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向来是中国政治的风向标。这里列出1949年以来,每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头版的系列照片。细看《人民日报》的国庆头版,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中共党内地位的变化。
1949年建国之日的《人民日报》的头版,有毛泽东与其他七位副主席,朱德(中共)、刘少奇(中共)、宋庆龄(民革)、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中共)。毛泽东的照片比其他七人略大,但也不太大,只占版面的八分之一左右。此时毛泽东虽说已有党内第一的地位,但权力还要与其他副主席分享。
1950年到1953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毛泽东与孙中山并列的照片。这时中国的政坛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中国民主同盟等八个民主党派,中共的地位还没有绝对地稳固。
那时中国还处于朝鲜战争之中,中共还在与美国打仗,万一战争失败,美国入侵,中共就会失去江山。所以那时中共还不能得罪其他民主党派,不得不让出一部分权力给他们,这样才能把民主党派团结过来。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而孙中山是其他八个民主党派的精神领袖,所以《人民日报》就把毛泽东与孙中山的照片并列起来,这样就意味和象征着中共与其他八个民主党派,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1954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孙中山的照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政府全体领导人的合影。孙中山照片的消失不是偶然的,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中共已确立了绝对的领导地位,用不着怕其他民主党派了。因此象征其他民主党派的孙中山照片也就取消了。不过那时中共还是集体领导,并没有特别突出毛泽东个人,只有国家领导人的集体照,没有毛泽东的个人照。
1955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没有毛泽东的照片,也没有任何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只有一张“一群小朋友走过天安门广场”的照片,象征祖国的未来。1955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是《人民日报》历史上政治味道最淡薄的一个版面。
就在《人民日报》出现历史上政治味道最淡薄的版面之后的第二年,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党章中取消毛泽东思想。所以1955年的《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已经提前反映出第二年中国政治的走向。
1956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虽然有毛泽东与印尼总统苏哈托在一起的照片,但大字主标题却没有出现毛泽东,而是在下面的小字副标题才出现毛泽东的字样。这则新闻的大字主标题是“首都数十万人夹道欢迎苏加诺总统”,小字副标题是“毛泽东主席到机场欢迎印度尼西亚贵宾”。
另外头版上还刊登了苏加诺总统的讲话,却没有毛泽东的讲话。可见1956年的《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完全把毛泽东作为配角处理,这也反映出这一年中共“八大”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取消毛泽东思想的时代背景。
1957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是“周总理招待五十多国外宾”,并配有一个较大的照片。在较次要的地方,才有一则有关毛泽东的新闻“毛主席接见保苏两国代表团”,并配一个较小的照片。
1957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上,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版面,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版面高;报道周恩来新闻的字体,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字体大;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照片,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照片大,这是周恩来唯一一次在《人民日报》国庆版上的位置,高过毛泽东的位置。这也反映出当时周恩来地位的上升,以及周恩来趁着这股潮流挑战毛泽东,敢于发起针对毛泽东的“反冒进”的时代背景。
1958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是“毛主席巡视大江南北”,并配有一个较大的照片,次条新闻是“周总理举行国庆招待会”,并配有一个较小的照片。与1957年相比,1958年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版面,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版面低;报道周恩来新闻的字体,与报道毛泽东新闻的字体一样大;报道周恩来新闻的照片,比报道毛泽东新闻的照片小。这次毛泽东全面压倒了周恩来,反映出周恩来的“反冒进”的失势,以及周恩来地位的下降,毛泽东地位的上升。
1959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和刘少奇标准像,两人的照片并列,大小也一样,这是刘少奇的照片1949年以后第一次上《人民日报》国庆头版,也是刘少奇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位置超过周恩来,这反映出刘少奇的新势力正式登上舞台。
1960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刊登了毛泽东和刘少奇标准像,头条新闻则是《周恩来总理举行盛大国庆招待会》,这显示出中共党内“三巨头”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的政治地位。
之后的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和1965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式样都一样,都是毛泽东和刘少奇标准像,头条新闻是《周恩来总理举行盛大国庆招待会》。只是1964年是国庆15周年,毛泽东亲自举行国庆招待会,所以版面稍有例外。这也反映出这些年中,党内“三巨头”的势力相对稳定。
1966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整个头版被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照片所占领,下面只有一行小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这年毛泽东的照片还例外地穿上了军装,这一方面显示毛泽东的“革命战斗精神”,另一方面也显示毛泽东的军队领导人地位,显示毛泽东有军队的保驾护航。这些都显示出,这一年毛泽东占据了绝对优势,刘少奇的势力被消灭,周恩来的势力大后退。
1967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整个头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军装照片,但下面的说明文除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又多出一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这是“毛主席万岁”的字样,第一次登上《人民日报》国庆版,象征着毛泽东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和个人崇拜抬头。
1968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整个头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照片,但不同的是,毛泽东不穿军装了,改成中山装,这说明毛泽东此时想给文革降温了,脱掉军装就是表现这个信息。
1969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同样整个头版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中山装照片,但不同的是,以前的说明文“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变成“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比以前多出一个“万岁!”,这显示毛泽东的地位到达了最高点。
1970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又出现一次巨变,不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巨幅照片,变成了毛泽东与林彪两个人的合影,并且说明文少了一个“万岁”,变成“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这显示出林彪地位的急剧上升,而毛泽东的地位有所下降。
1971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没有毛泽东的照片,这反映出不久前的9月13日,林彪突然“叛逃”,让《人民日报》也一时间不知所措。
1972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再次出现毛泽东的单独照片,但照片的大小比1966年到1969年的照片小了许多,而且说明文也变了,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不仅“万万岁!”没有了,而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放在“毛主席万岁”之前,显示出毛泽东的地位大大下降。
1973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与1972年的国庆头版一样,都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和说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这显示毛泽东地位与前一年一样。
1974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与1973年国庆头版一样,都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但说明文有了巨大变化,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而“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的字样,居然消失了。这是“毛主席万岁”在1967年首次登上《人民日报》国庆版后的第一次消失,这显示出毛泽东地位的进一步下降。
1975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与1974年国庆头版一样,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但说明文又有了变化,变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周年!沿着毛泽东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这说明毛泽东的地位有所提升,这是因为此时周恩来已经病重,不久于人世了。虽说毛泽东的地位有所回升,但仍然没有出现“毛主席万岁”的字样,说明毛泽东的地位回升是有限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1966年到1974年的《人民日报》国庆版上,除了毛泽东之外,没有出现过其他任何中央领导人的名字,而1975年的《人民日报》国庆头版,打破了这个惯例,重新出现其他领导人的名字,头条新闻是“邓小平副总理主持以周恩来总理名义举行的盛大招待会”,这显示出邓小平的地位已经抬头了。
1976年10月1日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仍是毛泽东的单独照片,因为毛泽东已经去世,所以说明文为“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1978年10月1日,毛泽东的照片与华国锋的照片并排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国庆头版,这是毛泽东的照片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标志着毛泽东时代正式落下帷幕。
题外话。1978年以后的《人民日报》国庆版,再没有突出个人的照片。但不管怎么说,国庆头版上总有领导人的照片出现,或者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而时隔57年后的2012年10月1日的国庆《人民日报》的头版,再次出现1955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情况。
2012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出现没有任何国家领导人的照片,甚至没有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只有一张“各民族人民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象征祖国的民族团结。2012年《人民日报》国庆版,是1955年以来,《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二张政治味最淡薄的一个版面。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