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官曹振镛 巧官曹振镛:曹振镛凭借什么做了清代三朝宰相

  很多人说身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的曹振镛,一生唯唯诺诺,除了“少说话、多磕头”就没别的本事。事实并非如此。

  曹振镛当官长达52年,年届80岁才退休,在清代官宦岁月之长,无人能比。并且,他的仕途自始至终,就如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单靠“少说话、多磕头”恐怕难以做到。

  公元1782年(乾隆46年),27岁的曹振镛考取进士,并得到重用。不久又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到了道光朝,他再升一级,任武英殿大学士,成为道光的心腹之臣,曾代理皇帝事务三个月。

巧官曹振镛 巧官曹振镛:曹振镛凭借什么做了清代三朝宰相

  嘉庆皇帝出巡,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歙县民间至今能听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曹振镛三次当学政,主持乡试、会试各四次,都能尽心尽力;阅评考卷能守法遵纪,不淹没博学有才之士;对到金殿面试的考生,必预先一一校阅考卷,工作一丝不苟,不出差错。曹振镛还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学生,名叫林则徐。

  当然,如果光从才学方面来评判,曹振镛似乎并不突出。真正让他步步高升、一生顺畅的,可能还数他的心胸。他的一生,对名利看得开,看得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得下,这反而令他获得了更多。比如,那时的官,都流行贪,可曹振镛一生无贪念,他历任三朝宰相,从没查出有贪污行为。

  曹振镛是盐商子弟,祖上以盐业起家,有一批亲属是扬州盐商,世代享有特权,是曹氏家族的命根子。两江总督陶澍提出盐政改革,取消商盐垄断权,实行凡纳税皆可贩盐的盐票法。这一改革,严重损害了盐商的利益,也损害了曹振镛亲属的利益。亲属纷纷投诉到曹振镛那里,曹振镛却毫不在乎地说:“焉有饿死之宰相家?”他能把祖传的家族利益放在一边,支持盐政改革,这种能够放下的气度,非一般人能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951/292122335332.html

更多阅读

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吗? 曹操杀吕伯奢

文章缘起:《三国演义》第四回说,曹操谋杀董卓未遂,遭董卓通缉。逃亡途中,被中牟县县令陈宫擒获。陈宫因为感佩曹操的忠义,弃官从曹。二人逃亡途中,因为曹操犯疑心而杀死了热情招待他的干爹吕伯奢及其家人共九口人。书中的具体描述如下:  

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巧妙对联与对联故事

少年陶澍巧对对联陶澍,清代嘉庆年间湖南安化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是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最早领军人物。陶澍从小喜爱诗书,聪颖过人,被人称为“神童”。在他九岁那年的除夕之夜,他看见

关于曹文诏 曹文诏可惜了

曹文诏(?-1635),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末著名将领,《明史》载:“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  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陕西民变势大,曹

曹操早期的四大谋士 曹操的四大谋士

曹操帐下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是也。在三国演义中,他们似乎是一个瞬间就集中到曹操帐下的。——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操: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绲之子也;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

声明:《巧官曹振镛 巧官曹振镛:曹振镛凭借什么做了清代三朝宰相》为网友了斷個榦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