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新题绽放]
左边漫画《羡慕》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你细读漫画,根据你对漫画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命题缘由]
漫画作文作为材料作文的一种,具有信息直观、易于理解、意味深长的特点,同时还考查学生观察、总结、概括能力,较之普通的文字材料有一定的优势。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次出现漫画作文题目,比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摔了一跤”和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考查的图画材料“有鱼吃,还要捉老鼠吗”,体现出近年高考对漫画作文的重视程度。设置本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对社会与人进行思考。
【思路点拨】
仔细读图十分重要。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鱼缸,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一群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一群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它们似乎在想:那么宽阔的水域,却只有一条鱼,那条鱼多清静,可以自由自在地独享那一缸水了。而右边鱼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它大概也在想:看那么多鱼游在一个鱼缸里,有那么多伙伴,多热闹、多快乐啊,一点也不寂寞。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却在羡慕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方的鱼缸。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一群鱼已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这次它们仍然羡慕对方呢,还是因环境一如从前而产生困惑,抑或在思考着什么?
漫画启示人们: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佳作精选】
珍惜自己的那一份
周晓晗
有两只老虎,住在笼子里的三餐无忧,但却羡慕野地里老虎的自由;而住在野地里自由的老虎却也羡慕着笼中的老虎,因为它觉得笼中的老虎是安逸的,而它得不到。后来两只老虎互换位置,按理说两只老虎应该会快乐而又幸福地生活下去,事实却并非如此:两只老虎都死了。
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只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而走出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别人的幸福或许根本就不适合你,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才是真正的幸福。
珍惜自己的那一份,是对生命的提升,自我的升华,它所折射出的是人生智慧耀眼的光芒。陶渊明坚守自己本性,乐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与自在。而曾有意归隐的谢安在重新审视自己之后,不又成为了一位名载史册的宰相?懂得珍惜自己的那一份,保持自己本色,实际上是对生命个体自我的领悟。
流星划过天际虽然只在瞬间,但它却美得精致而富有幻想。恒星闪烁在深邃而宁静的夜空却铸就了一种永恒。当生命个体认识到自身的独特并且懂得去珍惜它时,生命是伟大的。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总觉得邻居家的饭菜似乎更可口,现在明白了,别人的幸福总是很耀眼,在那炫目的光环下我们无法发现自身。西施捧心时很美,东施便去学,结果是闹了个“东施效颦”的千古笑话。邯郸学步,不仅学别人不成,反倒把自己走路的姿势给忘了,这是不懂得发现自己、审视自己,不知道保持自己本色的悲哀。
现代竞争的激烈,更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来把握自己、学会去珍惜自己的那一份。进大学时要选择专业,有许多人便一心只赶“热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丝毫不予考虑,这样的结果只会把自己的将来囚禁在枯燥和乏味之中,而最终一事无成。IBM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儿子发现自己对电脑根本不敏感时,认清自己,毅然认真地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他成了一位优秀的飞行员。他是聪明的,更是幸福的。
懂得珍惜自己的那一份,你便领取了现在和未来。
【魅力点评】
作者对原材料的主旨把握得非常准确,简要述读之后,马上亮出自己的观点:懂得领取自己的那一份,才是真正的幸福。然后联系社会实际进行论证。举例详实、典型,古今中外,社会自然,均信手拈来。恰当运用正反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语言朴实,行文流畅,结构精巧,文题精彩。
(雷其坤)
【新题绽放】
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直线和曲线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线条。如果它们巧妙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幅幅完美无比、令人陶醉的图形。生活中,直线和曲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直路与弯路、一帆风顺与坎坷曲折,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活的直线与曲线,我们的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了。
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直线?曲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命题缘由】
本题的题目是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话题。作为象征意义的话题,高考作文中会经常出现。它考查的是考生作文思维中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两种能力是作文的基本能力,作为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应该具备,并要做到能熟练地在作文中运用。本题的拟制就是鉴于此考虑的。另外,该试题所蕴涵的内容,实际上是引导考生对自己已走过的或即将要走的人生之路作一些回忆、展望和思考。怎样走好自己的路,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它涉及到的是对人生价值观的判断问题。对人生价值的判断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所关注的一个方向。因此,这个命题与高考命题的主流方向是一致的。它有利于考生考前梳理自己的人生观,并对此作一点思考。
【思路点拨】
本题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要求考生作文必须在规定的话题范围之内,由于话题指向明确,作文时考生只要依据材料提示,把话题的界定范围搞清楚,再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话题的多个点中找出有见地的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这道作文题所提供的话题是“直线?曲线”。从话题的构成来看,是由“直线”和“曲线”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喻示了这个话题是一个并列式结构的话题,作文时需要从两方面来思考,不可缺失一方面,否则就会偏题或离题。从题目的内涵来看,“直线”“曲线”显然不是仅指几何意义上的直线曲线,而是具有其内在含义的。作文立意时要对此深究,从哲理层面去思考、弄清其内在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在此基础上,拓展开去,发挥联想和想象,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或引发议论或思考,阐述两者的关系,揭示其哲理内涵,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悟;或叙述事件,表现“直线”与“曲线”在生活中的存在及象征意义。从思维的层面来看,“直线”和“曲线”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相对的概念的存在就意味着思维上的辩证。因此,要使作文深刻起来,本次作文在阐述直线与曲线的关系时,就要注意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辩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佳作精选】
直线?曲线?选择
王涓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总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地存在着的,比如那绵延曲折的弯路和一根肠子通到底的直路。可是谁又能说清究竟是直线更美还是曲线更美呢?
我欣赏直线的简单坦诚,也喜欢曲线的复杂含蓄。它们是自然界的两种形态,更是生命的两种形态,缺一不可。比如,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那么直露和坦率,饱经沧桑之后又是那么隐晦和含蓄。
有一首小诗,“我和儿子一起散步/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其实,我真的很难选择走直路还是走弯路。因为这实在是不重要。既然是散步,走路只是一种形式,感悟自然、享受生活、领悟生命才是真正的目的。怎样能更好地接近自然,怎样更好地享受散步的那一刻美妙,就选择哪一种走法。何必拘泥于一种形态呢?
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把路走弯,路就延长。的确,把路延长这其中必定会增加许多挫折,有山阻隔,有水拦路,有寂寞萦怀,有劳累牵绊,有怯懦裹足。但这一切一切的挫折都是你的财富,因为它锻炼你的意志,使你坚强,使你勇敢,使你感到生活的充实。
把路走直,或许是捷径,但这其中少了一段路程,这历程是经验,是自信。少了一段历程就意味着你少了一段阅历,少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每一次可锻炼自己的机会呢?那样可以给自己的日子添上一些光辉,给自己的生命添上一些自豪。
生命应该是直线和曲线的有机结合,再融入一份散步的悠闲。小诗中,父亲选择走捷径,正是他目标感的体现。儿子选择走弯路,又是另一种闲情逸致。有人说过“人生是一场没有目的的旅游”。是的,人生不可预测,我们不必去强求一种结局。但人活着,又怎能没有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呢?怎能那样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地活着?怎能一味贪恋沿途风光而把自己迷失?怎能只在原地转圈,让光阴蹉跎而给生命画上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但同样,只知道匆匆赶路,眼睛只盯着最后目的地的人又未免活得太累太辛苦,这也是同样迷失自我。因为人生不是一个简单的结局,更注重探索的过程。失去了这份过程,就失去了那份从容,这样无论结局如何,生命都是苍白无力的。走路的过程是美丽而深刻的,它包含太多的生命意蕴,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感悟,细细地去品味。我们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直线和曲线的完美统一,我选择直线的明快单纯,也选择曲线的从容优雅。但更不会忘了选择散步的意蕴,散步的心情,无论走的是直线还是曲线。
把生命的过程当做散步吧!那么人生就会少了许多你争我夺,世俗尘嚣,那么人生才会更从容更悠闲地被抒写,那么直线和曲线才会蕴育生命的内涵,蕴育生命的万种风情!
【魅力点评】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对“直线曲线“的感悟上。直线、曲线、散步、生命,本是不同的形态,但作者却通过联想,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成功地找到了思维的感悟联系点,使之统一到了“选择”上,道出了“人生不是一个简单的结局,更注重的是生命探索的过程”这个具有哲理内涵的思想。文章不是单一的议论,而是比较全面辩证地阐述了对人生中的“直线与曲线”的认识。这种认识对读者同样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另外,本文语言比较有特色,多用反问句增强文章的深度,引发读者的思考;多用整句,丰富扩张思想内涵,同时也增添了文章表达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