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巅峰时代 幽谷图 描绘雪中山巅的幽谷图

【导读】《幽谷图》北宋画家郭熙采用绢本墨笔画成。纵167.7厘米、横53.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幽谷图》构图创意颇为别致,在狭长的立幅上布满险峻的山石,岩间生有寒树数株,石罅中又泻出清泉一股,画家以淡墨画山,用浓墨写树,境界清幽,颇有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之妙。

《幽谷图》以俯视深远的取景构图,表现出浑圆雄厚的雪中山颠,巨大幽深的沟壑,苍劲不屈的枯枝,与远岗顶上的层林形成对比,仿佛是在羡慕它们簇拥集聚像一个家庭一般;山涧清流,涓涓而下,似乎是在这“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时节,慢条斯理地叙述着这里四季的故事。然而画面所彰显出的不仅仅只是纯熟的山水画技法、完备的山水画构图、创新的笔墨风格和笔简而气壮、景少而意深的艺术特征,还有那种令人震撼的,以心灵映射万象,“身即山川而取之”的自然与畅快,以及由此而营造出的清远、高旷、荒寒的山水画意境。

中山巅峰时代 幽谷图 描绘雪中山巅的幽谷图

    全图构图创意颇为别致,在狭长的立幅上布满险峻的山石,岩间生有寒树数株,石罅中又泻出清泉一股,画家以淡墨画山,用浓墨写树,境界清幽,颇有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之妙。但从景物布置而论,此图又似是通景大屏中的一部分,原画已难窥全貌,此一aIhUaU.COM推测很难确定是否成立。《幽谷图》为北宋秘府收藏,著录于《宣和画谱》,画幅上钤有“宣和宝殿”等印。《幽谷图》虽无作者名款,但流传有绪,历代皆定为郭熙之力作,应属郭熙传世绘画中的精品。

    郭熙,(1023-约1085)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

    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图》、《古木遥山图》、《烟雨图》、《晴峦图》、《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轴藏云南省博物馆;《早春图》轴、《树色平远图》卷、《关山春色图》轴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551/899454985028.html

更多阅读

天山雪菊-图 天山雪菊价格及功效

天山雪菊为产自天山与昆仑山北麓海拔3000米左右的野生菊花,因此称为“天山雪菊”。有相关文献指出,天山雪菊是新疆珍稀菊科野花,是天涵地育的灵物,生长在天山海拔2600米以上的雪山之隅,与雪莲为伍,与虫草为伴,每年八月盛开,花期短暂,似昙花一

《小时代2.0虚铜时代》图中的秘密解析 小时代之虚铜时代

小四曾说过这张图片可是《小时代2.0虚铜时代》的预告,则在里面暗藏了很多很多的玄机,各种细节暗示,都藏在了画面里面,大概透露的剧情有十几处。(但本人还是在这里说明下,关于这个图的解释我分别从不同的网站找到了不同的答案,是有很用心

声明:《中山巅峰时代 幽谷图 描绘雪中山巅的幽谷图》为网友爱付出的太明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