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窄条斑病

水稻窄条斑病

 

症状 又名稻条叶枯病、褐条斑病、窄斑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叶片染病 初为褐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扩展,呈四周红褐色或紫褐色,中央灰褐的短细线条状斑,抗病品种的病斑线条短,病斑窄,色深。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长条斑,引致叶片早枯。叶鞘染病 多从基部出现细条斑,后发展为紫褐色斑块,严重时可致全部叶鞘变紫,其上部叶片枯死。穗颈和枝梗染病 初为暗色至褐色小点,略显紫色,发病严重使穗颈枯死,注意与穗瘟区别。谷粒受害多发生于护颖或谷粒表面,呈褐色小条斑。

病原 Cercospora oryzae Miyake=C.janseana Miyake称稻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3-5根成簇,有数个分隔,大小34.3-58.8×4.3-4.8(μm),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淡橄榄色或无色,短鞭状,多有分隔3-4个,大小25.7-34.3×4.3-5.2(μm)。有性态为Sphaerulina oryzae Hara称稻亚球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窄条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种子或病残体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稻种上可存活至翌年7月。稻草上病菌因存放场所不同,存活力有较大差异,深埋于草塘或沤粪时仅存活5天。次年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稻田,引起发病。病株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病菌在6-33℃间都可发育,25-28℃最适。该病主要在抽穗期发病较重。缺磷,长势不良,发病重;长期深灌发病重;阴雨高温气候有利窄条病发生。单季晚稻一般受害较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种子或病残体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稻种上可存活至翌年7月。稻草上病菌因存放场所不同,存活力有较大差异,深埋于草塘或沤粪时仅存活5天。次年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稻田,引起发病。病株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病菌在6-33℃间都可发育,25-28℃最适。该病主要在抽穗期发病较重。缺磷,长势不良,发病重;长期深灌发病重;阴雨高温气候有利窄条病发生。单季晚稻一般受害较重。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水稻窄条斑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751/870902335756.html

更多阅读

两道2011年高考遗传学试题的详细分析 历年医学遗传学试题

两道2011年高考遗传学试题的详细分析 【例1】(2011·四川卷·31·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

金鱼草养护 金鱼的养护技巧

   一、水质要达标。金鱼饲养前辈很早就有“养鱼先养水”的经验之谈,这说明水质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金鱼正常的生长发育。换水的目的也就在于清除水中污物(垃圾、鱼便及剩余饲料、陈腐杂质),保持水的清洁,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氧气,

锈斑病 如何防治蘑菇锈斑病

 蘑菇锈斑病又叫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其病原菌是一种嗜酸性的假单孢菌属的托兰斯假单孢菌。经昆虫、器具、工作人员的手等媒介进行传播。在菇床覆土pH值5.5以下,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喷水后菌盖始终粘湿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其症状是:一般只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番茄斑点病如何防治

 番茄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病生褐色环疽状斑点,后扩大为近园形或长椭园形黄褐色病斑,直径直0.3~1.5毫米不等,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子,中部具有明显柴褐色轮纹。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暗灰色霉菌。严重时叶片死凋落。  &#160

声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窄条斑病》为网友坠似风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