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步了,有些事情挡也挡不住。
2010年底,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100亿。这个数字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个奇迹,它超过了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1/7。2011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再接再厉,截止到 10月份,便攻下了第二个100亿高地。
两年,200亿。其中,好莱坞大片占国内院线总票房的近一半,远远超过国产片。这样的例子,不用多举,《阿凡达》《变形金刚3》上映时,影院前观众排长队买票的场景并不新鲜,而诸多口碑甚佳的国产片,如《我是植物人》《钢的琴》等,却难逃院线排期少,观众不买账的厄运,最后票房惨败。
“投资100部国产片,就有90具尸体。”这是业内流传的一则笑话。但对国产电影抱有希望的人来说,实在笑不起来。
“这是一个最虚荣最势利的行业,成功的人让你去死,你也得去,不成功的人每天给你洗脚,你也不能搭理,这是行规。”――这是电影《爱出色》中陈冲扮演的时尚主编的台词。由于太过经典,以至于电影上映一年多以后,人们依然喜欢套用这句话来形容名利场。
而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正是戢二卫。这位业内知名的影视投资公司总裁,曾监制《气喘吁吁》《老那》《爱出色》《万有引力》等影片。除此,他还曾参与包括《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等国外大片的国内发行。
关于电影,人们关注演员、导演,但对于幕后推手,知道得并不多。对于戢二卫,“这是个奇怪的姓,百家姓都没有。他把名片给人家,人家叫二卫,他觉得挺亲切,其实人家不认识。”刘仪伟这样介绍他。
此时,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戢二卫、刘仪伟、王丫米正在做《博客天下》第15期博出位活动。主题就是――“好莱坞进化论”。
戢二卫早年做过海外影片营销,还给国内媒体写过影评。隔岸观火,他觉得近年国内电影市场“变化大得就像演员的酬金,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电影,而且人人对电影抱有强烈的情怀,关注电影的创作领域。现在这些东西都失去了,电影从万人瞩目的地位跌落到娱乐产品中的一个。但是,反过来,电影的商业部分从基本没人提变成了热门话题。以前电影的报道不会提票房,也没人关注。现在甭管多清高的导演,一提就是票房怎么样。”
除此,关于近年好莱坞影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飙升,戢二卫认为,好莱坞对中国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心态。因为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分账比例是唯一被颠覆的――
“好莱坞在全球有一个分账比例,比如一定要给我40%的票房分成,但是在中国远远低于这个。它的游戏规则在中国受到了阻击,这是它的一个心头大患,于是老想把这个事扳过来,好多次WTO谈判也都谈到这个问题。”
戢二卫说这话时,是在2月初。然而,没过几天,大洋彼岸便传来了另一消息,并成为路透社、《洛杉矶时报》、英国《金融时报》等各大媒体跟踪报道的焦点。
这便是“中美电影协议”――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的协议。据外国媒体披露,协议包括中国将在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美方票房分账比例提高等。
消息一出,美国各界、尤其是电影行业,难抑激动,高呼“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中国市场确实很大,有好几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是全球第二。而且这个变化是近几年之内发生的。”戢二卫曾这样说。
戢二卫以前在华纳工作时,中国的电影票房还跟秘鲁、泰国一样,少得可怜,“大概10年前,好多美国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还不如香港多,但是这些年马上就翻过来了”。
若说国内电影市场今非昔比,好莱坞其实也在经历一个变化期。
在北美,去电影院的观众逐渐减少。甚至,《纽约时报》首席影评人A.O.Scott曾撰文《电影已死?》――每一种艺术形式上的改变,都会引起爱好者的不适,但每一门艺术都有足够的能力承受和吸收这些改变。
在戢二卫看来,好莱坞电影的国际化是应对变化期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从电影的票房以及数量和制作品种上都能看出来。好莱坞电影在海外获得的票房与北美本地票房的比例,大概从10年前就开始持平了。以前一直是北美为主,海外为辅,甚至把海外作为一种锦上添花,但现在的趋势是海外票房越来越高,超过了本土票房”。
结果呢,好莱坞对海外市场更加重视,扩大布局,设立分公司,跟当地合资。但美国本土电影人却开始抱怨,“为什么美国电影台词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傻、越来越简单”,诸如此类。随着合作的增多,影响也波及到好莱坞影片的创作本身。
“这就跟它的国际化战略有关,因为只有你减少美国本土化的台词,才有可能被国际市场接受。动作越多,科幻越多,奇幻越多,越可能有国际的票房。所以为什么这么多年,你看到大片中排到前面的都是《指环王》《哈利・波特》这种科幻片。它超越了当地某一区域文化,这和它的国际市场发展有关,我觉得这是好莱坞进化论一个重要方面。” 戢二卫这样解释。
我们一直在说“好莱坞进化论”,其实,它对于国内电影来说也是一个参照。
“好莱坞历史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资金根本不是美国的钱。同时,它是很好的一个发行和盈利的平台,就是你的资金进到我这儿之后,我通过对于产品的控制,输出,发行,为你盈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好莱坞会更多依赖于海外。所以,现在好多导演来自于欧洲,演员有东方的面孔,它实际上更开放。但这个开放不是它主动拥抱全球,而是它从商业的角度考量,一定要做这个姿态。”戢二卫说。
也就是说,好莱坞是变了一种面目,继续威胁和影响全球各地的电影产业。
国内有一种声音,把好莱坞比作狼。如今,狼真的来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产业来说,应该去想如何跟它共存共荣”,戢二卫的意思,是不要跟好莱坞对抗,“其实这跟中美两国的外交一样,是无益的,而且你根本干不过它。一定要从资金,从合作,从各个方面融入到它的体系中,去影响它,我觉得这反过来对中国的电影也有好处,这也是好莱坞进化特别明显的一个特征。”
戢二卫总结好莱坞对中国的态度――“像股市上一样,贪婪和恐惧并存”。
贪婪好理解,那恐惧呢?
简而言之――“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全世界有电影局的国家就没有几个。所以对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分公司的公司来说,经常撞墙。在美国,没有审查制度,而是分级,分级是交给美国电影协会,分完级之后进电影院有一个固定的分账比例。演员工会、编剧工会、导演工会,跟制片厂,跟发行商的博弈,一切都有规则,在中国就全部都没有,所以它就会很恐惧。”
这种先例很多,从默多克到华纳,都在中国有过教训。
“所以,贪婪在于不能再等了,我必须来赚这笔钱;恐惧在于我来了,我亏了怎么办。” 戢二卫说。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