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回文联 回文对联 2013数学故事 天然居回文对联

同学们如果想要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掌握方法,灵活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3数学故事:天然居回文对联,希望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京有一家餐馆,店号“天然居”,里面有一副著名对联:

乾隆皇帝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纪昀(“昀”字读“yún”),居然把下联对出来了: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可不是吗,人们走过大佛寺,都会议论说,那寺庙里的佛像,大得超过了真的人呢!

与回文对联有关的数学题,自然也很有趣。下面是用回文对联编成的一道算式谜:

在上面的乘法算式里,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把这道算式还原出来,是什么样子呢?

这道题只有唯一的答案:

21978×4=87912。

这个答案怎么出来的?

猜出来?凑出来?都不是。可能情形太多,猜不出,凑不来。只有靠用数学知识把它算出来。其实用到的知识不多,计算也很简单。

因为乘数4是偶数,所以乘积的末位数字“客”是偶数。

“客”又是被乘数的首位数字,5位的被乘数乘以4,还得到5位数,可见首位数字“客”小于3,因而只能是

客=2。

再从个位相乘,得到

居=8。

这样一来,做乘法时,千位没有向万位上进位,所以被乘数的千位数字“上”也小于3。它又不能和万位一样等于2,只能是0或1。

再考虑十位相乘。积的十位数字“上”等于一个偶数加上从个位进来的3,一定是奇数,因而得到

上=1。

进而由此顺次推出

然=7,天=9。

这样就把五个数字全都求出来了。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顾客进了天然居餐馆,看见这副对联,说自己居然如同天上的客人,虽然还没有进餐,就已经觉得是一种享受。

这副对联,不但意境好,文字更显得精巧。把上联“客上天然居”倒过来读,刚好变成下联“居然天上客”。如果把整个一副对联倒过来读,结果还是原联不变。

这种既能正读、又能倒读的文字,叫做回文。用回文写成的对联,叫做回文对联,又叫“卷帘联”,就像现在人家的百页窗帘一样,既能从上往下顺放,又能从下往上倒卷。

据说清代的乾隆皇帝把天然居这副回文对联两句并成一句,作为新的上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出对容易对对难,对出回文对联更难。以一副回文对联为上联,要能对出下联,可谓难上加难。倒要看看,有谁能对出下联来呢?

本文就是爱华网网为大家整理的2013数学故事:天然居回文对联,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推荐:

对联回文联 回文对联 2013数学故事 天然居回文对联

最新小学生数学故事:蝴蝶挂毯

六年级数学故事:预测成绩

2013小学生数学故事:在会场上见面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951/524775192085.html

更多阅读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回文数 java输出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循环控制语句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内容: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回文数* 程序头部注释开始(为避免提交博文中遇到的问题,将用于表明注释的斜杠删除了)* 程序的版权和版本声明部分* Copyright (c) 2011, 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 Al

修辞方法——回文 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回文回文(回环):即利用相邻语句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来表达两种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大体可分几类。1、回文句:即上下两句构成回环。又分两种情况。(1)逐词(词组、句子)回环,如:从我一生的经历,我悟出了一条千

集句回文诗词 中华诗词经典名句集锦

集句回文诗词一,集句回文诗(一)五言碧芜 (宋)王安石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春深。客倦留酣饮,身闲累苦吟。回文吟苦累闲身,饮酣留倦客。深春晚菊黄,旷野平芜碧。此诗是集句诗,集句诗又能回文,更是难上加难,据说集句回文为此翁首创。雪后咏

转载 吴绛雪的《春夏秋冬》回文诗_youandme youandme 郭富城

原文地址:吴绛雪的《春夏秋冬》回文诗作者:淮泗静水今天给大家看的诗,是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一共四首。这组诗的趣味之处在于,每首仅用十个字,却是七言绝句:《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回文诗 著名的回文诗

回文诗忆别回文  明代诗人王龙起曾作了一首《忆别回文》:  鸡声半枕独孤衾,  苦别离情此夜深。  依影烛灰兰晕冷,  西风晓月暗惊心。  该诗可回读成:  心惊暗月晓风西,  冷晕兰灰烛影依。  深夜此情离别苦,  衾孤独枕

声明:《对联回文联 回文对联 2013数学故事 天然居回文对联》为网友秀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