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腹部长了难以根治的体癣,在连续5年使用某种治疗皮肤病的涂抹性软膏后,39岁的孙女士日前因药物性肝炎发作住进医院进行治疗。在某医院收治的肝炎患者中,因各种各样的用药不当引发的药物性肝炎占了5%~10%左右,并且这个数据还在呈上升趋势。孙女士是因为多年的体癣一直用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膏擦拭皮肤,连续擦拭了5年后,导致药物毒性通过皮肤渗入体内,最终因肝脏损伤严重引起了慢性重症肝炎。
说到肝炎,人们很自然会想到乙肝。其实,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仅是病毒性肝炎这一类中最常见的一种而已,在肝炎的家族里,还有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几大类。其中,危害甚广、却不为人们所重视,而患病人数决不亚于乙肝的还有药物性肝炎。据统计,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约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一、什么是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人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药物性肝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10%~20%。慢性肝炎中的1/4到2/3属药肝,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轻者没有明显的病状,仅血中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危及生命。最危险的是爆发性肝炎(又称急性肝衰竭),肝脏细胞突然大量死亡,病情急转直下,病人可在一二周内就死亡。
二、吃药也能吃出肝炎来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假如药物具有毒副作用,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必然是肝脏。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滥用药物都可引起肝损害,即所谓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很像急性病毒性肝炎,如果不注意病人用药情况,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住入隔离病房者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病人在服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肝炎征候,应考虑药物性肝炎的可能。如服用对肝有损伤作用的药物时,服药期间务必注意两点:⑴用药剂量不宜过大,必须严格遵守医嘱,不要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服用。⑵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需长期使用,还应用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早发现肝损害。早期发现肝损害,及时停用有关药物,极大多数病人可恢复,只有很少的药物性肝炎,可演变为慢性肝炎。
引起药物性肝炎最常见的化学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等。解热镇痛药物:如保泰松、阿司匹林等。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镇静药物:苯巴比妥等。抗甲亢药物:他巴唑、甲亢平等。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降糖药物:优降糖(格列本脲)、拜糖平(阿卡波糖)等。心血管药物:异搏定(维拉帕米)、安搏律定(阿普林定)等。
应用不当,中药也会引发药物性肝炎。很多人以为中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很少引起肝损害。可近年来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引起肝损害的病例也随之逐年增多。中药有肝毒性的包括:大黄、苍耳子、相思子、野百合、天花粉、艾叶、川楝子等。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约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造成损害。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代谢过程,可以分为预见性和非预见性的两大类。临床上非预见性的药物性肝病比预见性的更为多见,原来对非预见性的药物导致的肝脏损害归咎于个体差异或特异性变态反应,其实是药物在肝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了对肝脏有毒性的代谢产物,从而引起了肝脏疾病,例如氯丙嗪、扑热息痛、异烟肼等。由于各种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存在差异,如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不同,使某些个体易发生肝脏损害。另外遗传基因、年龄、性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均可以引起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发生异常,从而产生药源性肝损害。
三、如何预防药物性肝炎呢?
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特别是应用新药治疗时,要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定期测定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对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对肝、肾病患者,新生儿,老年人和营养障碍者,药物的使用剂量应审慎。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应立即终止治疗,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对有药物性肝损害史者,应避免再服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作为医生应要了解药物性肝病的最新信息,尽量避免应用有肝损伤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合用保肝药;避免超剂量服药和疗程过长,避免频繁用药或多种药物混合应用,高度重视中药引起的肝损伤;注意原有疾病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对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注意减量应用;避免各种促进或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如空腹服药、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服药、嗜酒者或饮酒后服药、与苯巴比妥或氯丙嗪类药物同时服用;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及时报告药物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药物性肝病的监测,建立、健全药物性肝病的数据库。
四、药物性肝炎患者饮食注意点
⒈患者应该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肉类、鱼类、蛋类、奶类、各种豆制品等等,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
⒉患者应该限制高糖、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否则可能会在肝脏处堆积,形成脂肪肝,从而加重病情。
⒊患者应该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水果,比如南瓜、胡萝卜、菠菜、黄瓜、西红柿、苹果、葡萄等,一方面,能够补充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能够预防病情恶化,促进病情恢复。
⒋患者应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比如木耳、香菇、蘑菇等,不但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有抑制肿瘤、抗癌的作用。 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不能多吃油炸、油腻、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