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志坚
十年前,这里是海珠教育的低洼地。作为广州市老四区之一,海珠区内名校林立,竞争激烈,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的前身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逐渐成了全区倒数的薄弱校。十年间,这所被遗忘的老校却创造了海珠教育的奇迹:2010年,学校易名为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如今,学校初中部教育质量连续几年跻身海珠区初中第一方阵的前列;高中本科录取率由5%提升到近68%,重点本科录取率超12%。今天,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已是海珠区乃至广州市的一颗教育新星,甚至吸引了能上广州市前四所高中等顶尖高中的生源,省市内外的参观学习培训者更是络绎不绝。
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缘何成为震惊广州教育界的一匹黑马?在其辉煌的蜕变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探索?
“教育即是成全”
2006年8月,作为海珠区面向全国招聘的名校长,裘志坚走进了这所并不受欢迎的学校。35年的教师生涯让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特殊的情怀,他坚信一个道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此,他在传承前几任校长“成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全教育”的价值追求,并确立了“以人为本,人人争取成功”的办学理念。
何谓“成全教育”?裘志坚的解读颇为深刻:“‘成全教育’,即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一种成全,即要调动一个人生命的内驱力,让他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作为身临其境的一线校长,裘志坚不仅基于学校的现实,更是基于对当下教育弊端的反思和重构“学校教育”的愿望而提出了“教育即是成全”的新命题。他认为,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在“分数与素质”的鱼与熊掌之争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人本立场,让教育回归温暖的本源。
体验德育完善更好的自我
裘志坚将德育作为“成全教育”的第一步,他相信,管理的重点不是“管”而是“理”,文化才是真正改变人的力量。一次,他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江苏某中学的文化建设案例,突然灵光一闪,决定推行基于信心教育的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打造“完美教室”,即每个班级确立独具个性的班名、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等,通过班牌、墙报等,打造一个完美温馨的“生命栖居室”,并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与评价。
自主打造“完美教室”的过程,让每个班形成了学习和精神的共同体。如今,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的名片,广州市班级文化建设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全市10个区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和300多位校长聆听了学校的经验介绍,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裘志坚十分赞同陶行知“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认为当下德育应该从说教的德育转变为体验的德育。为此,学校开展了魅力故事陶冶、校外拓展励志等体验式德育,形成了初一、高一军训国防教育,初二、高二校外素质拓展训练,初三、高三25公里远足拓展等系列活动。
在高三进入备考“高原期”时,学校精心策划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远足活动。早晨7∶30,远足队伍就浩浩荡荡地向帽峰山原始森林进发了!尽管山路崎岖难行,但所有同学和老师都坚持走完了7个半小时的全程,没有一个人掉队。最后,校领导为所有同学颁发了成人证书,这是同学们用自己的实力和毅力得来的!回校后,同学们纷纷写下了非常振奋的感言。现在,远足已成为学校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2014年寒假,一位毕业生徒步从肇庆的大学赶回广州,历时3天,行程102公里,在网络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成全教育”的理念下,今天的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校风、学风已成为全区的样板。在这里,所有宣传栏都没有玻璃,但没有一个学生去破坏,没有一个学生在墙上乱涂乱画,这一切,皆因大家都从心底热爱学校。
特色课程造出丰沛的森林
课程是学校提供的“产品”,“成全教育”的第二大内容就是特色课程。裘志坚将课程建设看成帮助孩子寻梦的过程,为此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扎实开展了学期“课程统整”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两大探索。
2010年,学校更名后确立了“外语强化、文理并重、多元成才”的办学目标,并开发了四类校本特色课程——学科知识拓展类、人文艺术素养类、本土文化鉴赏类、能力素质提升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乐活英语”、“境中数学”和“真语文”三大品牌特色课程。
“乐活英语”的核心理念是“快乐、成功、活力、可持续发展”。走进“乐活英语”世界,这里有小班化的英语口语课,由外教教授纯正的口语。每天做操前有全校的“疯狂口语”,每学期一次英语演讲、每学年一次英语节,还开设了《听说会话》《趣味单词》《欧美文化比较》《英文电影欣赏》等校本选修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修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等第二外语。
数学学科响当当的要数“院士实验班”了,2011年,学校率先引进了由广州大学张景中院士设立的“院士数学教育创新实验班”,选拔数学成绩并不拔尖的苗子,推行“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一是改造传统数学,将代数和几何完全融合在一起。二是整合初高中数学课程和资源,改变传统碎片化的教和学。还开设了《认识数学历史》《数学与生活》《体味数学文化》《境中数学超级画板》等“境中教育”特色课程,并配备了“数学数字化探究室”和“Z+Z”超级画板操作课室。在“数学文化节”上,每个孩子选择一个研究领域,自主完成专题展板解说和小论文。
“‘境中教育’给了很多孩子一个小梦想,当孩子攻克了最难的科目,他的自信心、求知欲和潜能就会得到释放。”一位老师说。目前,院士实验班的成绩全市领先,“教育数学”课程实验得到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和市科协的高度赞扬,市内十几所名校纷纷加入这一课题实验。今年10月,美国奥特本大学数学科学系终身教授童增祥、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杂志》主编张肇炽教授等专程到学校听课,对学校教师的课程探索精神感到“震撼”。
林语堂说:“学校应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如今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的“成全教育”特色课程,已被认定为广州市首批特色学校和外国语特色学校。
教师领导力工程成全专业发展
“成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仅成全学生,也成全教师。正是这一理念,真正改变了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的教师团队。
裘志坚刚来时,全校只有十几名高级教师,2006年中秋节,他在座谈会上对老师们说:“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专业发展,做一辈子老师连高级都评不上,以后怎么向子女交代?”几年间,他帮助老师们改进不足、修改论文,最终60多位老师全都评上了高级,许多人做班主任、级长直到退休。
“每个老师都带着梦想来到海实,我们要帮助老师们圆梦。”学校开展特色教师梯队建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教师发展研究院,35岁以上的老师争做市区骨干教师和名师。裘志坚细致地统计老师的名单和对应参评的奖项,谁缺什么就一项一项地帮他们去完成,直到他们获奖为止。

裘志坚最引以为傲的还有学校独创的“互助协同式”校本培训模式。今年,他确立了“强化课程统整,用我的教学成全我的学生”的培训专题,针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确立了“教学目标的准确叙写”主题,把海量的资料承包给全校6个年级组。暑假开展了4天的校本培训,随机抽号进行展示和答辩,其他老师轮流提问,并评出奖项。年级PK赛把枯燥的培训一下子激活了,老师们再也不低头玩手机了。
几年来,年轻老师找到了自己的梦,老教师也重新燃起了第二春。在海珠区开展的“海教杯”和“明珠杯”教学大比武中,学校连续两届一等奖人数在全区遥遥领先。学校的广东省重点立项课题《中学教师领导力的校本提升策略研究》已成为广州市教师校本培训的样本。学校被广州市认定为校长实践基地,裘志坚也分别被华南师范大学等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学校每学期要接待二十多批省内外的校长和骨干教师跟岗学习。
教育是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育就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裘志坚十分推崇泰戈尔对教育的诗意诠释,每年新生入学前,他约见一个个孩子和家长,毕业时还会给每个孩子写信。他牺牲了所有的个人时间,只因他坚信: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今天,“成全教育”理念激发了全体师生的内驱力,让每个人种下梦想的种子,许多孩子毕业后依然对学校无限感怀。
十年来,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倡导的“成全教育”立足于生命本位和人本意识,强调教育要激发生命的潜能和人的主动性,从而以内生之力提升生命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过去教育的审视与反思,也符合未来教育的发展大势。它不仅引领一所薄弱老校实现了完美蜕变,也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文 艺 井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