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绣指的是汉民族传统刺绣工艺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苏绣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苏绣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 世,其构图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仅以苏绣所用最细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四大名绣之蜀绣
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蜀绣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蜀绣之所以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蜀绣悠久的历史以及富于变化的针法,让蜀绣成为了一种精致的工艺技术。
四大名绣之湘绣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湘绣是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绣品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等。
四大名绣之粤绣
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四大名绣之苏绣
苏绣在四大名绣中排名第一,自古以来就以素雅著称,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苏绣的针法不断的发展变化,从以前的18种针法演变到今天的40余种。苏绣的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是四大名绣中的一大特色。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典型代表作。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的刺wWW.aIhUaU.cOm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及四川的蜀绣。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四大名绣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