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从文艺思潮到艺术方法——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摘要]五四新文学全面开放的姿态为我们迎来了象征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时至今日余威犹存。着眼于二者的复杂勾连,理清象征主义的概念,无疑有利于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家对其偏爱的多方考虑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2年3期作者简介:张静,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内容提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清末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作家的视野。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重点突出了他“摩罗诗人”的一面;而苏曼殊在译介过程中推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集1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917——1927)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兴起之前的文学改良运动包括:_________ .2,文学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 _________ .3,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 _________ .4,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论述文学革命的
曾艳兵内容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境遇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后现代、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冲击和影
1、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