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杭州几时来好,我不知道;
如果你问我杭州玩几天好,我还是不知道。
当然本地人都会骄傲地告诉你,最好在西湖边住下来,安静享受它四时不同的美。所谓西湖十景,不就是一年四季中标志性的景色么。
我对西湖的情结,在于它可以避世,也可以热闹;可以温柔,也可以粗线条;可以众享,也可以孤芳自赏。
春日踏青秋赏月,盛夏观荷冬看雪,若无烦事挂心头 都是人间好时节。
阳春三月,绿柳笼烟,异木名花,争相绽放。远眺西湖远景,近看柳枝轻拂,耳听黄莺啼鸣。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万种风情,如入仙境;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面荷花相映红;秋夜泛舟,举头望月,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瑞雪初霁,西湖银装素裹,雪柳霜桃。断桥残雪,钟声寂寂。
我说过的,我对精致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旅游团还没到来之际,来到长桥公园,清晨依旧雾气蒙蒙,偶尔有零星小雨,但空气一如既往地清新怡人。堤上安静得很,偶有一两对情侣,鸟儿清脆地叫,声声入耳。
西湖有“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之说,雨中的西湖确是另一番感觉,烟雨蒙蒙,山水悠远,水墨画般所特有的墨色浓淡,古人喜欢追求的意境尽在这一亩三分地了。
长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一说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饯别,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喻,是谓“路长桥不长”;另一说南宋布衣王宣教与陶师儿自由恋爱,为陶后母所阻,在长桥荷花池头双双殉情。故“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被称为“西湖三绝”。
过长桥,继续沿西湖往北走,石板路两侧遍植杨柳、树荫缤纷。步行约千米,就到了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梅花等异木名花,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称“柳浪闻莺”。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现在园林布局给人开朗、清新、雅丽、朴实的感觉。公园景观基调仍然是青翠柳色和婉转莺鸣,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着来至天津北仓苗木基地的节节垂柳树。
三分绿色,三分阳光,三分凉风拂面,三分碧波荡漾,真正是十分美好。
走过柳浪闻莺,可以看到“钱王祠”,这是后人为纪念吴越国王钱鏐功绩而建造的。如果有兴趣,可以进去看看。从大门口还可以走十几分钟到清河坊,早年太师张俊在明州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如今这里已经是一条繁华的仿古步行街,成为“杭州人常来,外地人必到”之处。
其实感受西湖,并不需要什么线路,处处皆是景。正所谓心有美景,处处桃源。可以凭心情的指引,走走停停。累了就找一处长椅坐坐,隔着西湖看着远处轮廓不分明的山峰塔尖,湖面上一点一点的舟与倒影,沉淀到你心里去。
现世喧嚣而浮躁,懂得放松和防空,才是最重要。
情深莫问归何处,总是人间烟火中。
温润如水的江南,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其实自己在杭州的两天中,除了对杭州人民的热情留下极好的印象外,就是杭州的绿化了。整个杭州如同一个大花园,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游西湖一定要赶早。这个时候,公园里主要是两类人,一种是早锻炼的,还有一种就是部分散客或者摄影爱好者。团队游客还在来杭州的路上。SO,人少、温度适宜,心情也好,就是困了点。
在长桥公园可以看到对面的雷峰塔,是拍摄雷峰塔的最佳位置之一。
据说初春时节,公园的各种繁花争奇斗艳,极尽灿烂美好。。
闲庭信步观桂子,冬日围炉煮雪霜。
头顶是无数鲜嫩青翠的垂柳,身边是西湖,有游船在水光潋滟里划过,果真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世间烦恼事,无非叶落花开时。而谁,是你的赏心悦目两三枝?
西湖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时候你转到一处,倏然发觉游人基本都消失了一般,你可以安静地坐着好好观赏风景;转瞬之间,人潮又至,重回喧嚣人间。
有人说: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无限......
希望我自己也能做到。
浮在水面的星星点点,在鲜亮的绿色的掩映下,如此动人。
所有安静之处,都无限美好。
钱镠liú(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公元923年,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长期奉行“保境安民”之策,不兴战事,以民为本,奖励耕织,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广罗人才,发展贸易,使杭州一跃成为“东南形胜第一州”。钱镠卒于后唐长兴三年,终年81岁,葬临安。钱镠半生戎马,一世英雄,被百姓尊称为“钱王”。“钱王射潮”,“钱王凿井”等佳话在民间广为传颂。
公元912年,后梁册尊钱镠为尚父,准许他建造王城。钱镠欲“广牙城,以大公府”,有术士前来献计说:“王若改旧为新,有国止及百年;如填筑西湖建府治,国祚当十倍于此”。钱镠回答说:“百姓资湖水以生久矣,无湖是无民也,岂有千年,而天下无真主者乎?”断然回绝了术士的建议,还是在牙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西湖由此得以保成。试想,钱镠若一念之差,西湖就不复存在。“使杭州无西湖,如人而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门前柳绿霏霏舞陌上花开缓缓归”,横批“澄明湖绿”。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
绿柳如烟,我都心甘情愿被这融化成一抹这样动人的绿色。
走在柳树下,扑面都是绿,风起时,感觉柳条会抚到脸上一样。
西湖总不缺少游人,但也有喧嚣中的宁静。
围绕在它周围的,有许多极小资有情调的餐厅咖啡馆。
这家想去,没空。。。
这家也是。。
也是。。。。
。。。。
好多。。。。
都可以成为下次再来的借口、、、
大街上时不时冒出来一点鲜亮的橘红色或者橙黄色映入热闹的画面,就是被称为杭州市民的自行车了,一路上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停放点。只要有市民卡就可以在网点使用这种自行车,刷卡领车用车然后异地还车付费也可以的,既方便又环保。
还有这种双人骑行带遮阳伞的自行车。
在杭州的很多景点和公共自行车租车点,都能看到一个醒目的“i”字母,这就是服务市民游客的旅游咨询点。
从柳浪闻莺景区大门走到清河坊步行街大约十几分钟。清河坊步行街位于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是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地方。
清河坊的得名还有一段历史故事。早年太师张俊在明州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的繁华地段,河坊街新宫桥以东,是南宋时期宋高宗寝宫——德寿宫遗址,南宋时期,清河坊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许多百年老店都集中在这一带: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烟店、万隆南肉火腿店、天香斋茶食糖果店、张允升百货店、方裕和南北货商店、瓮隆盛茶号等都是著名的老字号。
2002年10月,经过一年半改造与修复,清河坊步行街正式开街,460米长的步行街浓缩了明清时期的市井风貌,成了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关注的焦点。经改造后的清河坊历史街区,正在逐步形成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文化、娱乐、商业及游览街区。已成为“杭州人常来,外地人必到”之处。
清河坊步行街给我感觉与其它地方步行街最大的不同,一是古色古香,两边都是仿古建筑,二是里面有不少现场制作各类工艺品的摊位,这些手工艺我在别的地方还没有看到,这是一大特色。
无敌3的偷拍很无敌。。。。

回春堂是已有三百年历史的杭州老店,大概相当于北京的同仁堂。方回春堂在河坊街上有两个相对的店铺,店面很大,相当的气派,不愧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国药馆之一。据说在清顺治六年(1649年),钱塘籍人士方清怡创办了国药号“方回春堂”。方清怡字“再春”,出生于中医中药世家,精通药理,擅长儿科。给药店取名“回春”,又寓“逢疾化夷,妙手回春”之意。
人家的麦当劳都很有古典范儿。
羊汤饭店,创世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当时以供应一汤一饭(一碗羊汤配一碗米饭)而闻名杭州,传说当年清朝乾隆皇下江南到杭州时,特意御点该店“羊肉烧卖”,因皮薄肉鲜汁多而成为杭州特色小点。多年来羊片汤、羊杂汤、羊脑汤、羊肝汤、羊肚汤、羊肉烧卖,扎羊肉面等等几十种大众特色羊味小吃深受市民欢迎。
但是,我还是出其不意地点了和羊肉不搭边的龙井虾仁。。。。
还有一碗虾爆鳝面。。。
匆匆游览了清河坊,下午要去西溪湿地。其实听说清河坊的夜市也很热闹,有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逛逛。
话说星巴克LOGO在西湖可真是随处不在呀
上几张手机拍摄的,下榻酒店附近的黄龙海鲜大排档,生意十分火爆。我们在那里连续宵夜两天。里面有很多家摊档,可以任君选择。
宵夜必备元素之一
宵夜必备元素之二
当然我看很多人不用杯子直接拿壶喝的。。。
卖相。。。。
第二天的。。。。
海胆蒸蛋,这个点的很失败,完全和我想象中是两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