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佛手是一种很可爱的多肉植物,像其他的多肉植物一样,千佛手在现代也是大受欢迎的。但是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千佛手是怎么养殖的,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千佛手怎么养 千佛手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千佛手又名菊丸、王玉珠帘,景天科景天属,无明显休眠期。千佛手开花的样子非常别致,刚开始被绿色叶子所包拢保护,叶子张开的时候才露出花苞,花为黄色,多在春夏季开放。
千佛手生长适温一般为18-25度,冬季千佛手不低于5度;浇水依照干透浇透的原则就行(非常耐旱,尽量少浇水);土壤用多用专用最方便,如泥炭(草炭)+砾石+珍珠岩;千佛手喜光,可以全日照,夏季通常遮些荫。
千佛手的养殖技术
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叶插繁殖、分株繁殖。
1.叶插。叶插繁殖一般在生长季将植株下部成熟的叶子轻轻掰下平放在潮土上即可,一般2周左右生根,生根后保持土壤潮润即可。
3.分株。分株繁殖可在生长季将植株周边的小植株(或徒长植株的上部枝条)用利刀割下,晾一周后栽种在潮土中,一周后才可以正常浇水。
千佛手怎么养
1、选土:千佛手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条件,盆土要用质地疏松的沙土与红黄壤土,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混合而成,粘重碱性土对其生长发育不良。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机肥,20%的田间土进行配制。
2、定植:先要选好苗,要求根系发达、粗壮、分枝均植时期,秋植在9月至10月,春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前,先进行整枝、修根,保持完整的须根。
4、施肥:结合浇水追肥,盆栽千佛手施肥在一年中,可分四个不同阶段:一是春分至芒种间,每隔7天左右要施薄肥,还可用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目的是增强树势。二是芒种至大暑间是盛花期和结果期,每隔3至5天要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浓些。此时多施磷钾肥,目的是多开花少落果,并可进行人工授粉。三是大暑至秋分间,千佛手实正是膨大期,多用钾、磷等复合肥,少用氮肥,否则果实推迟成熟期。四是白露到霜降期,采果后施稀薄磷钾肥,控制浇水和氮肥,目的是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总之在结果初期要控制肥水,果实膨大期增施肥水。
砍头第一步:选中要砍头的位置后剪切。可以直接用锋利的刀割,如果枝条小的也可以用剪刀,砍的时候要一步到位,确保伤口平滑是最佳的。
砍头第二步:将切下的头去掉基部的2到4片叶,方便切下的头扎入土壤生根,切头后的基部留在原盆中不动。修剪完毕后放在通风的位置晾根。最好3天以上。
砍头第三步:将伤口愈合的头部插入新的土壤中或进行水培,头部就会重新恢复紧凑的样子。掰下的叶子用于叶插,每片叶子都孕育一个新的生命。砍头后的老根由于去除了顶端优势,会发出许多的侧枝,形成多头。
千佛手砍头的注意事项:
1.枝插的下部的叶片去除,可以有效减少伤口腐烂的几率。
2.砍头下来的多肉,伤口不要碰到任何东西,尤其是浇水时不要让水淋到伤口,等待它伤口的愈合。
3.砍头后放在玻璃器皿里生根,过大的器皿可能导致多头的纸条下端会卷曲。不用浇水、器皿里空气的湿度完全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