说给了人们一个先导作用的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的规律,因势而造,讲求与自然一体而不破坏自然环境。现代建筑有的为求施工的便利,就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轻而易举地完全改变某小范围内的环境,这是得小利而失大利的事,在这方面现代建筑还需要更加完善的理论。
方,都是不美的或至少是不完美的。淮南子也提出“:天之与人有以相通、相连、相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相互感应,而形成生气,产生出美,正因为如此,形成了风水的四大美学原理,即:屈曲生动、端圆体正、均衡界定、谐和有情。
风水美学,在满足或影响一般民众的审美要求方面,其效果大不相同。虽说“春雨滋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不可觉察,然而由于它被风水师们物化在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之中,从而产生出一种持久的、永恒的、无穷的魅力。如:屈曲生动的风水美学原理,是风水中“觅龙”的主要原则。其曰“:观龙以势,察穴以情,势者,神之显也;形者,情之著也。非势以见龙之神,非形无以察穴之情。故祖宗要有耸拔之势,落脉要有降下之势,出身要有屏障之势,过峡要有顿失之势,行度要有起状曲折之势,转身要有后撑前趋之势。或踊跃奔腾,若马之驰,或层级平铺,若水之波。有此势则为真龙,无此势则为假龙。”透过风水修辞学的蒸云罩雾看到:有的是曲线,有的是顾盼,有的是缠绵,有的是生气。风水这种人地和谐有情的功能,不正迎合了现代人少喜直接的审美观么?
,但却不能体,应是顺应事物的本性,加以外力《发微论嗽成篇》中所说“:是故山川之融结在大,而山水之裁成在人。或过焉,吾则裁其过;或不及焉,吾则益其不及,使过十中,截长补短,损高益卜,莫不有当然之理。其始也不过目力之巧、土力之具,其终也夺神功、改大命,而人与大无间唉。”可见古人在注重风水的同时,也追求美感。这种传统思想与建筑效果的统一,值得现代建筑去借鉴。
2 结语
以上所列举的风水文化中的一些功能,是和现代文化中的一些学科相对应的。这里所介绍的风水理论,并不是推崇封建迷信思想,而是希望大家能了解风水理论中一些合理的科学成分,来丰富建筑知识,希望对现代建筑发展有所帮助。如果风水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对现代建筑有指导意义,就应该大胆地采用它,把有益的风水理论成分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建造现代化的“风水建筑”。现代社会所建的带有风水成分的建筑,已经不再具有古代的那种意义,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那些迷信学说,只是想给人们创造一个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能更好地调整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到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的方法。参考文献:
[1]亢 亮,亢 羽.风水与建筑[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35236.
[2]称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221.
[3]王紫雯.环境规划、管理与控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652167.
[4]林会承.传统建筑手册[M].北京:艺术家出版社,1989.65266.
1.4 风水文化的哲学功能
“天人合一”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道家和儒家都对此做过深刻地研究。道家从静入,认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顺其自然”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儒家从动入,强调自然界和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孔子所说“生生之谓易”即强调生活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活,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处,也就领略了生命的意义。这正暗合了风水建筑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基础的主要特征是:历史(社会的)+理性(自然的)+感情(人际的),三者乃综合的统一体。风水文化涉及到社会的礼乐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态势,其关于形法、理法、日法等提出的问题,得出关于天、地、人关系的一些规律,正反映了其对
[4]
人性和理性的思考。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建筑中去,可使建筑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构造的居住环境在本质上与自然相顺应,这不正是现代建筑师们所追求的么?

1.5 风水文化的美学功能
风水学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风水建筑美的形象,是对一定社会人生的反映。风水建筑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欣赏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先秦时,管子就提出过“:天与人相调,则夫地之美生”,美是由天与人“相调”而构成,缺了任何一
Analysisofgeomanticarchitecture’sfunction
ZHAIZhen2wei
Abstract:GeomanticarchitectureisapartofChinesetraditionalarchitecture,whichcombinesecology,aesthetics,psychology,philosophyandgeogra2phyetc.Inarchitecture,andrealizestheharmonydevelopmentbetweenpeopleandenvironmentinsomedegreeandstressesthethoughtthatmanshouldrespectenvironment.Thescientifictheoryandadvancedenvironmentconsciousnesshaveprofound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theArchitecture.Keywords:geomantic,ecology,architectureplan,aesthetics,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