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性情友善,喜欢与人亲近
我心里很清楚,这只小猫比起很多漂亮的猫猫来说,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然而,他的脸上有某种特别的神情,他的目光里闪烁着某种情愫。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闪烁着的是爱。他在向每个人传递友善和爱。
他的眉毛也很特别——他的眼睛上方,额头那里有两个深棕色的倒括号,我把那儿说成是他的眉毛。他蹲在那里琢磨事情的时候,眉毛紧皱,两个小括号挨在一起。每当我喊他,他立即停止思考,眉毛舒展开,两个括号就会离开一段距离,然后欢快地跑向我。当有人来家里时,他的两个小括号自然舒展开,离得远远的,用眉毛下那双棕黑色纽扣般的眼睛看对方,给对方一个会意的眼神,尾巴轻轻摇摆拍打地面,好像在说:“欢迎啊,欢迎,快来和我玩一会儿吧!”
他性情友善,喜欢与人亲近。
小猫来到我家的第二天,邻居库齐肯奶奶的“雷达”已经侦测到我家增添新成员的信号,特意端了一大碗新鲜羊奶送来。
“哈哈,那么这个就是他吗?”库齐肯奶奶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声音很大,“哦!黄金狸花猫啊?这种猫的特点是温顺、敏感。并且,狸花猫是一种最忠于主人的猫品种。”库齐肯奶奶善用每次炫耀知识的机会。不过,“黄金”二字,大概是她根据小猫的颜色,自己加上去的吧。她伸手拍拍小猫的脑袋,低下头用自己的头轻碰小猫的头。我抱紧小猫,担心他会害怕这个大嗓门的奶奶。但是他很快发现这是个善良又好脾气的奶奶。因此,小猫又拿出自己的热情,伸长脖子用小鼻子一抽一抽闻库齐肯奶奶的脸,然后把自己的脸贴在库齐肯奶奶的脸上,友好地蹭着。“哦,天哪!”库齐肯奶奶几乎是尖叫着,“瞧啊,快看他的眼睛,这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我敢断定他是一只有灵性的猫。”她像发现了新大陆,盯着小猫的眼睛,“我没说错,他的确是一只有灵性的猫。”她重复着,摸着小猫的头,看着他的身体,对他说,“噢哟,你还是一位骄傲的小伙子呢,哈哈,真是一个难得的巴郎子(新疆口语,小男孩的意思)。”
【二】库齐肯奶奶90岁了,独自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
记得几年前,库齐肯奶奶总是带着一只聪明的小母狗到我家串门。那是她在路边垃圾箱里发现的。库齐肯奶奶把一包垃圾扔进垃圾箱时,一只耳朵半耷拉着从头上垂下来的脏狗跳了出来。回家的路上,她围着库齐肯奶奶不停地摇尾巴。库齐肯奶奶拿出中午吃剩的肉骨头招待她,还喂她温热的羊奶。当给她洗完澡之后,库齐肯奶奶几乎认不出她了——她在毛发上的一层脏土被漂洗掉之后,成了一只发着亮光的全黑色小狗。不知是心情愉悦还是吃饱肚子的缘故,小狗耷拉着的耳朵也直直竖立起来,再配上闪亮的圆眼睛,她的模样漂亮极了。于是库齐肯奶奶给她起名叫“美丽”。她是库齐肯奶奶的心肝宝贝。
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因为年老,全身器官衰竭而离世的“美丽”。
后来,库齐肯奶奶再也没有收养过小动物,她说自己已经尝尽分离的悲痛,不敢也不愿意再承受另一次失去。毕竟再怎么深切的情谊最终都会因为对方的离去而结束。而事实上,我清楚,在她心里一定认为自己的年龄很可能不会很好地照顾一只猫或者一只狗,让他们度过完美的一生。这才是库齐肯奶奶不愿意再抚养小动物的真正原因。
库齐肯奶奶90岁了,独自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
她是一个老寡妇,丈夫在世时非常勤奋,家里有几百只羊,还有几头牛和几匹马。丈夫去世后遗留给她充足的财富和一所坐落在村里带大院子的房子。库齐肯奶奶的孩子们都在城里上班,她说习惯了村里的生活,不愿意去城里受罪。

她身材高大,看起来还很结实。“我现在依然能够跳完一曲《黑走马》(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曲,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说起自己的身体时,她总爱这样炫耀。
我十分惊叹库齐肯奶奶的体力。她个性乐观,几乎没生过什么病,脑子还能高速运转。她说能这样健康,除了正常饮食和足够的睡眠外,最重要的是在她的周围有很多很多的爱。
她很注重外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喜欢穿纯棉的直达靴筒的花布裙子,上身永远披着一件黑底带暗红色植物和花朵纹路交织图案的披肩,头上整齐地包着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头巾,显得端庄大方,气度不凡。她总是一个人去买东西、打扫卫生。她喜欢收拾院子,享受在院子种植花草和蔬菜的时光。她还是一个很棒的厨子,尤其擅长烤制蜂蜜饼干。
妈妈带着父亲在外求医的时间里,我喜欢去库齐肯奶奶家。每次去之前,我总会考虑一下库齐肯奶奶有可能缺少的东西。茶叶?方块糖?我用报纸包着这些东西,算好时间,大概将要午饭时去敲库齐肯奶奶家的门。她打开门,看到是我,总是温厚地一笑,把我带到餐桌旁,给我蜂蜜饼干和冒着热气的奶茶,还有她的热情。
而收养这只流浪小猫之后,我与库齐肯奶奶及其他邻居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然起来。库齐肯奶奶几乎每天都要到我家里转一圈,每次,她总能带给小猫不同的感受。她知道小动物喜欢被关注的感觉,她从不吝惜她的赞美,她了解小动物喜欢哪些部位被抚摸,这些她样样在行。
每当库齐肯奶奶站在门外大声说话时,小猫就知道老朋友又来了,立即表现出异常的兴奋。
【三】接下来,来探望小猫的是村里最喜欢小动物的小伙子
接下来,来探望小猫的是村里最喜欢小动物的小伙子——六岁的小别克。别看小别克年龄小,他可是村里一位有意思的人物。因为他能和小动物交流。去年,他才和爸爸妈妈搬来村里定居。之前,他一直和家里人居住在牧场。小时候,毡房附近没有小孩,爸爸妈妈出外干活时,把他和刚出生的小羊羔放在毡房里,这导致他在三岁前只会“咩咩——咩咩——”叫着和小羊羔对话。
小别克进屋时,小猫正在地毯上睡觉。“嘘——”小别克冲我摆摆手,盘腿坐在地毯上安静地看他。小猫像是感觉到了什么,睁开眼睛,左右看看,直到发现小别克。然后,他张开嘴,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我把他抱在怀里时,他还好奇地盯着小别克看。
“哦,太漂亮了!”小别克的手指还没碰到小猫的头,他就立即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示好。“你是怎么得到他的?”小别克轻轻抚摸他的头,脸上尽是羡慕的表情。
“雪地里。”我说。
“女的?男的?”小别克认真地看着我。
我捂住嘴笑了,“男的。”
“真好!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只比他大很多的女猫。”小别克说,“那只猫太漂亮了,身上有黑白黄三种颜色。不过,那年我家往夏牧场转场(哈萨克牧场有春秋牧场、冬牧场和夏牧场三种。哈萨克牧民根据季节变化,每年进行四次大的转场。牧场的迁移转场和牧业生产的安排相呼应)的时候,遇到大风天气,找不到她了。”小别克说起丢失的猫时,脸上立即露出失落的表情。他耸了一下肩,手朝上,摊开来,表示他再也没有机会抱那只心爱的猫了。不过,前面他双手比画的女猫,个头简直有一只小羊羔那么大。
“哦,真可惜。”我点点头,“幸好那是温暖的夏季……”
“雪地里?”小别克这才意识到面前这只小猫来自寒冷的雪地,“怎么会?”他怀疑地问道。他觉得我在故意逗他。
“是下大雪的那天看到他的。瞧,他的爪子,”我让小别克看小猫爪子下冻伤的肉球。“那天很冷,他快要冻死了。”
“嘶——”小别克心疼地倒吸一口气,“他妈妈在哪里?”他为小猫着急,他认为小猫的妈妈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没有,我想没有。是啊!他这么小就没有妈妈……”我的心里也感到难过了。我低下头,在小猫毛茸茸的脑袋上亲了一下。
小猫似乎对小孩子有天生的好感,我们说话时,小猫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小别克。看起来他很希望和小别克单独玩一会儿。
我把他放在柔软的地毯上,可怜的小猫摇晃了一下,轮番替换每一只爪子或者脚,反复落下后又抬起来,最后还是坚强地稳住身体。然后,他看着小别克,摇晃着走过去。当小别克向他伸出手时,他毫不犹豫地爬进他的怀里,紧靠他的胸口。
【四】她在路边开了一家奶茶馆,附近的流浪猫狗时常在那转悠
“我以前在牧场老房子住的时候,周围也有过一只这种颜色的猫猫,后来我们搬走了……唉,还真是想念呢……”每次阿依旦大姐看到小猫总会说起她以前喂养过的猫啊狗啊,每次都说,在心里她还在想念那些可爱的猫狗。阿依旦大姐说她年轻的时候性格冷漠,不爱与人交流,很厌烦流浪小动物。有几年生活困难,她在路边开了一家奶茶馆,附近的流浪猫狗时常在那转悠,寻找食物。客人们吃剩的包尔萨克(哈萨克人广泛食用的一种发面食物。用牛奶、盐水和面,面发之后擀成薄片,切成3cm乘以5cm左右菱形块,放入油锅中炸熟后即可食用)、塔巴馕(哈萨克人广泛食用的一种发面食物。和面时添加适量的盐、牛奶以及炼好的羊尾巴油烤制而成)倒了可惜,阿依旦大姐就随手扔给猫狗吃。动物们是有情感的,你给予了他们帮助,他们就会拿出所有的信赖信任你,并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在那周围嬉闹玩耍。每个清晨,他们一见到阿依旦大姐都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冲过去,围着她转圈,蹭她的腿。最终的结果是,阿依旦大姐在照顾那些不会说话的小动物的过程中,变得温柔体贴起来。后来,她宁可自己少吃一些,也不想让那些流浪的小动物们饿肚子。渐渐地,她的这种行为影响到了周围饭馆和商店里的人。他们都拿出剩余的食物,或者专门准备食物喂那些流浪的猫狗们。
两三年后,为了方便孩子上学,阿依旦大姐搬到了我们居住的村里,和我们做起了邻居。在她嘴里,经常听到一句话:“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她总是喜欢这么说,而且她是真的做到了尽其所能帮助周围的人,还有附近的流浪猫狗。
【五】我的心里我的猫最好最好
接下来的几天,男孩小别克、小别克的姐姐丽娜、库齐肯奶奶还有阿依旦大姐频繁出入我家。大家在吃任何食物时,都会首先想到这只友善的小猫,他们认为把那些好吃的食物送进小猫的肚子会比吃进自己肚子更幸福,那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安心和享受。
于是,我的家里热闹极了。
“噢!我的巴郎子!巴郎子!”这个称呼和大嗓门永远是来自库齐肯奶奶的。每天早晨挤完羊奶,她都会给小猫端来一碗。她几乎是村子里起得最早的人。有时我还在被窝里,她就站在墙头后面的柴火堆上,冲着我家房门大声喊叫:“噢——喂——巴郎子——巴郎子——”老天,声音大得简直可以把门炸开。
“小猫在不在,我找小猫玩。”这是害羞的小别克。打开门时,他总是站在门外,手下垂着搓着裤边。他说话时,头却不抬起来,眼睛却努力往上看着我,脸红红的。
“他太可爱了,我真想每天都能看到他,可是我只有在周六才能回家,唉!我真希望每天看到他。”这是小别克的姐姐丽娜在反复感叹。她在城里婶婶家长大,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她每个周末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来看望小猫。每次来,丽娜都把小猫抱在怀里,轻轻晃着,嘴里哼唱:“我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我的猫最好最好最好……”她说这是她以前为自己家的女猫编的歌。
丽娜没有学习过音乐,也不懂得如何发音,可是我却被她那听起来有些沙哑的嗓音打动了。我让丽娜唱了几遍,把这位善良美丽的哈萨克族小姑娘特意为猫咪编的歌曲记录下来,送给正在看这本书的读者:
《我的心里我的猫最好最好》
我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我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你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你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最好最好最好最好我的猫,
最好最好最好最好我的猫,
最好最好最好最好你的猫,
最好最好最好最好你的猫,
谁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谁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我的心里,
我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我的心里,
我的猫最好最好最好最好。
是啊,每一个人心里最好最好最好的都是“我的猫”,无论他又懒又馋,无论他又丑又固执,无论他曾经是一只落魄的流浪猫,他都会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心里他都是最特别、最好、最棒的。
“你真好,你太特别了,你不是一只普通的猫,你当然不是一只普通的猫,你怎么会是一只普通的猫。”抱着小猫时,我也会像千千万万养猫的朋友一样,紧挨着小猫毛茸茸的小脑袋,自我陶醉地说出一些疯话、傻话。是什么导致养猫的我们变得如此自恋、如此疯狂呢?答案依然是——“我的猫”。
小猫爱每一个人,虽然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很快,小猫和周围的邻居打成一片,成为大家最好的朋友。
新书独家首发
微信:点击购买
淘宝购买可用淘宝APP扫描以下二维码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文以载道,心系青少
书以传世,追求品质
互动礼品,活动预告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进入公众号有
听故事:猫咪事务所,全民阅读
进入青少社60年社庆专题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