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古人有“凤头豹尾”的说法,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优美。但你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是要达到让文章一开始就吸引住读者的目的。
我们常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好了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写作思路流畅,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锤炼好的开头,就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好的开头样式,要把它们看作很好的语言模式,可以做仿写,化用到你的作文中。潜心磨一剑,练熟几种语言模式,对提高你的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是开头的要诀,开头切忌罗嗦不休。
开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平实直接的写法,即常称之为“开门见山”的写法;一类是较为艺术、有点曲折的写法,即常称之为“生动形象”的写法。
就目前的初中写作来看,较好的开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法 即直截了当地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入题,干脆利落,不枝不蔓,点明叙写对象——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
2、描写开头法
文章中细腻感人的描写开头,总能夺人眼球。
如习作《真没想到……》的开头:“生活,总在不经意间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事,却能在彼此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涟漪。” “心湖”的画面令人陶醉。
另外,用景物描写开头,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的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
3、引用开头法 这也是初中生习作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巧妙地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文采凸现,生动活泼,读来亲切,吸引读者。
如: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汪国真
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不仅为文章增添了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且诗词、歌词、格言等语言,句式有长有短,长短结合,错落有致,简洁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形式上和声音上都给人美的感受而受到赞赏。
4、抒情式开头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抒发真情实感的方式开头,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也很能打动读者。在抒情过程中,且可以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朱自清《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了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地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5、设问开头法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简洁、明快,下文顺理成章,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好奇心理,以至于急切地读下文。
如费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开头:
“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对于比较缺乏趣味的议论文来讲,用设问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效果。
6、 设置悬念法
“无限风光在险峰”,起笔就险象环生,风光毕现,突兀而起,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开头就把不寻常的结果告诉读者,让读者急于想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而带着疑问去读,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曲折,呈现了文章的布局之美。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短段的一句话开头,就准确地传达出盛开的紫藤萝对作者的心灵引起的震撼,她不由得为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引起悬念,使得开头蕴藉而有韵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题记开头法
以富有哲理的“题记”开头,这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开头方式。题记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格言谚语,也可以是自己的话语。它的作用主要是点明主旨,强化中心。这种开头因新颖警醒而为人叫好。
如学生习作《我想唱首歌》的开头:“我想唱首歌,一首属于自己的的歌。淙淙泉水将是她的乐手,清脆鸟鸣会是她的共鸣——题记”作为开头。
以上仅是几种常用的作文开头方式。巧写作文开头,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在实际的写作中,切忌生搬硬套。要从文章整体构思出发,要从中心思想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开头。真正好的开头存在于我们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临场发挥,存在于我们的“诗外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