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辨证处方口诀

辨证处方口诀

2009-05-01 20:15:33 被93人转藏 |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辨证处方口诀

小贴士:收藏帖子也能赚钱?太好了!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

脾虚当用六君子,肾虚金匮肾气汤。

喘证五种更好记,麻黄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用双皮,肺虚生麦肾桂黄。

肺胀五般莫漏记,气虚平喘真虚阳,

痰浊壅肺苏养亲,痰热婢夏痰涤汤。

肺痨阴亏用月华,火旺秦鳖固金汤,

阴耗保真白术散,阴阳两虚大补天。

胸痹此处分七种,寒凝心脉当四汤,

气滞柴胡疏肝散,痰浊栝薤瘀逐汤,

心气保元合甘麦,心阳参附阴天王。

心悸此处俱七种,安神定志归脾汤。

火旺连阿桂甘龙,水饮凌心苓桂术。

心血瘀阻请桃红,痰火黄连温胆汤。

胃痛七般不好记,寒邪客胃用姜糖,

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热化肝此病除,

瘀血失笑调营饮,阴亏一贯虚建黄。

六种泄泻拉肚子,湿热芩连寒藿香,

保和痛泻何时用,参苓白术四神丸。

痢疾也可分六种,毒用白头热芍汤,

寒用胃苓阴驻车,休用连理虚桃汤,

良附大承治腹痛,气滞柴胡小建中,

饮食积滞用保和,重用枳实导滞汤。

胁痛只可分四种,肝用柴疏瘀复元,

肝胆湿热用龙胆,肝阴不足一贯煎。

黄疸更须四般记,热重茵陈犀急黄,

阴黄茵陈术附用,湿重于热茵五方。

六种鼓胀有何难,气滞柴疏实脾寒,

中满分消治湿热,调营六味责之肝,

脾肾阳虚附理中,济生肾气合此方。

积聚五种逍遥肝,食滞六磨气柴疏,

瘀血六君加膈下,正虚八珍合化积。

水肿六般越水泛,水湿五苓毒麻连,

脾虚实脾肾济生,浸渍五皮热疏凿。

六种淋证何人患,石石热八劳无比,

气用沉补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汤,

三种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

瘿病四种更须治,痰结玉壶气海舒,

心肝阴虚天补愈,肝旺栀子清肝汤。

眩晕六般天亢阳,痰浊半白火龙汤,

阻窍活血虚归脾,脾肾阴虚左归汤。

八种头痛有何难,风热芎芷寒川芎,

肝阳天麻湿羌胜,肾虚补气虚八珍,

痰浊头痛半白天,瘀血通窍活血汤。

唯有中风不需记,一曰虚中二曰肝,

虚用秦艽上扰镇,阳闭凉开阴苏合,

脱用参附半还五,镇肝熄风莫糊涂,

语言不利却分三,风痰阻络解语丹,

肾虚精亏地黄饮,口歪眼邪牵正散。

痹症不惟风寒湿,防风乌头薏苡仁,

风湿热痹桂白虎,痰瘀桃仁亏独寄。

不寐肝郁用龙胆,阴虚阿胶加黄连,

心脾两虚用归脾,痰热温胆气虚安。

四种鼻衄要记熟,桑菊玉女此中求,

肝火上炎尤龙胆,气血亏虚归脾留。

齿衄虚用清肝饮,胃火炽盛清胃散,

咳血燥伤用桑杏,肝犯肺泻合黛蛤,

阴虚百合固金治。吐血泻龙归脾完。

便血地榆黄土汤。尿血蓟知无归方。

紫斑犀茜归脾治,郁用柴丹半厚汤,

其中虚症滋归麦。呕吐六种分虚实,

藿保半厚理中麦,便秘麻磨济芪汤。

四种腰痛不稀奇,湿热四妙身痛瘀。

寒湿甘姜苓术用,肾虚却要左右归。

虚劳十四莫慌张,各有各的代表方,

稍有留意应详尽,何须此处添荒唐。

机磷中毒概四种,犯脑涤痰热银黄,

杞菊参苓无大用,若无解毒病乖张。

肠痈三期看痈脓,大黄薏苡大陷胸。

颈椎寒用桂附汤,舒筋温胆归脾天。

痄腮柴普清龙用。急惊银黄琥珀丸。

小儿泄泻不赘述,疳证六种记端详,

资消八石泻防用,绝经左右二仙汤。

崩漏三虚二为实,左归大补用固冲,

血热清热固经治,血瘀逐瘀止崩汤。

中医临证也不难,难在辨证用药间,

各位网友要细心,妙手回春美名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551/42435720811.html

更多阅读

对咽炎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咳嗽之辨证论治 pdf

咽炎,属中医喉痹局限,是一种思空见贯的喉科疾病,咽部痛苦悲伤为其首要症状,但本病屡屡累及气管,是以,咳嗽也是其首要临床表示,采纳中医辨证分型调节,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风热:症见咽部红、肿、痛,吞咽不利,咳嗽,痰黄稠,伴同发烧,恶寒,舌红

小儿咳嗽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厌食怎么办?辨证论治取实效

小编导读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本文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剖析了小儿厌食症,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型治疗,值得借鉴学习!小儿厌食症是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中医辩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辩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辩证论治】单纯局部用药效果欠佳,需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患者可结合自己的病情分型选药。一、脾胃蕴热型[症状]:口疮数目较比,大小不等,可融合成小片状,有黄色假膜覆盖,周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论治 慢性咽炎的辩证论治

(1)肺阴虚型:咽部不适,微痛,口鼻干燥,咽部有异物感。伴干咳少痰,盗汗,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①外治:用甘草粉300g,硼砂15g,食盐15g,玄明粉30g,酸梅750g,(去核),共研细末,以荸荠粉250g为糊制丸,每丸重3g。含服,每日4次。②内治:麦冬30g,沙

声明:《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辨证处方口诀》为网友闻风丧破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