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栽培技术 浅析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 小黄姜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论平常的膳食、药材还是养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及药材等。目前小黄姜种植在十八连山镇己成为百姓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该镇近年来小黄姜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小黄姜 高产 栽培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60-01
  十八�B山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疏松,为当地小黄姜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土壤自然条件。小黄姜在十八连山镇种植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明显,2016年全镇完成小黄姜种植面积2万亩,平均亩产2600千克,总产量5200万千克,产值近1亿元。小黄姜是当地农户的主要外销蔬菜之一,目前种植小黄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现就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种及处理
  1.1 选种
  播前要精选姜种,选择节间短,块大肉肥,色泽新鲜,不干缩不破损,无病虫害的健壮本地原生态姜块作种。
  1.2 �k种
  选择气温稳定的晴朗天气,进行�k种,消毒,晒种催芽。在阴凉处要对大块姜种�k成50-80g重的小姜块,并且留1-2个饱满健壮芽的种姜为益。大姜块也可以种植,只是增加了用种量及生产成本。
黄姜栽培技术 浅析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
  1.3 消毒
  将�k好的姜种进行消毒处理,倒种时,要轻拿轻放,以免伤到姜芽,影响出苗。具体消毒方法是用波尔多液按1:1:120的比例消毒20分钟,杀灭部分病细菌。
  1.4 催芽
  将消过毒的姜种捞出,放置于太阳下翻晒1-2天,提高姜温,利于催芽,同时让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药膜,减少病虫的侵害。然后用箩筐装好放置于室内,在室温下进行催芽,经8-10天即可长出1-1.5�M的嫩芽。
  2 选地整地施肥
  2.1 选地
  生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地势稍高、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种植,盐碱涝洼地不适宜于种生姜,忌连作,最好与水稻、葱蒜类及瓜豆类作物轮作。
  2.2 施肥整地
  姜生长期较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以上、硫酸钾20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满足姜对营养的需求。对地块进行深翻、耙平,以2.5米开墒,做成墒面宽2米,墒高0.2米的长条墒子,墒两旁各留0.25米宽的沟。
  3 播种
  3.1 播种期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在地温稳定在16℃以上就可播种,早播,会出现干旱缺水及低温冻害,姜发芽慢,出苗迟;迟播,生长期短,产量低,十八连山镇一般在4月上、中旬(清明前后)播种为宜。
  3.2 播种量
  根据姜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一般每亩用量250-300千克。
  3.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姜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种植时在墒面上开沟条播,行距35-40�M,株距26-30�M,沟深10-15�M,每亩种植7000-8000株。顺沟将姜种斜放,芽统一朝南排列,然后覆盖5-6�M腐熟的农家肥,再盖少量细土,15天左右就可出苗。
  3.4 种植玉米降温
  姜是喜弱光植物,忌烈日照晒,在强光照射下,叶片易卷曲枯萎。可以在沟内按2.5米行距10�M株距套种一行玉米适当遮阴,有利于植株生长。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培土
  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主要分布在30�M的浅土层,姜在生长期中要进行多次中耕培土施肥。第1次中耕培土厚度以不埋没新苗尖为宜,随着姜苗分蘖的增加,每出一苗就追一次肥、培一次土,总计培土施肥3-4次为宜,培土可以抑制姜苗过度分蘖,利于姜块向上生长。当姜苗长到约15�M时即可生产出又肥又大的优质姜块。同时也可用农作物秸秆或树叶覆盖于姜苗根部代替培土。
  4.2 肥水管理
  苗出齐后,不可缺水,为使幼苗生长健壮,需注意浇水,同时亩施20-25千克尿素作提苗肥。待姜苗有1-2棵时,结合浇水可亩施30-35千克复合肥作追肥。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积水引起姜块腐烂。立秋前后,是姜生长的转折时期,要重施钾肥,每亩施硫酸钾30-40千克,9月上中旬,当姜有6-8棵苗时,正是姜块膨大的旺盛期,需肥量增加,可亩增施复合肥40-50千克。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草害
  生姜播种后发芽前,地表潮湿时,用50%乙草胺苗前除草剂进行全地块喷雾,每亩用量150-200毫升,杀灭地表的杂草种子。苗后期,用姜草净在姜3叶后杂草4叶前,每亩用60毫升进行全田喷雾,杀灭后期长出的杂草,保持田间无杂草。
  5.2 病害
  主要是姜瘟病,主要危害叶及根茎部,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天气发病较重。防治途径:一是轮作换茬;二是选用抗病无病姜种;三是药剂防治,用30%琥胶肥酸铜800-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500-4500倍液全田喷雾,7-10天喷一次。
  5.3 虫害
  生姜虫害有蛴螬、地老虎等,可用辛硫磷喷雾防治。
  6 采收上市
  6月下旬,当植株有5-6片叶时采收娘姜,从侧面刨土轻轻�k下姜种,马上覆好土并及时追肥。7-8月,立秋后收子姜。虽然产量低,但价值高。霜降前后,茎叶枯黄就可采收老姜,此时采收的姜块产量较高,成熟度高,香辣味浓重,口感较好,耐贮藏耐运输。
  参考文献
  [1]郭正兵;田林县山地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吉林农业;2015年01期
  [2]杨立英;小拱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2016年08期
  [3]关燕;双柏县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年07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551/3337333560.html

更多阅读

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太子参高产量种植技术

  太子参又名童参、孩儿参,属石竹科植物,以干燥的块根入药,有补气、健脾胃、生津液等功效。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选种:太子参易感花叶病毒病,发病后对产量影响非常大。所以,最好选用高抗花叶病毒的抗毒一号太

香椿栽培技术 香椿种植视频

字号:大 中 小一、如何进行香椿栽培香椿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蔬菜。香椿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采用分株法或扦插法。香椿多采用露地栽培,应用较多的是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此法可直接播种,也可育苗移栽。行距为50cm,株距为10~15cm。也可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爱华小编为你分享春季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品种  春胡萝卜的品种选择是丰产的关键之一,应选择早熟、丰产、抽薹迟、耐寒和耐旱的品种。民发农业引进的品种均可进行春季栽培,其中日本岗红七寸参、韩红六寸参和

当归的种植技术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当归属伞形花科当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50—150cm。根圆锥状,有分叉,野生当归根表皮呈深紫褐色,香味浓;人工栽培当归根表皮呈浅紫褐色,香味稍淡,且根肥大。叶互生,基部抱茎,基生叶及茎下部叶为

桂花树插的种植方法 桂花的栽培技术

  桂花的栽培技术   桂花又名木樨,为常绿小乔木。是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秋季开花,清香幽远,沁人心脾。桂花是我国的特产,为我国主要芳香原料之一。桂花可提取芳香油,是名贵香料。用桂花纯油配制的香精及加香产品,如桂花酒、

声明:《黄姜栽培技术 浅析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为网友守望的忝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